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颈是我的性格,牛精是我的个性!

好酒,爱书,收旧,老饕,走南,闯北,家四方,三儿,一女,六口人,一房两车,人到中年,华人大兵,解甲归田,东篱种菊,南山放马
个人资料
我冇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再说那时的中国电视----香港剧

(2013-01-28 02:23:01) 下一个
       有了电视的家庭,就在自己的屋顶上竖起了天线,广东华侨多,很多村里很快就天线林立。不知哪个神人发现了可以收到香港电视的信号,很可能是某些房屋正好处于山坳间,信号正好从两山间传了过来,一时家家都在找那风水宝地,人们很快发现在南面的黑美山的山脊是最佳的,不用多久,高高的水头管天线插满了黑美山,成了当地一景,我们家拉了两百多米的电线才收到香港台。
       那时一开始是无线和丽的两个台,我个人认为那是丽的拍的电视剧较为耐看,可能武打剧多过文艺戏的缘故,同时那时丽的的演员阵容也比无线强,如米雪、魏秋华、余安安、郑文雅、陈秀雯、马敏儿、黄元申、伍卫国、梁小龙、袁伟文、董骠、曾伟权、秦沛、白彪等等,而无线除了刘松仁和汪明荃外,真的想不起那个来。后来丽的变成亚视,无线艺员训练班陪练大批新人,如五虎将、赵雅芝、周润发、翁美玲、郑裕玲、黄杏秀、陈秀珠、陈玉莲等,两台才平分秋色,但自《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后,亚视就再也没法和无线抗衡了。 对平时清一色蓝制服,的确凉是最好布料,看的是高大全的黑白战斗故事片和面黄饥瘦的人们,香港电视剧的俊男美女、古装、武侠、时尚,那是不可言语的冲击,不要忘记不久前,香港电台还是反动电台,突然间就开放了,就没人管了。自此之后,我们那里再没人看中央台和广东台了,直至我出国时还没改变。
         有‘特权’能看到香港台的那些人,先开始评讲《杨门女将》,最记得是五郎八卦棍,后来就是《武侠帝女花》、和《天龙决》,净拣精彩的讲,而我们没法看的就只能凭空想象和羡慕的份儿,就千方百计的搭路看看在那里可以一饱眼福。到《霍元甲》和《陈真》时,大多数人都能看得上了,人们就整晚泡在电视机前,我们家每晚都爆棚,晚修回来连进屋也很困难。那时多数看武侠剧,《血债血偿》、《再向虎山行》、《醉拳王无忌》、《天蚕变》、《名剑风流》、《射雕英雄传》系列、《神雕侠侣》、《十三妹》、《吕四娘》、《倚天屠龙记》、《鹿鼎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上海滩》、《猎鹰》、《飞鹰》等等另我们这些懵懂少年视野大开,世界从此多了色彩,再也不是黑白的战斗英雄、再也不是红色的高大全。
        除了电视剧,还有中午的粤语残片和深夜的午夜场,任剑辉、新马仔、冯宝宝、梁醒波、石坚、曹探长、修哥这些老戏骨也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那时伴随着我们成长还有卡通片,下午的四三零穿梭机和周末都有卡通片。我认为《森林大帝》最好看,经典还有《聪明的一休》、《忍者小灵精》、《小叮当》、《IQ博士》、《超时空要塞》、《铁臂阿童木》、《杰克探长》、《傻豹》、《傻兵》。主题曲也很好听,现在还记得其中的一两句。总觉得香港的配音很靠谱和专业,即使是近期的《火影忍者》也比广州、普通话、和英文的配音更接近原意。
        为了看连续剧,晚修时,一看老师不在就悄悄地跑回家看戏,其他同学也有样学样,搞得有时想走也走不了(要走的人太多)。刚来美国时还在录像机前补了一些没看过的,如《少年黄飞鸿》、《大内群英》、《萍踪侠影》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Jeffcheng 回复 悄悄话 現在TVB的劇一點也不好看, 爤到不行了, 唉....
assai 回复 悄悄话 靓仔记唔记得《大控诉》?呢部戏靓女多,阿lam第一个老婆吴正元演个律师--
Luok 回复 悄悄话 正是! 当初的鱼骨天线,一家比一家高,越多骨越强!
冇醉兄的博文勾起了小弟的记忆。还记<他来自江湖>仍是我的至爱之一。相信冇醉兄一定有看过此剧。
changfeng06 回复 悄悄话 呵呵,连TVB的甘草演员,我都知道他们叫什么。
我冇醉 回复 悄悄话 回复shamrock100的评论:
旧的剧比现在的好。
shamrock100 回复 悄悄话 呵呵,不好意思上次抢了你的话头。现在我都是港剧迷,虽然是北方人,很少看大陆剧,每晚两集港剧,就觉得这一天过得很开心,没白过。没想到连我的美国小鬼子女儿都很爱看港剧,现在一口流利的中文,港剧功不可没。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