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7)
第二天,我们前往眉山市辖下的洪雅县柳江古镇,但在抵达古镇之前我们要先造访光明寺。光明寺是一座很奇特的寺院,在国内的庙宇中并不多见。它以农禅文化为宗旨,秉承“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精神,将修行和农作相结合,在劳作中参禅悟道,以达到新的修行境界。光明寺历史悠久,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唐代高僧悟达国师曾在此驻锡宏法。因世事沧桑、几经兴废,逐渐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峨眉山佛教协会应四众弟子之请,缅怀祖师功德,决定恢复重建光明寺。2010年12月22日举行恢复重建奠基洒净仪式,2016年建成开光投入使用。
重建的光明寺位于峨眉山西山麓,坐落于柳江古镇之东,前有双溪环绕,后有峨眉山拱卫,侯家山、玉屏山左右为侍,山环水抱、风光如画。
山下便是柳江古镇
重建后的光明寺是一个农禅并重的修行道场,寺院秉承唐代百丈怀海禅师所提出的农禅理念,“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祖师认为,禅并非局限于静坐,而是应与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以及农事结合,由静坐禅演变成农业禅,从而开辟一条农禅结合的道路,使禅宗迎来更大的发展。寺院占地百亩,秉持农禅精神,保留大片田地。僧人们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体现“福田心地,永成稻种“的理念,将修行悟道与农耕生活完美融合。
网上找到一张光明寺僧人收割稻谷的照片。春播千粒种,秋收万担粮,沉甸甸的稻谷来之不易,不仅饱含僧众的辛劳和汗水,也是他们践行农禅一致思想的丰硕成果。
寺院还在继续建造中
我们走进这座特别的寺院,大唐风格的黑白色建筑,雄伟静穆、大气磅礴。寺院主体为四进三重结构,主要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钟鼓楼、光明院等建筑构成。寺院内有田地,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吸天地灵气,看万物生长。这里殿堂与稻田交融,黑白建筑与绿色秧苗交相呼映,自然风光与禅意文化达到完美的结合,是一处独特的禅修道场。
寺院建筑采取仿古的大唐风格,四进三重的结构
光明寺山门雄伟肃穆
天王殿,正面是弥勒佛坐像
反面是护法韦陀像
大雄宝殿气势恢弘
观音殿
藏经楼
光明院,在中轴线以外,是寺院的五观堂,僧人进餐的地方
寺院内有田地,轮流种植油菜和稻谷
油菜已收割,秧苗已种下,一片绿油油生机勃勃
黑白建筑与绿色稻谷交相呼应,十分别致
池塘里荷花正艳
这座光明寺将修行悟道与农耕生活完美融合,是农禅精神的真实写照
看着这座特别的寺院,我心有感触:每当菜花金黄、稻花飘香的季节,寺院呈现出别致的色彩,也引得许多人前来打卡、猎奇。我衷心希望,寺院不要成为网红,不要让世俗打搅出家人的清修,为佛教净土保留一片清净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