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林间溪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高棉微笑的魅力——吴哥行(3)女王宫,吴哥雕刻的艺术之钻

(2024-05-22 16:51:21) 下一个

女王宫(Banteay Srei)

女王宫浮雕之精美、色彩之鲜艳,是吴哥遗址群之最,素有“吴哥艺术之钻”美誉。虽然名为女王宫,其实和女王以及后宫半点关系都没有。它建于公元967年,闍耶拔摩五世在他晚年的时候,为感谢国师的功劳,赏给他一块土地,让他建立寺庙,以利修行。由此可见女王宫实际上是一座私人建造的寺庙。可就是这唯一的一座非国王建造的寺庙,却是那么的精致漂亮,以至于法国人发现它以后,误认为它一定与内宫有关,便取名为女王宫。寺庙不大,以东西为轴,三道围墙包围,供奉印度教三大神衹:梵天(Brahma)、湿婆(Siva)、和毗湿奴(Vishnu)。整个寺庙由红砂岩建造,红色砂岩和红土地在烈日下犹如熊熊燃烧的火焰。女王宫最大的看点就是它漂亮的雕塑,整个建筑上密密麻麻覆盖着漂亮的浮雕,装饰着每一寸表面,那么精致细腻,层次分明,如织毯、如锦绣,很难想象它们是在坚硬的石头上雕刻而来。无论岁月如何侵蚀,女王宫之美驻足于艺术殿堂,永不退色。

女王宫为三道围墙包围,处处可见精美绝伦的雕塑。雕塑可分为两大类,巨大的三角门楣和建筑体墙面。三角门楣以神兽马卡拉(Makara)弯曲的身体形成的门框,框内雕刻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取材于印度史诗《摩柯婆罗多》和《罗摩耶纳》神话。而墙壁雕刻多为女神雕像和印度教寓意的各种图案。首先我们来到东门,东门楣雕刻的中心是因陀罗神(Indra),他是天空之神,是众神的主宰。因陀罗神骑在坐骑三头大象艾拉瓦塌(Airavata)身上,而大象则是骑着卡拉(Kala)身上,周围是翻起的浪花。卡拉是时间的象征,它是一个食欲旺盛的怪物,一次因为偷吃湿婆的祭品,被湿婆(Shiva)处罚自己吃自己,直到只剩下一个脑袋,最后被罚看门。

进入东门,是一条150米长的红色参道,两边树立着象征湿婆的林伽(Lingam)

参道两旁的建筑已倒塌,按照吴哥寺庙的布局,它们应该是藏经楼。残垣断壁上的雕刻却异常精美。

北侧藏经楼门楣描述的故事:狮身人面像的纳拉辛玛(Narasinha,它是毗湿奴的化身)将阿修罗(Asura)扑倒在地,用手撕开它的胸膛。

南侧藏经楼的门楣上描述的是湿婆神和妻子乌玛(Uma)骑着神牛南迪(Nandi)身上,举行婚礼的故事

参道尽头是寺庙的第一围墙大门,所有的人都在此驻足,它被誉为最美塔门。门楣为双重山形墙,檐角呈螺旋状,整体线条流畅,造型优美,雕刻精细;中央是毗湿奴坐在卡拉身上,威武庄严。此门楣被柬埔寨政府印在50瑞尔柬币上。

接下来是那幅著名的《大象沐浴图》:毗湿奴妻子吉祥天女拉克西米(Lakshmi)坐在莲花宝座上,两头大象喷洒着圣水为她沐浴,周围是翻卷的浪花。下半部是金翅鸟伽鲁达(Garuda)和蛇神那伽(Naga)争斗的场面。

来到第三围墙,塔门为双层门楣,雕刻之繁复令人咂舌。门楣雕刻的故事是《跳舞的湿婆神》。湿婆是破坏之神,他通常是坐着不动,如果他有动作,马上会引起地动山摇。这里讲述的故事是:在世界劫难之时,湿婆睁开他平时紧闭的第三只眼,目光所及之处产生烈焰,摧毁一切,然后万物重新生长。在湿婆的下方左边是一位王妃卡里拉米亚(Kalilamia),她美丽无比,在丈夫去世后,受到各国国王争夺,她祈求湿婆毁掉她的容貌,湿婆实现了她的愿望,使她成为奇丑无比的妇人。

