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 完这篇游记写标题时,我犹豫了:应该用什么词来形容广州呢?“繁荣”、“活力”、“古远”都不能完整地贴切地表达出我的意思。这次广州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 不是它的繁华、不是它的美丽、也不是它的热情,而是它的不折不饶的进取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得广州城在经历了千年的沧海桑田,依然欣欣向荣、生机勃勃, 雄踞中国第三大城市地位。纵观古都今中外,多少曾经辉煌显赫的名城古随着历史的变更或停滞不前、或灰飞烟灭。而广州却在不停的进取和发展中,位于闹市中的 两个地方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地面是是现代都市的繁荣景象,地底下是千年前的城市寂静沉睡,这就是北京路商业步行街和老城区的光明广场。 另一个深刻的印象是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它那带有浓郁地区特征的岭南文化。这种文化隐藏在摩天大楼后面的小街小巷,沉积在广州人的血液中骨子里,不经意间突 然出现在你的面前。就用“魅力”吧,这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城市,一个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城市。闲话少说,看游记吧。
告别牡丹江市我们在上海开了两天会便来到祖国最南方的城市广州。这是我第二次来广州,上一次在广州呆了不到24 小时,就喜欢上了这个美丽的城市。在那次短短的半天时间里,我参观了南越王墓,西关荔湾等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我准备在广州呆两天,深入了解这座美丽的城市。大学同学在中山大学教书,由于工作繁忙,就请他的学生小马给我当了向导。 小马是个漂亮的广州女孩,一大清早便来到我下榻的酒店,我俩商量着去哪儿,对于喜欢自然景色和古迹遗址的我来说,白云山应该是个好去处。
上次来广州参观了南越王墓
白云山
如 果你上百度搜索广州的名胜,“广州八景”这个名词会跳入你的眼帘。有趣的是不同的朝代“广州八景”代表着不同的地方,然而白云山始终在各朝代的八景名单 上。于是白云山成了我们的首选,但结果却是颇为失望。我们来到白云山脚下,坐上电瓶车,开始向上攀行。沿路的风光并没有什么奇特处,不禁对这个反复出现在 八景名单上的经典开始怀疑,寄希望于山上的风景会更好些。山上走路的人很多,广州市民已将这里当成户外运动的去处。电瓶车停在半山的中心广场不再向前,我 们一边聊天一边慢慢向白云山的顶峰摩星岭攀行。比起前两天的风和日丽的牡丹江,九月初的广州,天气仍然闷热,我俩爬得香汗淋漓。按照路标的指示来到摩星岭 时才发现,这里仅仅只是登顶的门票处,摩星岭的顶峰还远远地在上方。四下看看,一条水泥大路伸向前,路旁郁郁葱葱的树林挡住了视野,我们并没有置身山中的 感觉,若不是上行的地势,都没有感觉是在爬山。我不准备再浪费时间在这柏油马路上,转身向下来到广州碑林园。广州碑林园的前身是白云寺,白云寺建于宋朝, 毁于抗日战争期间。1994年 广州市政府在旧址上建立碑林园,有碑刻近三百块。碑林园依山而建,以室内置碑、室外立碑、摩崖碑刻等形式融汇于自然景色中。我们顺着小路下行,这里的景色 比起我们刚才的“大马路”漂亮了许多。眼前万木葱茏,山花烂漫,到处是参天的大树,缤纷的花朵,南方特有的榕树尽情地舒展着它的身姿。穿过石洞,越过小 桥,一块块石碑隐藏在树林中、小径边。凉亭下一对老夫妻悠闲自得玩着纸牌,不时有一两个游客与我们插身而过。继续向下来到广州著名的九龙泉,相传九龙泉为 龙王太子所化:古时北极真人安期生在这里隐居修行,此地并没有泉水。 一天有九位童子出现,片刻即见泉涌,小童为龙所变,故名九龙泉。现在的九龙泉修缮得很漂亮,九龙柱、凉亭、石壁、牌坊一层层依山向上,甚是雄伟,只可惜未 见清清泉水流,只有许愿池的一汪死水中星星点点布满了钱币。白云山虽说是千年名山古迹胜多,但历经沧桑遗留甚少。至解放初期只剩下“天南第一峰”牌坊和部 分寺院的残垣断壁。
