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凯恩斯主义与经济刺激

(2012-04-10 15:01:49) 下一个

ZT,


随着2012年总统选举拉开帷幕,民主,共和两党的“大小政府”的理念之争又将成为主题之一。在美国自从里根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小政府”的理念已占上风。然而在遭到“九一一”恐怖袭击以后,政府在国家安全方面的权力和资源急剧增长。前几年金融危机以及近年来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也使得政府干预经济的呼声在美国越来越高。在此联邦赤字与债务双超历史记录的时候,仍然还有自由派学人认为应该加大经济刺激力度。为了更好地了解这次选举的热点,有必要对政府经济刺激的理论基础与实际状况有一个了解。


经济刺激的理论根据是著名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凯恩斯认为,自由市场具有盲目性,表现在产能与需求并不总是匹配,而造成经济衰退与过热的周期。而政府可以通过金融与财政政策来调节需求,从而让经济平稳运行。具体来说,就是在经济衰退,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利率和增加政府花费来提高社会需求,而在经济过热,产能不足时采取相反措施。


在奥巴马入主白宫后,为了应对当时日趋恶化的经济衰退和高失业率,国会于2009年2月通过了“美国恢复与再投资法(American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 of 2009, ARRA),定于在两年内以近8千亿美元的附加开支来刺激经济,扭转衰退。这个法案也被称为经济刺激法案(stimuluspackage)。这些经费被用于减税,增加福利和资助基础建设工程。在2012年预算中,开支总数被增加到8千4百亿元。为了增加透明度,关于这个法案经费分配和项目进展的详细情况在政府网站www.recovery.gov上公布于众。


凯恩斯主义认为,在经济衰退而且利率几乎降到零的情况下,阻止经济增长的瓶颈是需求。而政府花费,不论是直接购买还是通过减税,补助等形式付到民众手里,就直接产生了消费需求。不光如此,这种消费还促进了其他有关的消费(例如工人花钱多了就使得商店生意变好而增加店员的消费),所以每一块钱的政府消费会带来多于一块钱的GDP增长,称为乘数效应(multiplier)。GDP增长意味着产出增长,也就是对应的投入(工作)的增长。但这个增长不完全是新的工作岗位,也有生产效率提高和工作时间延长。根据欧肯(Okun)法则,在经济衰退期期,GDP每增加2到3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下降一个百分点。根据这个理论,经济刺激法案导致政府开支增加,其直接效果就是增加了GDP,减小了失业率。


问题是,经济刺激的效果到底有多大?量化的关键就在于上面说到的乘数效应。对于这个问题,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Councilof Economic Advisors, CEA)每个季度都发表效果调查报告。但每篇报告不同的只是实际支出的数据,而研究方法是一贯不变的。根据第八篇报告(截至2011年6月)的估计,经济刺激法案总支出(包括已经承担的支出义务)当时共有七千八百亿美元,提升了该季度GDP2.9%,增加了4.1百万的就业。美国失业率在2011年6月为9.1%,有约一千四百万人失业。所以根据以上估计,经济刺激法案降低了失业率2.6%(不然的话会是11.7%)。


CEA 估计经济刺激效果的主要方法是如上所述,通过经济刺激对GDP的作用和GDP对就业率的作用这两个“理论”来决定其影响的数量。其中凯恩斯的“乘数(multiplier)”是根据不同性质的支出取不同值的。其中直接消费(项目合同,对州里的资助和对失业者与穷人的救济)的乘数在1.1与1.5之间,其余开支主要是减税,其乘数均小于1。至于从GDP变化如何推出就业率变化,报告中没有交代。CEA的结果与文献中,特别是国会预算办公室(CongressionalBudget Office, CBO)的结果相符合。而在CBO的报告中,凯恩斯乘数是根据文献调查给出一个范围。但此研究没有给出从GDP到就业率(欧肯法则)中的系数,而只是说“根据历史上两者间的关系”来决定。


CEA估计经济刺激效果的第二个方法是“假定法”,也就是把实际的GDP与就业数据与“假如没有经济刺激”的情况相比较。那个“假象情况”是基于相邻时段内GDP与就业人数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而这个模型是用1990到2007年的实际数据来标定的。当然这个模型的精确程度是值得怀疑的,因为最近几年的经济衰退是史无前例的,而不是前二十年历史的重复。CEA和CBO采用的另一个方法是根据接受资助的企业和机构关于就业情况的反馈。显然这种反馈只涵盖了政府直接消费中的一部分,而不包括减税,救济等花费。所以是这也是不全面的方法,只能作为一个佐证。


除了以上方法之外,在文献上借助经济刺激法案研究凯恩斯乘数的工作也不少。一个方法是“横向分析”,也就是比较各州的情况。由于各州接受资助的数量不同,其增加产出和就业的效果也不同。通过统计手段排除其他有关因素后,就可得到经济刺激法案对于各州经济的作用。当然这种统计的结果也是众说纷纭,因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太多了。甚至有作者报告,因为使用各州经济报告的不同版本,就能使得对于凯恩斯乘数的估计从0至3变到10。由此可见这种方法中可以推敲的地方太多了。另一种途径是“时间序列分析”。这种方法把政府支出对经济的影响看成在支出发生时间开始的“脉冲”,加在本来平滑的经济变化曲线上。通过政府支出与经济变化的相关性,可以导出政府支出对经济的作用。当然这种做法也有很多复杂性。不少政府支出(例如经济刺激法案)在发生前已经广为人知了,用“脉冲” 来描写并不精确。另外,经济状态也影响政府支出的决定,所以两者的相关性并不代表因果关系(有人指出,由于决策过程的延迟,政府经济刺激往往是到了经济恢复的时期才得以实施)。


