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

祸福无凭,唯人自招。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正文

220-230

(2011-12-27 22:52:15) 下一个

兴风作浪成灾易,行云布雨润物难

    其一,不得矫众显灵自称圣。惑乱乡里。

    其二。切勿得神通而忘法本,残害众生。

    其三。禁止仗道术以图淫邪,勒索黎民。

矢志不忘。精进之源;执念不消。也是修行之障。

如果你对着一尊不愿意看见的菩萨,还要矫意供奉,那就不是真修行。

既不受情之勾牵,亦不受无情之勾牵。否则金仙求什么忘情,菩萨谈什么慈悲?

修行人追求心境超脱,不受七情六欲勾牵挂碍,是正经道理。但这种说法也可能导致另一种误解,那就是认为无情才是真修行。既然不执着于“情”,同样也不应该执着于“无情”,这才是真修行。

    “造而平等”是一种宗教人文语境,隐含义是指同一信仰体系与同一利益体系双重前提限定下的平等,与生而平等是两个语境。这个翻译的错误可能导致很多人不能正确理解----宣扬这种观点的人实际的行事与思维方式。

    佛家有类似地说法但语境不同,曰“众生无别”。

    道家则直指玄妙,用了另外四个字----“和光同尘”。

你变了,不先守清静无为的心境,有所偏执,虽然我们都有偏执之处,但你却不明白自己究竟能承受多少?有些事是你无法避免地,但应该知道合适地处置时机,你未成就仙道之前,不该主动招惹太多业力纠缠。

既然来了就坦然面对该承受的一切。不怠不妄。

我谈的不是仙家修为,而是如何为人。其实每个人都有愿望,但要看如何去做,为愿而实行。

   为愿而实行,在他人看来有时候很傻很吃亏,与自己过不去。但在修士本人看来,这恰恰是“与自己过得去”,要追求的就是这种纯正的心境,通过所行来洗炼。

人们真正敬仰的是达到超脱轮回的境界,比如我师父孙思邈真人,我所崇敬的是他的大医精诚之心,比如你,我崇敬地是金仙境界,而不是在我面前喝茶的清风。

    但是还有一个办法能够抵消天刑中“伤神”地威力,那就是世人真诚发自内心的、对你一世功德的颂扬,此所谓功德消业力,非神通所能敌。

道家修行讲究清静无为。不主动惹业也不主动消业,不绕这道弯子。

能印证心境的真功德,应是发自本愿之举。

正因为不容易做到,所以我们才要修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