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山陇西郡

宁静纯我心 感得事物人 写朴实清新. 闲书闲话养闲心,闲笔闲写记闲人;人生无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铁血红安/赵文卓饰刘铜锣/马晓伟 饰 李坪山

(2025-11-12 23:03:44) 下一个

刘铜锣,曹丽君,戴慧平,方杠子, 方蕾, 李萍山

剧情简介

刘铜锣,是与方杠子、戴慧平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黄安(红军时期改县名红安)三兄弟。在一起念私塾、斗军阀的少年时代义结金兰,成为生死兄弟。长大后,参加了黄麻起义的刘铜锣、方杠子逐渐成长为骁勇善战的红军年轻将领,而戴慧平则成为备受器重的国民党青年军官。在鄂豫皖苏区“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中,三兄弟战场上是对手,私底下却依然是兄弟。方蕾、曹丽君则作为三兄弟青梅竹马的伙伴,在共同的革命历程中结下了可歌可泣的友情加爱情。
红军时期,刘铜锣从黄麻起义第一个杀进黄安城的大英雄,到私自动用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血战红安,再到与左倾冒险思想作斗争,直至发明“水牛阵”成功突围渡江,一代战将性格鲜明,战功赫赫。
抗日战争爆发,刘铜锣三兄弟再次携手,从保卫家乡红安到奇袭日军机场、从击毙日军联队长到方蕾不幸被俘牺牲,直到刘铜锣刀劈日酋取得抗战胜利,兄弟三人在纷飞战火中经历了一次次的生死考验。方杠子还邂逅了一段与日本女子宽子的凄美爱情。
解放战争时期,刘铜锣的中原军区面对戴慧平的大兵压境,一曲精彩的“空城计”让国民党三十万大军对六万中原解放军的“包饺子”阴谋化为泡影。此后,从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一路南下,势如破竹的纵队司令刘铜锣,在福建前线追上了老朋友又是老对手戴慧平,兄弟情、家国恨再次上演,最后刘铜锣义释戴慧平,救回了方杠子。
1955年,刘铜锣被授予中将军衔,而因战争致残的方杠子却成为“无衔将军”。
改革开放后,身为台湾富商的戴慧平回家乡红安投资,与刘铜锣、方杠子再次相聚,宽子与杠子的日本女儿方小蕾也来到生父身边团聚。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红安籍铁血战将的战争传奇化作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第38集
在部队的联谊舞会上,铜锣向丽君求婚,有情人终成眷属。1955年,在战争中失去一条腿的杠子从广播里听到铜锣被授予共和国中将军衔,激动不已。铜锣回到武汉军区主持中下级军官授衔仪式,杠子坐着轮椅来到军区大门口,却被哨兵挡在门外。就在杠子欲转身离开时,铜锣带着一众将校军官,列队向他致以崇高的军礼。1989年,在“共和国第一将军县”红安县,白发苍苍的铜锣、丽君回乡看望杠子,同时听说有一位从台湾回来的特殊客人要见他们,众人发现竟然是慧平,慧平如今以台商的身份回家乡投资。紧接着,一位酷似宽子的日本女人也来到了红安,她正是杠子与宽子的女儿。(大结局)

