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发在BBC上的文章,文章原来连接在这里: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omments_on_china/2011/05/110518_coc_shenzhen.shtml 深圳第二代的白话化
作者:黄河
白话,就是通俗说的广东话,或者是粤语。这个语言在深圳的存在,可以作为一个白话在海外存在下去的一宿影。可以提供一个活化石模型去研究白话是怎么能在海外存在下去的。
不以籍贯来判断老乡
白话为什么会是海外华人使用最多的一个语言,这个问题的普遍回答就是早期的华人是广东人,然后就是香港人大量移居海外等等,但广东人和香港人这些概念,其实是包含了白话人,客家人和潮汕人这三大民系,为何最终白话取得绝对的优势并且使得白话这个概念和广东话等同起来呢?我个人认为,单单人口数量是没法解释的,用经济实力也没法解释,因为早期到海外的白话人和客家人,潮汕人的经济实力是半斤八两差别不大的,所以白话最后的成功一定另有原因,我从一些观点里得到启发。这些观点就是,广东人是以你会不会说广东话作为判断你是不是广东人的,无论你有没广东的户口或者祖籍是不是广东人。我以这个观点为基石进行推理下去,发觉竟然可以解开白话为什么能在海外壮大,进而,可以解释为什么深圳第二代会发生白话化。
不以籍贯来作为判断对方是否广东人,是以语言作为判断根据的,这其实是一种岭南文化,或者说是白话文化。 一个可以见证的例子就是深圳人, 一个只会说普通话的深圳人,去到那里,都被人问你是那里人,如果他/她答深圳人,就会被人继续问来自那里,深圳人一直很郁闷自己为什么老是遇到这类问题,其实就是因为他/她是说普通话,如果一个深圳人是直接说粤语的话,是基本不会被人再追问来自那里的了,就自动认为他/她是广东来的了。北方文化,特别是长江以北的文化是以籍贯或者出生地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老乡。岭南文化,或者说是白话文化不以籍贯或者出生地作为判断对方是不是老乡的文化特征是岭南文化和北方文化的一个很大的区别。
岭南文化对深圳第二代的影响
深圳第二代的问题,深圳第二代已经没有人认为他们是外省人的了,除了他们是在广东土生土长以外,很重要一条就是他们能说流利白话.深圳第二代的确可以说非常流利的白话,可以说,经过他们父辈一代,他们很深刻领会到,或者说是意会到岭南文化这一特征,所以他们都说白话.虽然深圳是个大量普通话的城市,但深圳第二代明显感到白话对他们的重要性,所以,令人非常惊讶的一个现象出现了,就是在普通话的语言环境中,下一代竟然是说另一们语言的.这种情况,在同一个国家里,是很少出现的,哪怕在国外,要向下一代传承自己的语言都很困难,当然白话做到了,这是因为白话文化是以语言作为种族认同的原因,但令人吃惊的是,在深圳也能成功,这是非常吃惊的,对于深圳第二代为什么能如此流利操作白话,我的解释只能是,他们意会了岭南文化,对广东有归属感导致的,这个就是深圳人自己强调的,深圳是普皮粤心. 毕竟普通话对于几乎大部分深圳人都不是母语,没有感情的.为了联系大家的归属感,自然就是选择让下一代说白话了.
入乡随俗这个对于深圳来说,不能解释的,因为对于深圳人来说,“乡”其实是个普通话的乡。深圳1400万人口,几乎1100万是说普通话的,其余三百万,还有大量是可以操作普通话的,在这么一个语言环境下,白话几乎等于是外文,但深圳第二代的白话化程度之高,特别到了中学阶段,就几乎完全白话化,不是一句入乡随俗可以解释的。可以说,几乎是白话在海外生存下来的翻版。如果仅仅用入乡随俗来解释的话,那白话在深圳,在海外就只有死定的份了。深圳第二代能够如此传承白话,可以作为研究白话为什么可以在海外没语言环境的情况下传承下来的宿影。
白话文化的包容性
另外,关于白话人怎么看待外国人的问题,如果一个外国人是能流利操作白话的话,基本上,在感情上是可以接受他们是白话人的。如果你没看过在广东说流利白话的人的话,可以看一下香港tvb的城市论坛节目。当一个说着白话的白人说自己在香港土生土长,是100%的香港人的时候,最少我,也是同意他是香港人的,不会把他看做是个其他地区的人。当然,人类认知对方是不是外人,除了语言,还有肤色,体格,再下来还有出生地,籍贯之类的,只是白话的人首先看重是否说白话作为区分标记罢了。 但因为深圳人绝对是在肤色,体格和广东人差别不会象白人和中国人的差别那么大,所以他们会说白话后,就几乎肯定被人直接认为是广东人的了,除非他们个别自己否定的就例外,但我真的很少见深圳人否定自己是广东人的。
我做的比较还是很谨慎的,我说的是深圳第二代流利掌握粤语不是掌握普通话. 如果在美国英国的华人下一代掌握英文是很正常的,因为有语言环境,包括学校的环境,所以,我的类比就是海外华人的第二代掌握白话和深圳第二代掌握白话进行类比. 在深圳,学校和生活用语,到处都是普通话,所以深圳第二代能如此流利掌握白话是令人吃惊的。
深圳的语言环境是普通话,教学语言也是普通话,这个与英文在英国,美国,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等都很相似,但白话最终都能在第2代和第3代穿承下去,所以,不是简单的一句入乡随俗能解释的。因为对于海外华人来说,"乡"是一个英文环境的乡,对于深圳人来说,"乡"其实是一个普通话环境的乡,而且在深圳,在强力推行普通话的情况下,可以说,白话在深圳,比在中国以外更难生存,但最终他们的下一代和海外华人的下一代都选择了白话作为母语,真的不是能用入乡随俗来解释的. 我认为,白话文化这种不以地域,籍贯来确认身份,而以语言来确认身份的身份认同潜规则,更有包容性。
所以,当第一代移民意识到这种文化特征后,就自然都让他们的下一代掌握白话.其实这种包容性,也是来自于广东从古到今都是个移民省份(这主要与中国几乎每个朝代的统一战争都是由北往南打有关,难民也是由北往南逃),所以大家也就约定俗成,不以地域和籍贯来进行身份认同。所以深圳虽然第一代移民都是用普通话交流,但他们的下一代,几乎全部都可以说流利白话,再加上旁边有个香港,深圳的白话化进程估计是不会逆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