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曼哈顿的公寓
几年前的一个春天,儿子最后决定去纽约大学的牙医学校读书。随即便开始在网上搜索学校附近的公寓,稳妥起见,在网上联系了一个华人代理,电话上交流过几次。其后代理陆续电邮传来一些出租的公寓介绍,租金不菲,大多为私人出租,很多均需与他人合租,看上去房屋老旧,门窗临街,单从图片上很难判断周边环境是否安全。代理说她可以代看房屋、[
阅读全文]

我的经理麦乐迪
那天整理旧物,一叠东西掉在地上,拾起一看,一页彩色信笺,是十几年前我的经理麦乐迪(Melodie)的临别赠言。眼前一亮,记忆的闸门打开,往事涛涛而来。
那年的六月中旬,在家休息一年后,决定继续工作,发出简历后,接到麦乐迪打来的电话,简单交谈后,约好面试时间。麦乐迪高大健壮,表情严肃,见面寒暄握手后,便直接开始提问。这种单[
阅读全文]

久违的扭丝饼
夜幕四合,陪母亲一起吃过晚饭,收拾停当,便独自走进灯火辉煌的秀容古城。穿过具有五百年历史的北城门,行走在熙熙攘攘的南北大街上。沿途经过星巴克咖啡馆、阿迪达斯精品店、醋香浓郁的醋坊、安闲幽静的民宿、高高矗立的明月楼,右拐走进泰山庙巷。很多年前姨姨家就住在泰山庙巷,每次姨夫骑车送我回家时,总要在巷口的泰山庙饭店吃一碗[
阅读全文]
那年初夏,先生先行出国,留学加拿大。初秋时节,逐渐适应了一人独自带娃的生活,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变得从容自若。尤其到了晚上,儿子入睡后,更是有大把的自由支配时间,看电视、读小说,怎一个自在了得。正当我习惯且享受独自生活时,先生发来邀请信敦促申请探亲,我却在犹疑中,一想到需要準备若干材料、办理护照、申请签证,诸多事项,就开始打退堂鼓。主[
阅读全文]
《注定》By杜鹃我打岁月走过那藏在清风里的呻吟如花落的轻叹风雨不来,六月的晚云不散你的心如傍晚醉人的霞恰若迷人的光影晕染琴音不止,六月的花香弥漫你的心是浅浅的荷田微漾我漂泊的旅途是行走的时光我不是随意,是个注定星坛接龙郑愁予的《过客》,凑的,搬到博客,存档。[
阅读全文]

去纽约看【芝加哥】
去年九月初的第一个周六,曙光初现,从新泽西乘坐191路车抵达纽约曼哈顿。时间尚早,无甚游客,街头异常安静。微风轻拂,荫凉而清爽。一路步行到时代广场,排队买票观赏百老汇音乐剧【芝加哥】(CHICAGO)。
售票窗口尚未开启,在我们前面已有二、三十人等候。阳光从密集的高楼空隙处洒下来,售票开始,队伍缓慢移动。终于轮到我们[
阅读全文]

一楼通往地下室的门下方,有一个十英寸见方的小洞,是猫或者小型犬的进出口,当初看房子时就不喜欢这个洞口,曾经要求前屋主更换新门,被拒绝了,彼时正值疫情高峰,急于从暂住的旅馆尽快搬出来,便妥协了。
自从搬进来后,每天在地下室和一楼间上上下下,下楼时门在身后无所谓,但是每每从地下室至一楼时,洞口近在眼前,非常奇怪且有碍观瞻,而且总是怀[
阅读全文]
秘书小齐
小齐曾是我国内工作时的同事,年长我十岁。初次见面,我称呼她齐老师,她严肃地说叫我小齐就行,这里老师太多,各个名副其实。我看比我早来的年轻同事也是“小齐小齐”地叫着,于是便也入乡随俗了。
小齐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我一直以为她下过乡,是返城知青,可是有一次闲聊得知小齐并未当过知青,甚是好奇。小齐解释因为在上世纪六十[
阅读全文]

旧镜框里的记忆
小时候,家里的正面墙壁上挂着几个大镜框,其中一个镜框一溜排开我和弟妹们各自半岁时的放大彩色照片,那也是人生的第一张正式照片,在照相馆照的,背景清晰,表情木讷,眼神清澈,直愣愣地看着这个世界。其它镜框里,有父母年轻时的照片、他们的毕业照、和同学同事们的合影照,皆一一留下父母青春的印记;父母的结婚照、隔年一度的全家[
阅读全文]

泰勒玫瑰园
去年四月,在朋友圈看到有朋友去德州的泰勒小镇观赏玫瑰,正好要去达拉斯有事,便特意绕道去了泰勒镇,造访了著名的玫瑰园(TylerRoseGarden)赏花。泰勒小镇不大,偏于一隅,却拥有全美品种最多、最全,堪称最大的玫瑰园。花园建于一九三八年,完工于一九四一年,二战结束后的一九五二年正式对外开放。玫瑰园占地十四英亩,超过三万八千种类的玫瑰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