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7)
洪雅县城西有一座山清水秀的地方——柳江古镇,它是四川十大名古镇之一。古镇依山傍水,虽名为“柳江”,但这里并没有叫做“柳江”的河流,只有一条花溪河从镇中蜿蜒穿过。河水悠悠流淌,两岸古树参天,枝叶交错间,洒下一地斑驳。隔岸看去,独具特色的川西风情的吊脚楼倒映在河中。古镇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目前的老街,大多是明清时期建筑。古镇原名明月镇,清朝中期,镇上柳姓、姜姓两个大家族共同出资,修建了一条石板桥,使得两岸连成一个整体。百姓为感恩两家义举,遂将明月镇改名为柳姜场。柳江之名由此演变而来,并沿用至今。
俯瞰柳江古镇全景
柳江古镇四面环山,花溪河两岸,古木繁茂、蔽日遮天,好似一个山水盆景。这里气候湿润,常年笼罩着一袭濛濛细雨,素有“烟雨柳江、水雾花溪”之美称。走在沿河小道上,古榕、麻柳、梧桐、楠树等百年古树随处可见,如果刚巧下过一场细雨,四下烟云弥漫、雨意濛濛,山色间云雾缭绕,河面上涟漪点点,形成一幅水墨烟雨图,朦胧醉人。夏天游人如织。人们喜欢在河里戏水纳凉,在河畔喝茶、打牌。赏古树、逛老街、品小吃、听水戏水是古镇生活的写照,是人们回归自然的情怀。傍晚时分,坐在临江客栈的二楼上,在朦胧的灯火中,听雨望江,仿佛找到了“烟雨柳江”的画意。
花溪河从镇中穿过
沿着河岸行走,不时可见一个个小茶馆。洪雅产茶历史迄今已有1200多年,清初,洪雅的炒青细茶产量为蜀中之冠。游走在柳江古镇,寻一壶茶,沏杯优雅清香,美妙尽在不言中
隔岸观看,川西风格的吊脚楼错落有致
重力坝,曾是柳江最繁华的码头。呈S形跳墩桥,长50米,由50块石墩组成。寓意人生道路曲折,走过这个跳墩桥,从此一路平平坦坦、顺顺利利。
孩子们喜欢在水中嬉戏
古镇至今完整保留着许多古建筑,曾家园是柳江古镇古建筑文化的代表。它的总面积超过5400平方米,由柳江乡绅曾艺澄为纪念父亲曾益寿于1927年修建,历经十年完工。大院在设计上颇为花费一番心思,若从空中俯瞰,其平面布局好似一个繁写的“夀”字。整个曾家园四院三戏台:即四个四合院、三个戏台。庭院中有观景台、八字龙门、小姐楼、书房、石牌坊,还有牡丹园、荔枝园和休闲亭等等。现今庭院基本保留当年的风貌。有中西合璧的主楼、走马转角、亭台楼阁、美人靠、戏台等,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美人靠, 旧时小姐们不许出门,她们只能在美人靠上观望外面的风景。
曾家园修建时种下桢楠树7株,如今树龄已近百年,平均树高21米胸径0.5米、冠幅15米
花溪河两岸,古木繁茂,据统计,河岸挂牌保护的珍稀古树有108棵,其中一棵200岁树龄的黄桷兰高达数十米,枝繁叶茂。每至花期满树繁花,花香袭人。还有一株千年老榕树,被奉为神树,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当地居民会到树下烧香祈福。
小桥流水、石板巷陌,我们走在静谧的柳江古镇的老街上。古镇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具有地方风味的美食和土特产汇聚在这里,琳琅满目、鲜色生香。500米长的老街,镌刻着历史印记和岁月沧桑。光滑的青石板、斑驳的青瓦房、幽深的小巷,将人带到古镇过往。在岁月的风雨中,虽已不复当初的华彩,苔藓苍苍的老屋,犹如历经沧桑仍守望家园的老人,静静伫立在老街两旁,站成一道余韵悠长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