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一张文革时代的历史文物,共青团入团通知书。这是一张8x6寸大小的粉红色的普通纸,上面有用打字机打印的通知和花边,还盖有团委的大红印章。虽然是近半个世纪前的文物, 但字迹仍然清楚,印章也颜色依旧,图案楚楚。尽管证书本身质量粗糙,但不失在当年物质条件下简朴的风格。通知书本身的文字也弥漫着那个时代的气息。尽管那时十年浩劫的文革已结束,但改革开放还尚在萌芽状态,人们的生活还在极左思潮的笼罩之下。那通知上的文字是当时典型的八股,除了全国通用的言语和政治口号,没有任何特色和文采。本应是一纸标准的官方文件,但满篇政治色彩浓厚的言语和口号。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大多加入过共青团,特别是学习成绩好,担任学生干部,和有特长的学生。如同入党入团亦是会有益处的,也是得到学校管理阶层肯定的一个标志,还会为学生本身带来一定切身利益的好处。如成为学生干部,被推荐参加某些活动,在档案中写入好评等等。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成为团员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入团要写申请,还要有介绍人,经批准后会发给团证。不知本文所展示的通知书是否是必须的文件。
这个文物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特殊之处是它的出处。文件是由当时的北京一七二中学团委签署。当时的北京一七二中学,就是大名鼎鼎的人大附中。人大附中最早是一所成人中学,培养共产党的干部,为那些文化程度低的工农干部补习文化,然后进入人民大学深造。后来开始招收普通学生,并成为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文革时人民大学被停办,校园被军队占用。人大附中也归属于北京市,改名为北京一七二中学。那时北京的孩童数量巨大,特别是由于小学学制改为五年,导致中学甚多,最后加盖的中学好像是一八九中(因为建在一块菜地上,也叫“菜地中学”)。后来人民大学恢复,原来的校园也逐渐被军队(二炮)归还。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后,人大附中恢复了与人大的隶属关系,校名由“北京172中学”重新改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由于学校位于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地区,学生的来源主要是科学院各所,和附近的高校,因此她和附近的北大附中,101中学,十一学校一道成为北京中学中的佼佼者。直到如今,附近的住宅还因为这些名校的原因保持着高昂的房价。
时过境迁,往事如烟,现在的孩子们可能已不再像当年的孩子们一样对政治感兴趣,也不会理解当年学生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但历史不应随意的被时间湮灭,特别是历史的教训更不应当被轻易的遗忘。孩子们从小应当被培养成为有道德,有能力,有责任的公民。应当拓宽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的鉴别能力,而不应当禁锢他们的思想,对他们进行洗脑式的教育。文革后的“思想解放”,“实事求是”就是对文革的反思,对历史的反思。后来全社会以经济发展为目标,放弃了政治第一的政策,才导致了经济的大发展,也带动了社会的进步。我们应当以史为鉴,文物可以保留,但社会不应倒退,历史不能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