虽然凯恩斯主义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已提出,但这个“经济刺激法案”应该是世界上至今最大规模的实验。而且因为政府“透明化”的措施,关于该法案实施情况的数据也非常丰富。所以对于经济学家来说,“经济刺激法案”的实施情况也就提供了研究和证实凯恩斯理论的极好机会。然而如上所述,目前似乎还没有可靠方法从实际数据中衡量政府支出的经济效果。各种研究估计得出的凯恩斯乘数也大相庭径。总的说来,我们知道政府直接花费的乘数在1与2之间,而通过退税,补助等付给民众的资金,其凯恩斯乘数就小得多,在0.5左右,甚至可能是0。


而在理论上,凯恩斯理论也显得过于简化,而面临不少挑战。人们最常说的,就是“预期”的问题。政府的额外开支是通过借贷得来的,而今后必然通过加税来偿还。而民众因为预期到了目前额外收入的暂时性以及未来的加税负担,就不会把所有额外收入花掉而是把一部分用作储蓄。佛里曼学派的“永久收入”理论也认为,一个人的消费水平不是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是很长一段时间(包括过去与未来)的收入平均值。所以政府增加开支导致民众短期的收入增加不会有效增加需求【注一】。不光个人如此,各级政府拿到联邦政府的资金后也不见得全部用于消费,而是可能用于缓解自己因经济危机而面对的预算和债务困境。基于此,出现了所谓“新凯恩斯主义”,以更复杂的经济模型来预测政府开支的效果,而通常得到较经典凯恩斯理论更低的乘数估计。


除此之外,我认为凯恩斯主义还有几个文献上不常谈及的问题。


首先,它的效果极其有限。如上所述,即使按照白宫的估计,经济刺激法案花了8千亿美元,将失业率降低了2.6个百分点。目前的失业率是8.2%。为了降到正常值3%,还需要降低5.2%。如果靠经济刺激的话,政府开支还要增加约1万六千亿美元。这相当于把目前的赤字(2011年为一万二千亿)再增加一倍多。显然这在政治上是不现实的。所以,经济刺激即使有正面作用,其作用也是有限的。


而且,经济刺激的代价很大。说经济刺激会增加GDP,基本上是同义反复,没有意义。关键是此举对降低失业率的作用。按照白宫的数字计算,通过经济刺激创造工作,每个工作的花费差不多是20万美元,而其他有些研究所估计的数字更大,可高达50万美元。如果光是要解决就业问题的话,还不如直接给失业者发补助,代价要低得多。当然,经济刺激所创造的工作并非吃白饭,它们也产生了对社会有益的输出,如新的公路桥梁等。但因为政府政策的需要,这些项目并非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进行。这其中的社会代价,目前似乎还没有系统的估算。


更重要的是:经济刺激的效果是短期的。一旦资金不再投入,“刺激”形成的工作又会消失。而从长远看,刺激的花费需要偿还,而这意味着相应的需求和工作减少。而且研究表明,公共债务会减缓经济发展。国际基金组织的一篇工作报告根据全球各国的经验得出估计: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每增加10个百分点,GDP的年增长率就会降低每年0.2个百分点。所以在债务偿还之前,它减缓GDP增长的积累效应可以是很大的。


我们都知道经济衰退是一个“自反馈”过程:由于需求降低造成失业增加,而失业增加又进一步降低了需求。那么经济刺激引起的短期效应有可能打破这个“自反馈”,而促进经济恢复的到来。但另一方面,经济刺激所造成的需求也有可能扭曲社会资源配置,而消减了经济衰退本来应有的整合资源配置,淘汰劣质企业的功能。既然经济刺激不能有效减低经济衰退的冲击而且只有短期效果,那它对于缩短经济衰退的作用应该是其存在的重要理由。然而,我却没有看到这方面的研究,证明经济刺激有着正面或负面的长期作用(除了造成更多政府债务以外)。所以,我觉得这个理论的根基还有一个重要缺陷。


在美国的现实条件下,还有一个值得重视的考虑因素:政治意志力(political will)。凯恩斯原来的理论是:政府在经济衰退时增加支出,而在经济过热时减少,来“平滑”经济周期的冲击。但是一个政治现实是:增加支出容易,减少可就困难得多。在过去几十年中,美国政府的支出不管经济情况如何,都一直在增长。现在两党的预算之争,也都是在目前巨额“刺激”的基础上的讨价还价。不管谁的方案,在最近几年都没有显著减少政府支出的可能。所以,来一次“经济刺激”,就等于把政府支出和赤字提上一个台阶。这就有点“引鸩止渴”的味道了。最近欧洲一些国家因为债务危机而被迫在最不应该的时候(经济危机时)减少开支,而可能对经济产生极大损害。所以,没有偿还能力的经济刺激等于埋下了定时炸弹。我们在考量经济政策时,不能相信政府总会做最优的事,而必须把政府的政治能力考虑进去。


凯恩斯理论是当今政治和经济理念对话中的一个重要声音。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对它的理解都很肤浅。在媒体上,我也没有看到全面分析其得失的文章。目前,政府的地位和作用正在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美国如何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而且关系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长远走向。在这个背景下,以“经济刺激法”为实例,全面检讨一下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验证,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事。


【注一】弗里曼的批评者认为,“永久收入”理论假定人们拥有无限的借贷力,所以消费不受当前收入影响,这是不现实的。当然消费与收入的背离不一定通过储蓄或借贷来实现。但是应该承认个人的当前收入对于消费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也就是说,用于提高民众收入的那部分政府支出,其凯恩斯乘数小于1,但不是0。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