第31集
上级批准杠子与宽子成婚,新婚之夜,一伙日军部队向独立师营地逼近。良心未泯的宽子向杠子坦白自己早知日军偷袭之事,杠子不忍宽子被抓,强行将她放走。走投无路的宽子只得投奔小岛。放走宽子一事让杠子受到了严厉处分。早有防备的李坪山、铜锣指挥部队安全撤退,让准备偷袭的日军扑了个空。独立师重新展开调查,丽君觉得宽子不像奸细,林小山的行为反倒可疑。林小山发觉事情败露想逃跑,却被铜锣抓个正着。铜锣将计就计,任日军炮火主攻新四军主力已经撤出的营地,而后率部突然发起冲锋,迎头痛击日军炮兵,将鬼子打了个措手不及。
第32集
小林身份败露被刘铜锣擒获,日军因为小林身份败露行动失败,日军大佐得知是小林害得日军行动失败,只得继续计划新的作战方案。方杠子带着一支部队守在树林中等待日军出现,夜幕降临一批日军出现在阵地方面,方杠子看着越来越多的日军出现,喜出望外带着手下人消灭了所有日军。第二天曹丽君与方杠子汇合,方杠子正为打了胜仗沾沾自喜,曹丽君向方杠子透露不久之前师部遇袭,方蕾不幸的跟几个女战士落入日军手中。方杠子得知姐姐方蕾被日军擒获,焦急不安就想带兵到红安城营救姐姐方蕾。方蕾与七八个女战士被关在一间牢房里面,女战士早就听过日军的恶劣名声,日军最喜欢侵犯中国女人,女战士们意识到不久之后将被日军糟蹋,方蕾已经抱着宁死的心不愿被日军糟蹋,女战士们个个都做好了必死的决心。日军大佐抓捕红军女战士的原因是想引诱刘铜锣,宽子在日军大佐的伴随下来到牢房中,日军大佐知道刘铜锣有一个未婚妻,当场要求宽子指认刘铜锣的未婚妻,宽子知道方蕾是刘铜锣的未婚妻却不愿意说出来,日军大佐提醒宽子如果不指认刘铜锣的未婚妻,他就开枪一个一个杀害红军女战士。宽子焦急不安跪在地上哀求日军大佐放过红军女战士,当初宽子受伤正是被女战士们抢救活了下来,她不愿意昧着良心帮助日军大佐指认方蕾。方蕾一脸警疑向宽子盘问日军大佐所说的日语内容,宽子将日军大佐想寻找刘铜锣的未婚妻意图说了一遍,方蕾为了保护女伴们主动挺身承认自己就是刘铜锣的未婚妻,日军大佐想试探方蕾,当场掏出手枪打死方蕾身边的一个女战士,方蕾面不改色昂首挺胸盯着日军大佐,日军大佐相信方蕾确实是刘铜锣的未婚妻。方蕾被日军大佐带离牢房来到一间房子里面,日军大佐已经做好了替方蕾跟刘铜锣结婚的准备,只要刘铜锣来到红安城,日军大佐就会一声令下抓捕刘铜锣,方蕾得知日军大佐的意图不愿意穿上新娘装,日军大佐正在想办法逼方蕾就范的时候有手下汇报刘铜锣已经带兵向红安城赶来。方杠子因为姐姐方蕾被抓愁眉不展,刘铜锣在行军过程中命令队伍暂时停止前进,小林被刘铜锣带到路边,哑巴拿起一把铁铲在旁边挖坑,小林见刘铜锣想活埋他,心中升起不安提出跟李师长见面,刘铜锣痛恨小林是汉奸帮日本人做事,任凭小林如何提出要求依然不为所动。
第33集
刘铜锣吩咐哑巴挖坑准备活埋小林,小林求生心切提出找李师长谈话,刘铜锣不为所动命令哑巴将小林推入到挖好的土坑中,小林倒在坑中无法动弹,刘铜锣拿出手枪故意扮出要击毙小林,小林吓得面色大变透露自己掌握日军电报密码内容,刘铜锣见小林终于愿意交待一些机秘情报,得意洋洋吩咐哑巴将小林从土坑上拉了上来。小林在刘铜锣的逼迫下发电报向日军求助,日军大佐接到电报怀疑小林已经落入红军手中,小林在电报中谎称已经逃脱红军追捕几天几夜没有吃饭,希望日军能派兵到山上救走他。日军大佐不愿意派兵到山上救小林,山本提醒日军大佐最好出兵营救小林,小林掌握着日军电报密码内容极具利用价值,如果小林落入到红军手中,日军以后发电报将会轻易被红军破解。