碑林
三百多块石碑融汇于自然景色中
自娱自乐的老两口
九龙牌坊
九龙柱、凉亭、石壁、牌坊一层层依次向上
九龙泉里不见泉水
天南第一峰是白云山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其牌坊原为宋代转运使陶定所建,是白云山唯一一处古迹
普陀花花开正盛
西关荔湾
白云山下来,我们来到荔枝湾,这里是广州旧城西关。原本去年到羊城时已经来过,今天重游,一是想去著名的半溪酒家品尝广州美食,二来参观上次遗漏的岭南古建筑。西关在明清时期就是广州的商贸中心,是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唯一通商口岸。虽然明清国策为锁国,但民间的对外交易从没停止过,因而也促进了广州的经济发展,造就了西关的繁荣兴盛。这里有百年华埠 耀寰宇的上下九步街,也有通商口岸誉古今的十三行;有西关美食甲天下的美誉,还有建筑文化冠南粤的古大屋。我们沿着荔湾涌河漫步,河岸是一家接着一家老店 铺。荔湾湖中花红叶绿荷枝摇曳,亭台楼榭湖光掩映。靠着岸边停泊着几艘小船,红色的小旗上写着艇仔粥。若非时间有限,坐上小船泛舟湖上,尝尝广东鲜美的鱼 粥也是一大快事。继续向前公园的小广场上,两个青年女子在戏台上咿咿呀呀地唱着粤剧,两边是全套的琴瑟乐器、锣鼓家什。台下三三两两的退休老人坐在自己带 来的小板凳上,认真地看着表演。我有些奇怪,看这阵势不象是玩票,但若是专业演员,如此免费的演出,他们的生计又从何处来?小 马告诉我这是文化馆的演员们,专为市民服务。广场边矗立着一座四面佛,又称有求必应佛,是泰国信奉的佛祖,原是香火最旺盛的佛象之一。金身佛四面姿态各不 相同:四张脸各代表慈、悲、喜、舍,八只手所持法器分别代表赐给众生福德、健康、财富、和智慧。但不知这座四面佛的由来,为何没有庙宇殿堂,唯有佛像孤零零地站在这里。佛像后面的街道,是广州天然的建筑博物馆,一幢幢的老屋承载了广州的百年变迁。陈廉伯公馆,建于民国初年,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主人陈廉 伯是英国汇丰银行的买办,后任广州商团团长。公馆曾作为荔湾俱乐部是洋务人员和工商界巨子联谊场所。再往前不远,一座古色古香的庙宇吸引了我,这里是仁威祖庙,有着九百年历史的道家庙堂(详细介绍稍后再叙)。
沿着荔湾甬道,是一家挨着一家的商号
荔湾湖,名园胜迹荟萃
可惜没有时间泛舟湖上,尝尝美味的艇仔粥
粤剧
四面佛
陈廉伯公馆
越秀公园
越 秀山是广州城的中心公园,历史上曾称粤秀山、越王山等,它与白云山联成广州城北的屏障,至今还保留一段古城墙。自古以来它就有百粤名山之称,在历代的羊城 八景的名单中也一直占有一席之地。越秀山至今还保留一些古迹。其中最著名的是镇海楼,它是一座红色的五层楼建筑。此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 初名望海楼,后又更名镇海楼,有雄镇海疆之意。据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得天下后定都南京。一天,他与铁冠道人同游南京钟山。游兴正浓,铁冠忽指东南方向对 朱元璋说,广东海面笼罩一股“王气”,似有“天子”出世。朱元璋听后游兴顿失,立即派人查询,并下诏镇守广州的永嘉侯朱亮祖在越秀山上修楼将王气镇住。于 是“楼成塔状,塔似楼形”的镇海楼便屹立在越秀山上,该楼呈绛红色,有辟邪镇王之意。1958年镇海楼改为广州博物馆,展现广州千年的发展史。
越秀山上还保留一段古城墙
镇海楼如今已成为广州博物馆
楼成塔状,塔似楼形的镇海楼
登高望远
城防大炮 包括明朝崇祯年间至清朝中叶鸦片战争时期广州地区铸造的防卫大炮
元代铜壶滴漏 铸造于元代延佑三年(1316年)由上至下依次为日天壶、夜天壶、平水壶、和受水壶。第一、二、三壶下装由滴水龙头,依次滴入受水壶。受水壶中央插铜尺一把,上刻十二时辰。铜尺前有一浮箭,随着水位提高,浮箭上升显示时间。铜壶滴漏原放在广州古城城门拱北楼上为百姓报时。
五羊石雕 传说古时有五位仙人身着五色衣、坐骑五色羊,从南海飘来降落广州。五只羊嘴里各衔一茎六穗稻谷,仙人将稻谷赠送给当地居民,并祝福永无饥荒。仙人飞去,五羊化石,广州便得别名“羊城”和“穗城”,并且连年丰收,成为岭南最为富庶的地方。
