外面的世界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个人资料
外面的世界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杂志上的美食

(2025-11-20 09:28:36) 下一个

周末出门采购,本以为阴沉沉的天,结果走到湖边竟然出太阳了。湖边有个公共图书架,大家读完不需要的书都会放在那里给别人继续阅读。翻着翻着,我看到几本旧杂志,就随手坐在湖边翻起来。回家自己做了杂志上的美食。

其中一页的奶酪面包吸引了我。其实这东西本来再普通不过——但杂志上的那一款,表面点缀着各种可食用鲜花,美得像插画一样。

突然想起家里院子里正盛放的金莲花。又刚好在店里遇到半价的新鲜奶酪,于是决定:今天回家也做一份属于自己的“鲜花奶酪面包”。

秋天正是柿子上市的季节。切开柿子时,里面那颗小小的“星星”太迷人了,用它来点缀酸奶,普通的食材也立刻变得像魔法一样变美。

寻常的东西,只要加一点心意,就能变得超治愈、超有成就感。

这个周末给自己安排了一场小型断舍离。翻了翻房间,挑出两本书、两双鞋,准备让它们去到更需要它们的人手里。说起来,自从疫情后,街上八成人都穿运动鞋,像是集体把脚“解放”了。也挺好,舒服最重要。把鞋放进捐衣物箱。手一下子轻了,心也轻松了。

早上出门,把书放到户外图书架,其中那本《孔雀》,是疫情期间读完的。英式幽默夹着细腻的心理描写,让人印象挺深。后来还被拍成电影,但我总觉得那些内心戏,电影很难完全演出来。影片我还没看,也许改天补上。
**********************************************************************

今年旅行路上,倒是意外走进了好几个图书馆。生活在这个“手机比人还忙”的网络时代,我早就不看报,也不太读书了,可对图书馆还是有一点点说不清的情怀。

去到陌生的城市,如果时间允许,我总会习惯性地去逛逛当地的图书馆。安静、松弛,又带着一点属于这座城市的气质。

今年的脚步停在几个地方:在芬兰逛了两个喜欢到不想走的图书馆;

来到赫尔辛基的第一天,阳光灿烂,当时我还想羽绒服这次没有用处啦,接下来就是阴雨天,想着先找个地方躲躲风,就走进了传说中的 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 Oodi。没想到,这一走进去,就是一个小时的沉迷。

Oodi 完全不像图书馆,更像一座城市的“客厅”。

最让我惊讶的是:这里不仅能看书,还能做手工、玩游戏、排练、3D打印、录音……你甚至能在这里完成一次“生活的一切”。

在 Oodi,你不会觉得自己是游客。你只是悄悄融进了这座城市的节奏里,被光、木头、书香和安静的人群包围。天气越冷,心越暖。
************************************************************************

芬兰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Finland)

赫尔辛基最安静、最有质感的灵魂角落。

赫尔辛基最安静、最有质感的灵魂角落。

如果说 Oodi 是现代、自由、温柔的城市客厅,那么 芬兰国家图书馆 就像是一位沉静、优雅的长者。低调,却让人一走进去就屏住呼吸。

古籍的味道、旧纸张的气息混合着一丝静谧,连脚步声都显得特别轻。

高高的穹顶上刻着精致的花纹,靠墙的木质书柜层层叠叠,

在这里,阅读变成一种仪式感,坐在圆厅里,你会不由自主地把手机调成静音呵呵


***************************************************************************

 维也纳 · 国家图书馆

在奥地利维也纳,终于见识到传说中“最美的图书馆”,那种震撼是照片都装不下的。

或许旅行中的图书馆,就是这样一种存在:不需要读书,也能被安静治愈的地方。

那一刻,我好像走进了宫殿里的书海。

站在大厅中央的那一刻,你会突然明白“知识殿堂”这四个字是什么感觉,不仅宏伟,更带着一种庄严的温度。
仿佛每个来访的人,都被允许在历史里轻轻走一小段路。
**********************************************************************

Radolfzell小镇图书馆

Radolfzell小镇图书馆最初是17世纪奥地利大公利奥波德五世的城市宫殿,如今全面翻新成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

坐在窗边,被阳光轻轻照着,沉在自己的书页里

坐在窗边,被阳光轻轻照着,沉在自己的书页里

图书馆坐落于市中心,坐拥湖景

我挑了一个背靠墙的位置,随手拿了本书。其实没怎么看,只是让自己在那一刻停下来。

那一刻忽然觉得:旅行的意义或许不在远方,而是在这些被日常温柔托住的小瞬间里。

 

 

[ 打印 ]
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