国军已经知道日军大佐抓了方蕾等人,戴慧平希望韩松出兵支援红军营救方蕾,韩松不同意戴慧平的提议,戴慧平只得站在韩松的住处门口希望韩松能改变主意,韩松见戴慧平用久站的方式逼着他改变主意,不以为然依然不同意带兵支援红军。刘铜锣逼着小林继续发电报给日军,日军大佐派出一支小分队进山搭救小林,刘铜锣事先派人埋伏在山路旁边消灭了进山的日军部队。韩松决定借日军之手除掉李师长,日军大佐收到韩松派人送来的情报,韩松准备约见李师长,日军可以在路上设下伏兵消灭李师长,日军大佐看完情报内容决定按照韩松的意图设下伏兵,手下人担心国民党诡计多端,日军大佐深信国军是真心想消灭红军。李师长接到国军邀请准备出发,方蕾焦急不安劝阻,国军虽然一直在跟红军合作抗日,但大部份的国军依然想消灭红军,韩松忽然约见李师长,方蕾担心韩松心怀不轨,李师长从大局出发希望能跟国军一起抗日,如果他不接受韩松的邀请,韩松事后一定不会再跟红军一起抗日。国军派出两辆军车来到一处路口迎接李师长,李师长与几个下属骑马而来,国军长官提醒李师长弃马坐车,李师长没有察觉到死亡即将到来,爽快的同意国军长官要求来到军车上。两辆军车顺着山路前行,日军在路上设下埋伏,李师长乘车来到日军埋伏地点遇袭,日军对着山下的军车一顿扫射,李师长的几个手下当场中弹身亡,李师长看着手下全部遇难,心中升起悲愤放弃逃跑念头,举着手枪对着山坡上的日军士兵射,日军士兵人多势众弹如雨下打死了李师长。
第34集
李师长被韩松设计除掉,戴慧平浑然不知来到红军基地寻找李师长,刘铜锣正在整理李师长的遗物,戴慧平一脸惊讶想刘铜锣盘问李师长的死因,刘铜锣一脸悲愤提醒戴慧平回国军总部找韩松问个明白。韩松假意邀请李师长谈判,日军接到韩松提供的情报在路上杀死了李师长,戴慧平回到国军总部二话不说一顿暴揍韩松,韩松倒在地上没有否认戴慧平的指认,戴慧平见韩松果然设计杀害李师长,心中升起悲愤转身就走。宽子怀上了方杠子的孩子,方蕾喜出望外替宽子高兴,日军大佐将宽子唤到身边,宽子希望能跟方蕾一起回到红军基地,日军大佐不同意放宽子回红军基地,宽子已经怀上了孩子,日军大佐希望送宽子回国抚养孩子继续为国家效劳。刘铜锣等人带着小林与日军交换红军女战士,女战士们排成一排向已方阵营走了过来,小林独自一人向着日军陈营走去,日军大佐忽然下令枪杀小林,小林一死一伙日军士兵站在女战士们的身后慢慢向红军走了过来。红军战士想向日军士兵开枪又怕伤到已方队友,刘铜锣摁压不住内心焦急,不顾一切向着方蕾的方向冲了过去,方蕾与几个女伴见刘铜锣等人冲了过来,心急如焚高声提醒刘铜锣不要再往前冲,日军士兵见刘铜锣等人已经冲到炮弹可以射击的范围,立即装上炮弹向红军战士发射炮弹,许多炮弹落在红军战士身边,一些红军战士纷纷中弹倒地。方蕾与几个女伴顾不上身上绑着手雷,撒腿向已方陈营跑过去,绑在众人身上的手雷被拉燃轰然炸响,刘铜锣亲眼看着方蕾死在手雷的爆炸中。红军战士处于下风被日军士兵疯狂扫射,戴慧平带着一伙国军及时出现支援红军,国军加入令日军阵脚大乱,日军大佐怆惶带着部队逃走。1945年8月十四日,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终于结束长达八年左右的抗日战争,日军大佐依然没有撤出红安城,韩松来到红安城拜见日军大佐,日军大佐坐在温泉中迎接韩松。韩松知道日军大佐是在激他,一脸悻然离开温泉。韩松与日军大佐有约定,日军大佐希望韩松除掉刘铜锣,刘铜锣是日军最大的威胁,日军大佐视刘铜锣为眼中钉肉中刺,韩松虽然也痛恨刘铜锣,但同时也非常痛敢日军大佐,日军大佐被韩松摁到水中一顿恨揍,日军大佐流出鼻血面带微笑看着韩松,故意指出韩松不敢跟刘铜锣做对。刘铜锣在已方阵营日军的谈和信,日军希望刘铜锣能到红安城谈判。

