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代表: 1、过程就是目的。不要为了学习语言而学语言,要把语言习得当作某种兴趣的副产品。 2、跳出舒适区,习惯外语使用的艰难感。 3、不要放弃,学习语言不是表演也不是比赛。
2011 (1)
2016 (1035)
2017 (752)
2018 (978)
2019 (385)
2020 (175)
2021 (235)
2022 (101)
2023 (983)
2024 (80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sBxZyiudDY
• Why Are Some Languages Harder to Lear...
大家一定不难发现,他提的建议里都是和心理素质还有心态相关。其实学习语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天赋可能会让你起步比别人快,但是那些能够想要学到流利的水平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精神。 希望这视频可以给大家学习语言(其实对于学习任何新技能)有所启发! 00:00 介绍 00:40 Steve讲述自己学习语言的历程 04:59 Steve学过最简单和最难的语言 07:58 对于中国学生“哑巴英语”现象的看法 10:50 给华语学习者的三个学习建议
已懂20國語言語言專家Steve,隨著年紀漸長記憶力下降,還選擇繼續努力學習新東西包括語文,令人佩服77歲老外。
訪問中,感受Steve的慈愛、謙虛、聰明和智慧,他獨門分享的三個學外語心法,好有啟發性
。總括而言,Steve做人態度值後輩學習。
多了。语法比英语还复杂,日语汉字笔顺和大陆港澳台都不一样,一些汉字也是日本独有,而且日语汉字往往存在数个读音,语言中还继承了儒家那套愚民的糟粕(根据对象身份年龄的不同使用尊敬程度不同的敬语,或者用简体)日语的繁文缛节实在是太多了,就像Chinese with Jessie的视频「國語雙語|採訪會說20多門語言的語言學家Steve Kaufmann 學好任何一門語言的秘訣」14分37秒,Steve老师说和日本人在一起要小心点儿(估计意思就是日本人极度重视礼节,内心非常敏感,说话一不小心就可能伤到日本友人脆弱的玻璃心) 為何中文無法成為世界通用語【搞歷史018】 蒟蒻先生的分析也很棒,可惜这位博主可能已经不在了
反而學英語和普通話的時候,這種不適感沒這麼強烈:可能是因為我上幼稚園就開始學,而且在成長過程中有機會使用這種語言(ps:我真正的母語是粵語廣東話,雖然對外一般說母語是chinese)


¹ 学英语是个曲线向上的过程,特别是在学完简单的词汇后,就会遇到正常的瓶颈。 ² 接受非母语的表达下,不能是 100% 你的这回事儿 ³ 学习语言是个长期过程,重要的是坚持,至少它不会变得更坏。 学习语言并不是字面意思,找到你自己的兴趣点或目的,过程即是结果。
后来又在学院学习过日语和俄语,刚开始学的挺好,结果太长时间没用也忘的差不多了 偶尔跟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朋友在一起工作的时候又去简单学习了他们的问候用语 在教会也接触了希伯来语,结果同上!




學語言主要靠天賦,有些聰明絕頂的人一門外語都不會甚至普通話都不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