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可能是当代中国人最热衷也最熟悉,同时也是最陌生最不知所云的一个中文词。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那时我还是个少年。从那时起,“改革”这个词就像年轮一样刻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脑袋里。如果有一个仪器伸进我们的大脑记忆群,我敢肯定,“改革”这个词一定是我们听到看到接触到的最多的一个词。
30多年了,各种媒体,铺天盖地,经年累月,“改革”无处不见。可是,30多年过去了,究竟改了多少?改了什么?我们应该总结一下才好,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摸石头过河,也要看看对岸的距离。
从结论来说,我个人认为最应该改革的是中国人特有的观念,也恰恰是从这个出发点来看,我认为改革根本没有取得任何值得一提的进步。
至于有人说,原来我们很穷,现在很有钱了;原来啥也没有,现在啥都有了;这还不是成效吗?物质的进步是另一回事。那不是改革的应有之意。
我说的改革,是观念。举个例子。
我的河北老乡写了一篇博客,叫做《老式客车跑在动车线上》,写的是他最近从北京深夜坐火车回石家庄的经历。飞机深夜到达北京,匆匆赶到火车站,赶上一个临时班次的末班车。气喘吁吁地跑到站台一看,顿时傻眼:眼前的火车是30年前的那种绿色老车厢,竟然停靠在动车的站台。正值严冬,车厢内滴水成冰,不多的乘客几乎都在用原地跑步的姿态保持体温。一路上与乘务员互相打趣,才知道,这临时班次是安排在深夜利用动车休息的间隙加开的,就在动车线路上跑,而且“以老旧之客车跑动车之速度”,可以想象那一路颠簸摇晃,摇摇欲坠的感觉是何等的惊心动魄。
动车,这个词本身就是中国人在模仿日本的新干线时,为了不给人一种摹仿的感觉而特意创造出来的一个新名词。这个词本身就很可笑:车还有不动的?不动的,那是废车。
但是,整个动车系统,跟日本的新干线,有着霄壤之别。这就是观念上的差别。
日本的新干线,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所谓“新干线”,就是独立于既有铁路之外的意思,换句话说,“新干线”的反面,就是“所有的既有铁路系统”。新干线从路基,轨道,信号,车厢,控制,管理,等等方面,都是革命性的,完全不同于既有铁路的概念。只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都在铁轨上跑。但是跑得越快,对所有材料以及管理的要求就越高,毕竟这是人命关天的事情!
所以,在日本,既有线路的车子绝对不会开到新干线的路基上去,这是不可能的事——它连门儿都进不去。
中国铁路大跃进之初,专门生产新干线车辆的川崎重工的老总就跟铁道部负责人多次强调:慢慢来,别着急,我们搞新干线也是几十年慢慢摸索出来的,这事儿急不得。他哪里知道我们中华民族的脾气,你越说别着急我就越是用最快的速度拿出来给你看,我们是最优秀的民族,你们30年的成绩,我3年就能赶上。
结果呢,你越不信邪它就越邪门儿。
日本的新干线,半夜里也没有客车班次,但是新干线本身没闲着。半夜里是“黄大夫”的时间。这黄大夫是新干线线路检查车的爱称,因为它是黄色的,而且它的职责是对整个系统进行检查,因此被称为“黄大夫车”。
可以想象,中国的动车线路很可能没有黄大夫。你想想看,如此随心所欲地把30年前的老牛破车硬拉到动车线路上横冲直撞,万一有黄大夫在线路上做例行检查,那真是要血肉横飞惨绝人寰了……简直不堪设想。
传统观念里的火车就是“在一条铁轨上跑的车,越快越好”,这个概念就跟收购VOLVO的李书福对汽车的观念“四个轮子驮着两个沙发”相呼应,对于100年前产业界来说,还能说得过去;现如今,产业界早就不是这般思维,这种100年以前想法已经跟别人格格不入。
不错,拿上边的例子来看,结果如何呢?北京到石家庄,动车跑两个半小时的车程,硬是让这30年前的老牛破车3个小时就拿下。如果按照“火车就是跑得越快越好”的观念,老牛破车跟最新的动车也没什么差别嘛!
差别在于现代产业界的着眼之处,早就不再是“跑得越快越好”,而是如何更安全更舒适更可靠。这些观念的改变,才是真正的改革,真正的进步。
2012/3/26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