Nov 19, 2014 — 李先生带着方杠子、曹丽君去了武汉,戴慧平去了广州,最终小铜锣给自己的爹娘和方蕾的爹娘报了仇,但铜锣、方蕾没有去武汉,而是留在老君山招兵买马当了山大王 ...
 
铁血红安:刘铜锣六年未娶方蕾?(33),本视频由心动短剧提供,1307次播放,好看视频是由百度团队打造的集内涵和颜值于一身的专业短视频聚合平台.

演员表

赵文卓 饰 刘铜锣
配音  栾力胜

李欣汝 饰 方蕾
配音  路海燕

周航 饰 戴慧平
配音  陈光[[戴慧平, 刘铜锣发小,自幼观念正统,以报效国家为志,后考入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加入国民党,后成为国民党将军,兵败台湾。与刘铜锣既是兄弟,又是战场上的对手。二人时而兄弟阋墙,时而联手杀敌。虚与委蛇中难掩真情,惺惺相惜间貌合神离。冷静沉郁,深藏若虚,与刘铜锣形成了鲜明的性格对比。]

李呈媛 饰 曹丽君
配音  徐晓青

刘名洋 饰 方扛子
配音  李宇峰

马晓伟 饰 李坪山
配音  张闻天
备注  新四军独立师师长

刘德凯 饰 刘玉民
配音  陆揆

储智博 饰 刘继安
配音  -

高兰村 饰 戴县长
配音  陆揆

王绘春 饰 方状元
配音  齐杰

尚铁龙 饰 狗蛋爹
配音  -

计春华 饰 王南宣
配音  陆揆

田少军 饰 韩松
配音  田波

巴赫 饰 韩石
配音  -

李云博 饰 小老大
配音  -

李嘉明 饰 安娃子
配音  陈麒

答有为 饰 哑巴
配音  -

战卫华 饰 薛以诚
配音  孟宇

李健 饰 二当家
配音  -

刘子天 饰 三当家
配音  -

杨晓丹 饰 夏道君
配音  齐杰

栾浚威 饰 刘金山
配音  田波

樊晓洋 饰 王汉江
配音  -

李沁谣 饰 藤井宽子
配音  -

包雪松 饰 青木晋二
配音  -

平田康之 饰 小岛君山
配音  -

杨猛 饰 翟业兵
配音  -

黄志恒 饰 山本
配音  -

蔡亦明 饰 板垣
配音  -

文俊珽 饰 慧副官
配音  -

王健 饰 戴慧平副官
配音  -

杨君昊 饰 刘金山副官
配音  -

小叮咚 饰 刘铜锣少年
配音  -

韩梓庭 饰 方杠子少年
配音  -

谷麒麟 饰 戴慧平少年
配音  -

杨志雯 饰 方蕾少年
配音  -

王可昕 饰 曹丽君少年
配音  徐晓青

杨帆 饰 刘副排长
配音  -

陈亦飞 饰 林小山
配音  -
备注  日军奸细

万昌皓 饰 狗蛋
配音  -

徐望 饰 红苕
配音  -

谢力亚 饰 吴国忠
配音  -

逯长恩 饰 徐政委
配音  陆揆

孙嘉麟 饰 青年吴玄
配音  -

赵梓冲 饰 黄副团长
配音  -

霍军锋 饰 程德才
配音  -

贾军纲 饰 翻译官
配音  -

池东 饰 张参谋
配音  -

李道君 饰 长谷川
配音  -

李思遥 饰 吴秀芹
配音  -

李超 饰 传令兵
配音  -

马彬茵 饰 小莲
配音  -

 

李沁谣 饰 方小蕾
配音  -
备注  方杠子的独生女儿

 
Images

搜狐娱乐讯 《铁血红安》带有一定“命题作文”性质:要反映出将军县——红安的革命斗争历史。但它毕竟还是一部故事剧。现在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创作初衷都实现得比较好。一是它的革命史实背景叙事有独到之处,简洁且完整地展示了红安革命的编年史。红安这个地方为什么会出这么多将军?为何成了红四军的发源地?该剧展现了那里穷则思变、不平则鸣,那里的人有血性,不屈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剧作从大革命一直叙述到20 世纪90 年代,展现了中国革命几个主要阶段:国共两党的斗争、合作和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等等,时间跨度很长,而主要人物刘铜锣、方杠子、戴慧平从出生写到了耄耋之年。如果叙事做不到简洁,历史时空就很难有篇幅全部展示。第一集刘铜锣、方杠子、戴慧平3 个生死兄弟同年同月同日生,然后一下子就跳到14 年后,都长成了半大小子,一起跟着李先生上学。当中已显现出他们各自的道路可能不太会一样,戴慧平文绉绉的,要走学而优则仕之路,而刘铜锣和方杠子比较顽皮,朦胧当中3 个人还都喜欢曹丽君。这是故事的“草蛇灰线”。接下去刘铜锣和方杠子父母都被军阀王南宣手下的刘排长给杀害,孩子们要去报仇。李先生带着方杠子、曹丽君去了武汉,戴慧平去了广州,最终小铜锣给自己的爹娘和方蕾的爹娘报了仇,但铜锣、方蕾没有去武汉,而是留在老君山招兵买马当了山大王。从此三兄弟分开了。再下去又是6 年以后的故事。所以从第一集叙事就很简洁,从出生到20 岁,又到刘铜锣成了鄂东的义军司令。后面也有些年代用字幕画外音一带而过。该剧不是平铺直叙的编年史,而是始终把人物刻画作为叙事的重心。