千年古遗址
广州,古称番禺,早在秦代已成为中国南方门户、汉代起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继续南进。命任嚣为帅赵 佗为副帅领兵50万征服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继而在岭南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赵佗凭借岭南的山险水防,封道路,设关卡,并三 郡,于公元前204年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汉高祖刘邦结束战乱建立汉朝,南越国臣服成为藩属国,直至公元前111年为汉武帝所灭。南越国被灭,改为南海 郡,隶属交州管辖。三国时期,东吴交州分为交、广二州。交广分治,广州由此得名。三国至南北朝期间,北方战乱不断,而广州社会稳定,文化经济繁荣发展。纵 观古今中外,历史上多少名城古都曾经辉煌至极,但敌不过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随着时间的推移灰飞烟灭。然而广州,经历了千年的岁月沧桑、时代变迁,依然欣 欣向荣、生机勃勃,雄踞中国第三大城市地位。走在现代都市的大街上,四处摩天大楼林立、满眼繁容昌盛景象。过往的行人有的脚步冲冲、有的清闲悠悠,殊不知 在他们的脚下沉睡着千年的古迹,这就是我要提到的广州两处有趣的地方: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和北京路地下街道。两处遗址都在广州最热闹繁华的大街上,都是在 广州的城市建设中发现的。广州市政府did a good job, 既保持了珍贵的古遗址,并将其展现给世人,又不妨碍城市的观瞻与发展,不愧为城市建设与规划的典范。
谁会想到,在人们的脚下沉睡着千年前的世界
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
遗址位于广州老城区的光明广场,为目前世界上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水闸遗址。遗址是在2000年 修建商场大楼时发现,经考古研究确定为西汉时期南越国的城市排汲水利工程。遗址的发现与挖掘令广场是建还是拆引起争论,最后市政府聪明地将整个广场的地下 一层开辟为遗址博物馆。水闸周围用钢筋混凝土墙进行全面封闭处理,再由玻璃防护层进行恒温、恒湿保存,供人们参观。水闸遗址距今地表面4米,闸口宽5 米,南北长20米,南向珠江呈八字形敞开。水闸全部由木头构成,是当时重要的防洪、防潮、以及排水设施。该水闸在材料选择、地基处理、总体布局、泄流处理、闸室稳定处理等方面都与现代建闸原理基本相符,反映秦汉时期的水闸建造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就在这座高楼的下面,埋藏着千年前的奇迹
商场大门
地下室,穿过玻璃小门,你可看到两千年前的水利工程
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
北京路地下古街道
北京路一带自古以来就是广州的商业中心,如今更是一条集文化、娱乐、商业于一体的繁华街道。来到这里,大型商铺比比皆是、鳞次栉比,来往游人接踵差肩、熙熙攘攘。人们可知道自己正走在千年古道上,在他们脚下埋藏着多少故事和秘密?2002年北京路商业步行街的修建中,发掘了大量砂石条和古城墙砖。经考古发现,北京路的北段出土了自唐代到民国的共五个朝代十一层路面,南段则发掘出宋代致明清时期共五层楼房建筑基址。如此层层叠压、延续千年的道路和门楼基址,在国内外考古发掘中难得一见。距离现在路面地下3.5米是民国时期路面,往下依次是明朝、宋朝、南汉、唐朝的路面,四个朝代共十层。明朝的路面坚固结实,一直沿用至民国。各地层颜色深浅不一,逐级递增为深褐色,唐朝路面已是淤泥状。广州市政府将遗址用玻璃覆盖、原地保留,向过往不息的世人展现繁荣中国的古远悠长。
北京路,这个商业中心已经延续了千年
玻璃下覆盖着5个朝代11层道路
宋朝路面,虽玻璃反光,但路面情况还可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