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喝酒,伤心开心,一半对一半,但伤胃是百分百没商量。在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里,从来没想过,居然会有自己主动想喝酒的那一天,更没有想到的是,我还有为没酒喝犯愁的那一天。最没有料到的是,“茅台酒”三个字,对于今天的我,前两个字可以省略了。。。
都因为我特爱国。。。酒。尤其是挚爱曲酒,不太喜欢烧酒。中国地理上有秦岭淮河的南北分界,太对了。曲酒是南边的好,烧酒要北方的。二锅头我不敢不敬,但金门高粱酒是世界上最难喝的酒,没有之一。不仅入口粗蠢,还上头。桔生淮北则为枳,高粱金门酿成屎。。。但曲酒中还要分成四大香型,嗤之以鼻:这是不是要给四大美人一人一瓶的意思?我觉得清香浓香,芝麻香与酱香很难分清。只能说各有各的香。。。
其实这也不算挑剔,在国内选择不要太多。比如古井贡、董酒、泸州老窖。。。1573我曾经很喜欢,那个六十度的小红瓶真不错。只是现在换成透明瓶,度数也降到52,就泯然众人矣。江苏的一只大洋带一群小洋,四川的一个大郎带一群小郎,山东的一家孔府养无数外室。。。一时多少好酒,都被扩产和低度化糟蹋了。俱往矣!因为我的后半生已悲摧地被茅台了。。。
我这一辈子自己掏钱买过的唯一瓶茅台,就是在加州大华超市。只要二十刀。但喝了味道大大地不对,再没买过。所以再想喝曲酒,只能让国内来人带。开始还有各品种,但越来越集中,五粮液都不常见了,近清一色地茅台。普通茅台盒里有两个小玻璃杯,不久就会积一纸箱。来我家开爬梯,喝白酒的人一人一个,喝完就扔垃圾筒。现在不多了,因为最近来的茅台都是一斤半装的,没有那个累赘。。。不过在美国的华人酒量太小,每次爬梯都会喝倒一个,家属们很不高兴,然后我作为劝酒罪魁挨批斗。冤枉啊!我尚未祭出当年酒桌文化之万一,是这帮海外游子见到来自祖国的茅台情不自禁了。。。
来美国后唯一一次醉酒,却是倒在老白邻居手上。我家后院大树下,就着下午的斜阳,一盘薯片加一盘葡萄,我俩喝空了一瓶又一瓶。然后就在我手扑朔眼迷离之际,此兄掏出手机,给人和三个空威士忌瓶自拍一张,发到了非死不可上。我已经止不住地往外蹦汉语,见机不对拔腿就走,上楼倒头就睡。此兄看看时候差不多,蹩过街道去参加另一场爬梯了。等我从宿醉中醒来,收到他发来的两个空了的伏特加瓶子的照片。。。
不服啊!在美国怎么说我们都是身为客,缺天时地利人和。再说,若是把威士忌换成茅台,度数高了十度,但先倒下的很可能就是洋鬼子了。。。该死的客场。。。不过说到给白人喝茅台,这事我实在做不出来。明珠暗投,暴殄天物,焚琴煮鹤。。。和好白菜被猪拱了有啥两样。当年周恩来请尼克松喝了茅台后,不是送了他夫人一颗玉雕大白菜说明了这个问题?古今中外皆一样,惟有饮者留其名。。。
事后我反省,咱中国人的酒量呢,不好说。即使能世界领先,也和我们的聪明才智一样,不是天生,是勤学苦练出来的。我生也早,上大学前没受过题海战术的轰炸;但工作也早,经受过杯海战术的煎熬。当年在酒厂做项目,吃晚饭的时候,厨师捧了一箱子三钱的小瓷杯过来。我很纳闷为什么。只见他把小酒杯一个挨一个,在八仙桌的四条边摆满了,将两条对角线也摆满了。满上开喝,一对一,要喝就一次喝完一根线的。。。厂长出面说情,我才喝了“一条边”,没喝“对角线”。到新疆去,当地时兴喝“一抱”。啥叫一抱呢?就是派个人去地窖取酒,张开双臂一搂,能抱上来多少瓶这一顿就喝多少。上来就是大碗敬大碗干。我是靠躲在维吾尔美女同学石榴裙下,才活过那一关的。如此酒精考验,才练出水平练出胆量。所以我们讲究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老酒一天都不能走。。。出国后缺乏锻炼,一喝就倒不奇怪。
大家不约而同地给我带茅台来,有时就是应付,啥贵啥流行就整两瓶了事。当然,很多朋友还是很走心地。所以我喝过的茅台,有许多是特供。比如特供南京军区、北京军区、人民海军、总后勤部等,还有人民大会堂专用云云。。。手榴弹潜水艇的都喝过。。。共军和武器都打到美国来了。没喝过空军和装甲兵的,怕是有酒驾嫌疑。有一阵我充满信心,只要不死,总有一天我会把三总部八大军区各军兵种喝齐全了!所谓活酒见么。不料一阵反腐风惊破了春梦。。。至今仍有特供带过来的,都是老陈货,真心铁哥们。去年底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喝,都觉得这瓶茅台有淡淡的怀旧味,再一看,是1991年的。却不记得是哪位好人带来的了,亏欠呢。为此我不惜自罚三杯!
其实年纪大了,又在国外又缺酒友,喝不了多少。据我现在感觉一顿二两五最妙到巅毫,无妨酒后调调情,阅金经。为维持这个标准,却不得不喝一个月,戒两个月的:供应不上啊。林彪曾经说当年长征走到茅台,见一水池,士兵纷纷解草鞋泡脚。却发现原来是一池酒。已经搞成一池泥浆了。。。他们把其它酒都喝了,后来的部队没酒,把泥浆池里的也喝光了。。。当时听了觉得很恶心。现在,唉!人在北美,不得不低头。如果把那池碧水端来面前,容我想想:咱还是淀一淀。。。喝了呗!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