《铁血红安》最突出的成功在于塑造了刘铜锣这个极富个性的人物形象。以铜锣作为主要人物名字,既响亮也有地域革命色彩。徐向前元帅在他的回忆录中曾经引用过当时黄安流行的歌谣:“小小黄安,人人称赞,铜鼓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剧中也将此作为主题歌。当时黄安群众基础很好,拥军参战的热情很高,对抵抗和粉碎敌人的围攻造成了有利的形势,这样就很容易成为根据地。剧作充分尊重和很好地还原了历史。铜锣既是主要人物的名字,也是刘铜锣的部队集结和冲锋的号角。作为一部传奇故事,该剧从3 个主要人物不同的命运、不同的结局中传递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正能量的积极主题。曹丽君和杠子因为跟着李老师最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了红军,继而土匪薛以诚也参加了红军并改名成了“薛共产”。而刘铜锣还在老君山当土匪。杠子力劝铜锣参加共产党,已成为上校旅座的戴慧平也上山招安刘铜锣。最后,推动刘铜锣参加红军的原因却不是这些,而是因为白狗子韩石抓住刘铜锣又杀了他的兄弟,薛以诚带人劫法场救下刘铜锣,方蕾把他打晕后装进棺材抬上山见了李老师才参加了红军。这些已足够传奇。这就是编剧写人物的功力。

剧作家朱苏进是一位出身于军人家庭的军人。他对军队和战争有独特的理解。他不认为军装穿的周正就是合格军人。他理解的军人是有“血性”。他的另一部作品《我的兄弟叫顺溜》中顺溜犯纪律,虽引起观众的讨论,但都认为这是一个崭新的军人形象。刘铜锣是红安地区的革命符号,被剧作家准确抓住了。他当土匪时(革命之前)就胆大有谋,当了红军后还要当老大。黄麻起义战斗本来是方杠子指挥的,结果整场战斗被他指挥,个人英雄主义在他身上充分发挥,他冲到城楼上用大刀杀敌打开城门。尽管取得了胜利,立了大功,但是李总指挥还是让人绑了刘铜锣,关了他禁闭。在禁闭期间他又被哑巴私放出来,杀了白匪韩石,上老君山祭了他的兄弟。每一次杀敌立功都伴随着犯错误。在成立了独立师后,李老师当了师长,刘铜锣、薛共产、方杠子当了团长。惟独他向师长提出几点要求:一是他的部队要用铜锣做号;二是把四团改成独立四团,因为他号召力大,能招更多的兵。

二打红安城中的一个情节:刘铜锣“劫持”红军惟一一架飞机,把炸弹绑在飞机上炸了敌人的军火库。虽然最后攻下了城,但机毁人亡,飞行员牺牲,刘铜锣又一次受到处分,停职待办。这时的他一度想脱了军装继续上山当土匪,因为他想不通为什么打了胜仗还要关禁闭、受处分,特别是当中央特派员翟副政委来了以后,师长被免职,方杠子也成了“反革命”,他想不通。兵临城下时,他把翟副政委给“绑架”了;让他护送翟副政委去上海,他又把特派员给“扔了”。直到翟副政委英勇牺牲,他才一步步理解了共产党的纪律和红色革命的目的。很快,第二次国共合作,红军成了新四军,又和戴慧平合作了。刘铜锣在抗战中用计袭击消灭了一个日军联队长。还有一场抗日戏就是他和小岛大佐的单挑,把小岛杀了。抗日战争中当了旅长,解放战争中当了司令员。三大战役都参加了,成了解放军的高级干部。在进军福州的时候,他还违反纪律偏离上级规定的行军路线,去寻找逃台国民党大官的财产,最后找到血清救下17 个兄弟的生命,并亲手杀了韩松为李师长报了仇。做这些时他很少考虑个人升迁进退。所以最后和曹丽君结婚时,曹丽君对他说:“我们过去死了多少回,负了多少伤,你是一个真正的大英雄,真正的男子汉。”这个人物有一定的红安生活依据。屡犯错误,屡打胜仗;屡受处分,屡屡提升。这在朱苏进的眼中才是真正有血性的军人。

《铁血红安》 能立起来,主要是它的历史背景简洁,人物饱满以及传奇人物身上的革命精神。该剧告诉观众革命不易,红安不易,将军不易。前有石光荣、后有李云龙,刘铜锣不好写,《铁血红安》为革命战争题材、革命英雄人物书写,为电视剧荧屏又奉献了一个传奇革命者的形象。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