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阿塞拜疆 巴库

(2019-10-15 20:42:11) 下一个

的确有的地方,是去之前无限向往,去之后随之淡忘。而有的地方,因为无所知所以无所谓,而去过之后,却发现是沧海遗珠,遗憾无穷因而回味绵长。

外高加索,阿塞拜疆, 就是这样一个的地方。

 

其实那天晚上从基辅乘飞机去巴库的时候,对巴库印象并不好。一个飞机里,有一半是阿塞拜疆 FIFA国际足联的队员和教练们,粗声大气吵吵嚷嚷的。到了机场别人的行李都拿走了,我的行李却丢失了。届时已经凌晨一二点钟,遇到一个矮胖油滑的司机,人称江湖老司机,一路忽悠尽量绕圈,说是要带我们看巴库夜景,我在后座半梦半醒,抗议数次要赶紧去九点睡觉,矮胖油滑的老司机置若罔闻当我空气,最后他非常武断地要带我们去爬城墙,我终于大声说No,那司机竟然眼睛一蹬想把我吓回去。车到酒店又漫天要价,索取了双倍的车钱。

对了,那人还说他去过中国做生意,会说中文:“姑娘”。真是,什么人呐,我认为这样的人就算坏人了。

 

这个城堡是世遗,里面一层一层,讲解说明security 先进规范得不得了,阿拉伯国家除了迪拜没有去过,我觉得这里是最先进的。有钱真好,而且爬到塔顶,四周的城市风景,我只想说,mixed so well, 混搭得太好了。新旧交替,东西融合,传统和先进,融合得恰到好处,一点没有违和感。

有个小插曲,一起爬顶有几个美国老头,有一个有70多了至少,全套驴友装备,在顶上也站到圆桌上拍照,是别人拉他上去的。他在顶上拍照居然口出狂言叫底下的人们disappear,以为别人听不懂英文,好几个翻他白眼,桌上可以站三四个人呢,我站上去是,老头跑来扶我,其实我根本不需要别人扶,但是我没有拒绝,我太懂老男人尤其白老男人的心理了,说到底老人家是一片好心。

我站在table上拍照时,老头的队友对我说,你拍好下来我上来拍,我说你可以上来啊,他说不,我要一个人拍,我要拍pano view,你知道什么是pano吗?这下轮到我要翻白眼了。

美国人就是这样,尤其在国外,优越感十足。傻得很,不讨人喜欢。

但是话说回来,他们是真爱这里才大老远过来的呀,抖哗哗的老头子,还要拉我,也是真心的。

我第一次亲眼看见扎哈的设计。

这一个,波浪感和层次感,还有伟大的设计感,尤其是第三四张图角度,看到人们在上面拍照享受,让我想到土耳其的棉花堡,自然和设计的融合,天人合一让人感动。背面黑玻璃墙的高级公寓反射,本身就是一副杰作。

 

扎哈太伟大了,至少这一个设计。

 

意大利的朋友看到我的照片说:“这个扎哈设计太棒了,看了照片也给人 emotion! 她在米兰的一个大楼设计则比较一般。”

 

回美国我要再一次好好研究她。

我必须confess我的bias, 扎哈的作品,从网页或者画报上看,总会觉得太夸张太张扬,但是这一个,确切地讲应该是文化中心吧,占了一个广场,其优美的线条,洁白的色彩,无暇的材质,还有馆前的水池,碧绿的草坪,草坪上动物雕塑,以及周围的街区环境和繁忙的公路,完美诠释,100分!

城外的清真寺.

天然气自然火,燃烧了25 年了。?

Atashgah Zoroastrian fire temple

这个国家石油储备超强,坐拥天下财富,好在市容完全没有暴富的样子,老百姓也实实在在,除了昨夜的坏司机,今天一天跟了一个taxi driver,不错OK。

 

今天夜饭本来不在计划中,就是因为有家饭店传出动听的小提琴,想想下一班飞机,又是要弄到深夜,就坐下来又吃了一套kabob。

巴库的感受,难于想象30年前还是苏联统治的国家,一点也看不到苏俄的痕迹,没有看到镰刀斧头工农红军的纪念碑也没有苏式建筑,唯一看到的、是有几处挂老哈伊得的画像 现在是儿子执政,听来有些奇怪,不知是不是民主选举产生的。穆斯林占绝对优势,招摇过市的女人,有黑衣蒙面的也有衣不遮体的,好像大家都见怪不怪。

市容建筑完全是西欧国家的样子,市中心最大牌名牌店比比皆是。我们回城的路上,司机特为带我们看一个俯瞰城市的公园,异想天开的设计,却是合情合理的结果。这个城市的城市规划,特别值得中国人学习,太胸有成竹太有钱不作了。听说业界一直拿阿塞拜疆与迪拜比,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省美理念来看,前者要胜出不是一点点。

“上周看了波士顿教授(aChineseBostonian)提到了一部他最近看的以阿塞拜疆(特别是巴库)为背景的电影“Ali and Nino”,我们几天后在油管上租了看了。之后又在亚马逊看了一部纪录片“Baku: The City of Ali and Nino”(https://www.amazon.com/Baku-City-Nino-George-Carey/dp/B07744535X)。”

我也是,真希望在去巴库之前看到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景色美、服装美、布景美、故事美、男女主角美,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我在电影里感受到弥漫于帕慕克“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里的“呼愁”,这种呼愁把巴库提升到了伊斯坦布尔的精神层面,甚至让我有愧于自己游览时的随意。

回想起来巴库确有一些共同之处,一定要再去一次阿塞拜疆,只为了阿里与妮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