湿婆睁开他平时紧闭的第三只眼,目光所及之处产生烈焰,摧毁一切

左:美丽的王妃卡里拉米亚(Kalilamia),在丈夫去世后,受到各国国王争夺。她祈求湿婆毁掉她的容貌,使她变成奇丑无比的妇人。右:是雷神因陀罗(Indra)在敲鼓。下:金翅鸟伽鲁达一手揪着象鼻,一手捂着狮耳,威风凛凛

进入第三塔门,来到女王宫核心地区,只可惜不让进入,只能在外围转一圈。正中央台基上排列三座塔楼,分别供奉湿婆(居中),毗湿奴(左),和梵天(右)                            

中央主殿供奉湿婆神                                     

殿前每道门有两尊神兽守卫,共有四组分别是:狮神辛马,神猴哈努曼,神鸟伽鲁达以及人面勇士。

神殿的建筑构思很有讲究,充满宗教寓意。塔殿代表大千世界三个境界:塔基是欲界(Kamadhatu),主体为色界(Rupadhatu),即人世间,因而满满都是雕刻;上层屋顶则是无色界,也就是所谓极乐世界。从主体繁复的雕刻装饰过渡到毫无修饰的屋顶,代表人们的修行从色相逐渐进入无色界,最终到达极乐世界。

神庙门前站立着身材曼妙的女神,她们面带微笑,扭动身体,拿捏各种手势,非常漂亮。前法国文化部长安德烈·马尔侯(George Andre Malraux)年轻时来到这里,被这些漂亮的女神深深吸引,他喜爱得如痴如狂,竟盗出女神像企图偷运回国,在海关被截。后来他当上文化部长,曾自嘲:年轻时没有那样的爱美之心,是做不好文化部长的。

下面这座三角门楣讲述的故事出自《罗摩耶纳》。魔王拉瓦纳(Ravana)命手下化身为金鹿吸引罗摩(Rama)的妻子西塔(Sita)注意,西塔告诉丈夫希望得到一条金鹿皮制作的裙子,罗摩前往猎鹿,拉瓦纳乘机掳走西塔。图中拉瓦纳抓着西塔,两边罗摩和弟弟拉斯曼(Shri Lakshmana)赶紧追上来。                                         

西侧出口门楣雕刻为《波林之死》。猴王波林(Valin)指责弟弟苏格力瓦(Sugriva)企图篡位将它逐出,苏格力瓦在森林中遇见正在寻找西塔的罗摩兄弟,三人结为好友一起对付波林。波林有一种魔力,可将对面之人的力量转移到自己身上,罗摩在背后射死波林。苏格力瓦成为猴王,后来为感谢罗摩兄弟,帮助罗摩打败拉瓦纳夺回西塔。

三座主塔楼两旁分别有一座藏经楼,左边藏经楼门楣为《拉瓦纳震动凯拉萨山》。魔王拉瓦纳打败因陀罗后来到凯拉萨山(Mt. Kailasa)挑战湿婆神,它用魔力使得凯拉萨山晃动以干扰湿婆修行。湿婆用脚踩住拉瓦纳,将它困在凯拉萨山下。

细看多头多手的魔王处于不停的晃动中,动物们仓皇逃命,恐慌神情刻画得惟妙惟肖,特别是捂着胸口的狮子,一副怕怕的样子,十分有趣。                                                                   

右边藏经楼浮雕为《伽陀婆森林》,这段故事来自《摩柯婆罗多》。浮雕上方骑着三头大象的因陀罗正在施法降雨,以保护蛇王那伽。右下方火神正在制造一场大火,企图烧死那伽(中间森林上方),左下方的黑天(毗湿奴的化身)放箭阻止雨水落下,密密麻麻的箭形成一个天棚将雨水托住。

这座门楣所讲的故事是:湿婆和乌玛一起修行冥想,因世界出现混乱,乌玛受打扰放弃冥想,而湿婆仍在冥想。乌玛于是请爱神帮忙,卡马欲射出爱之箭,被湿婆发现将其烧死。后来湿婆答应妻子的请求将爱神复活。复活后的爱神的灵魂永不消失,从此爱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                                       

此外其他雕刻细节也令人赞叹                                                           

建筑上的黑色是清理树木造成的。为了杀死长在建筑上的树木,修理队喷洒了一种药物,当初认为对建筑没有影响,可是一段时间后,出现一片片黑色,此时后悔已来不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