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慢走美国54,百年沧桑

(2014-06-03 17:02:05) 下一个

慢走美国54,百年沧桑


 

纽约的雪还在不断地下啊下啊,郊区的雪更大更多,回到纽约,路上的雪阻挡着车的行走,有的时候,开车不如走着快,我们沿着公园大道,从南向北走着,雪花不时的遮住了视线。

在纽约曼哈顿的中城的东面,从公园大道转到了第二大道,沿着第二大道往上走,一家表面看起来不太起眼的公司,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们走近了它,他是民国名人张静江先生创建的通运公司,经历几代人的转换和变迁,通运公司在纽约延续了下来,现在公司的掌门人陈世振先生向我们娓娓道来通运公司的故事。

通运公司的创始人张静江先生在中国民国早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张静江是浙江吴兴南浔镇人,出身江南丝商巨贾之家。1902年随驻法公使孙宝琦出国任驻法商务参赞一职并开始在国外经商,张静江在欧洲时期,创建了通运公司,后来又在美国的纽约建起了通运公司。

张静江自与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结识后便开始从经济上给予支持。在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后,主持建设委员会工作。晚年逐渐淡出政治。195093日病逝于美国纽约。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中华民国的缔造者孙中山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者蒋介石均与他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孙中山称之为革命圣人,而蒋介石则称之为革命导师,由此可见,他们两人对张静江都十分敬重。

 张静江早期不但从经济上资助孙中山进行推翻满清帝制的活动,而且和蔡元培、吴稚晖等人在法国巴黎创办《新世纪》周刊,从思想上大力宣传革命,与中国同盟会在日本创办的《民报》遥相呼应。1928年之后,为了实现孙中山的实业建国计划,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了规划全国建设事业的建设委员会,张静江担任主席一职,直至该机构在19381月合并到经济部,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负责全国经济建设事业的核心人物之一。遗憾的是,由于受时局所限,当时并没有一个能够实施全国经济建设的良好国内环境,因而建设委员会的事业在宋子文所主持的全国经济委员会与蒋介石所控制的国防设计委员会的排挤下逐渐衰落下去。抗战爆发后,由于建设委员会被并入到经济部,张静江感到前途渺茫,便离开大陆远赴美国,以异国寓公的方式度过余生。

  张20岁时,其父张定甫用10万银元为其捐得江苏候补道衔,这使张静江有机会参与政治活动。1902年,张静江以驻法使馆商务参赞的身份随驻法公使孙宝琦出使法国,此次法国之行彻底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张静江在巴黎独资经商,开办通运公司,专营古玩瓷器,兼营丝茶绸缎。19058月张静江与孙中山在赴法的轮船上相遇,之后便成为终身挚友,一直为孙中山的革命事业筹资助款。

  孙中山与张静江相遇时,由于张静江对孙中山推翻清朝的革命之举十分钦佩,曾问孙中山:君非实行革命之孙君乎?闻名久矣,余亦深信非革命不能救中国。近数年在法经商,获资数万,甚欲为君之助,君如有需,请随时电告,余当悉力以应。他还与孙中山约定汇款的暗号:ABCDE,分别代表12345万元。当时孙中山因与之是萍水相逢,对其言语并不信以为真。分手之时,张静江留给孙中山一封信,让他到美国后去找纽约市第五街566号他所开办的通运公司,领取资助革命的活动经费3万元。孙中山将信将疑,至美国后把信交与黄兴,让其办理,以探真假。结果钱分文不少,如数领取。此举令孙中山大为惊奇,认为遇到了革命奇人。自此以后,每遇革命款项不济,孙中山便想到了张静江的汇款之约,而张每次均能按时如数将款寄到。甚至有一次由于款项不支,反清起义无法举行,张静江将他在巴黎通运公司所经营的一个茶店卖掉以资起义。因此孙中山曾言:自同盟会成立之后,始有向外筹资之举,当时出资最勇而名者,张静江也,倾其巴黎之店所得六七万元,尽以助饷。孙中山对于张静江资助革命的义举十分感激,曾让胡汉民回信以示谢意。张静江随即复信:余深信君必能实行革命,故愿尽力助君成此大业。君我既成同志,彼此默契,实无报告事实之必要;若因报告事实而为敌人所知,殊于事实进行有所不利。君能努力猛进,即胜于作长信多多。由此即可看出张静江对于革命充满着必胜的信心与满腔的爱国热情。

    张静江与国民党历史上的第二个重要人物蒋介石的关系也非同寻常。蒋介石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崛起之前,张静江总是为其提供更大的发展机遇。19253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后,张静江不遗余力地支持蒋介石,实指望蒋介石能够完成孙中山的遗愿,完成国家建设的伟大事业。但事与愿违。蒋介石执政之后,由于军阀之间的混战,使国内缺乏一种安定的经济建设环境,不但如此,蒋介石还极力维护四大家族的利益,张静江遂逐渐淡出中国政治舞台的核心,最后只落得到美国作个寓公,以度余生。

通运公司现在的掌门人陈先生早年毕业于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是著名的天文学家,现在,他经营的通运公司,主要侧重于文物,古董,艺术品的收藏,收集,拍卖等业务。他对纽约的古文物市场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识,现在,在这个行业中,有着数量相当多的犹太人,陈先生和这些犹太人打了多年的交道,对他们的经营方式和经营手法极为熟悉,这几年,从中国大陆涌进了不少的买家,这些买家中,相当的一部分人对犹太人有着盲目的迷信,反而对自己中国人的收藏不轻易的相信,其实,犹太人的手上,货真价实的东西有多少,他们的核心是在商业运作上,赚取巨额的利润才是他们的唯一的目的。

在这个窗外飘着雪花的下午,在纽约的这个角落,陈先生像一个还在课堂中的教授那样,细心而认真的为我们介绍着中国和纽约的行业行情,并顺手取出来石涛先生的原作,从画法,技法,到人物的描写等各个方面耐心的向我们传授着他的心得和感悟。

同时,陈先生对现在大陆的文保和文博领域的种种现象做了细致而客观的分析,一位生在上海,长在美国的古董文物收藏大家,对于大陆文博界的种种弊垢,了解得很透彻、分析得也很深刻,实在是难能可贵!而他又把他的心得、感悟、经验以真诚、质朴的话语,传递给新来的同行和友人,很感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