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现在是不需要英雄的时代

(2015-01-16 10:04:35) 下一个

中国古时文人讲究的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意思是说,写文章是件很严肃的事情,首先要对得起天地良心。一直到宋朝这句话基本都适用,打那后就不行了。

古代人将人分为四类,所谓“四民”:士、农、工、商。认字有文化的是一头一尾,但商人为什么排到尾上了呢?古人也清楚,商人不可或缺,但商人通笔墨不是为了什么宣扬大义,商人是为了盈利,为了股东的必然选择,所以商人只能敬陪末席。这是被“士”把持的社会的可怜的偏见。毕竟,谁也不能“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是吧?

 

在现在,有太多的东西是不能反思的,虽然大都是些思想意识形态上的东西,但强迫成习惯,习惯成自然。渐渐的就影响到在生活中也不会反思了,不想反思了。碰到问题不是先判断对错,而是先左右顾。别人可以,我为啥不能?按这种逻辑发展下去,所有的生活都变成了某种形式的表演。表演给上级看,给同事,同学,父母,亲戚朋友,后辈等看。而且现在的表演越来越向小朋友发展。像那个爸爸去哪了的节目。纯真一旦失去,就再也没有了!让孩子们干些该他们干的,他们想干,而不是干娱乐我们的事情。不然过个几十年,我们就会被他们娱乐了!

在宋朝,或者更早以前,皇权是受到某种程度的压制的,因为有个相权。宰相本来是皇室的私官,宰,即宰牲,主祭祀,掌礼书,兼治膳。就是伙房里的大掌勺!相,则封建贵族祭祀相礼之人,临祭为相。宰相,是天子的私官,最初不掌外朝政府之权。汉武之后,封建制名存实亡。王室与政府逐渐彻底分离,宰相也由勋戚改为士人担当,执掌政府。国事,家事就分开了。天子不会什么事都管,因此,宰相权利是很大的。逐渐代表了士人阶级乃至普罗大众的利益,天子不满意可以换宰相,但不会削宰相的权。而元明清三朝基本没了相权,皇权亲领政府,元朝不说了,读书人多不仕,所以元朝开始,民间文学开始蓬勃发展,从元曲发展到京剧,到“红楼梦”为代表的四大名著,和无数的非名著。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都沦为皇帝的秘书处,除了开国的几朝,很少再听说大臣们不满意就封了圣旨还给皇帝再写这种举动了。原来宗教意义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变成了政治意义。这个天,原指老天爷,是神。后来就变成了天子。

读书人团体变成了一个一个既得利益团体。士人和商人逐渐合流。文章演化为舆论,写文章变成掌握舆论。掌握了舆论,即可无往而不利!在舆论这个江湖中风头浪尖上的演员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无它,他们(她们)的曝光率在这信息时代实在是避无可避。只有寥寥几人像葛优、陈道明、梁朝伟等守着本分,记得看到葛大爷一句:我就是个戏子,给大家带来高兴是我的本分!泪流满面。英雄们早就一抔黄土掩风流了。而且现在也不需要英雄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我没拉臣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群思' 的评论 :思群师兄抬举了,能入您的法眼让我很高兴!
群思 回复 悄悄话 看了您的几篇文章思路清晰,看得明白,分析的到位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