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耗资据说6亿,张艺谋要拍一个花出去6亿还能赚钱的戏,他几乎是必须要这么做的:妓女的命换学生的命,成年人的命换未成年人的命,这种政治正确不仅让整个故事看起来具备了“合理性”,更让观众们的悲伤放心大胆的疏泄出来。
讲到救人的正当性,我想起了小时候常被人问起的一个伦理难题。“你媳妇和你妈都掉河里了,你先救谁?”回回有人问我,回回都拿不准主意,我肯定不能不管我妈,但是想到未来的媳妇,怎能忍心不救啊。拿这话问别人,多数人的反应跟我一样,一副痴呆状,剩下的就说些“其实xx会游泳”之类的无聊话。后来,听见一位外国专家讲起这个问题,说应该先救媳妇,因为当妈的已经完成了生育,儿子都长大了,能救人了都,其社会价值救减弱了,再加上年龄偏大,离死近些,救妈的意义不如救媳妇的大。听完了觉得醍醐灌顶,心说,妈的,站得高看得远,这就是境界啊。
可再后来,我又听说了个词儿,叫“道德功利主义”,顿时联想到那位外国专家,想明白之后,真想啐他一口。因为在他那套评判体系里,人已经不是人了,是在替上帝选择,感情没有价值,人成了社会劳作的机器。这种变态的解读方式,事实上就等于放弃了做人的权利。
我想人之所以是人,而成为不了救世主,其原因就在于人的局限性,这可能是因为能力,也可能是因为人要受限于感情,还可能就是因为时运不佳。因此哪有什么万全之策,快去救人,做你能做的,救你能救的,救一个是一个,这就是危难之中最正当的事情。人,虽然没法拯救世界,但只要做正当的事情,就是在推动世界变好。
《金陵十三钗》的不正当,就是把人硬生生逼成了“救世主”。我一直以为英雄主义多是用来拯救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对的事情,而不是支配别人,替别人拯救谁。电影中除了玉墨那个角色外,其他妓女慷慨就义实在难以合乎逻辑,更别说让我认同了,其中的很多人与其说是受了感召,不如说是被裹挟进了那场赴死的宴会,这看得我汗毛倒竖。最后有位妓女跳下车来,喊着,不去了,不去了,随后又被拉上车内。我知道张艺谋是想让人物更合乎“人性”,但这加剧了故事的可怕,她不仅要被日本入侵者残害,还要被集体主义的“义不容辞”残害,很难说哪个更致命。
被裹挟的自由没有意义,被裹挟的拯救甚至让人畏惧。张艺谋作为导演,在他近些年的电影中,几乎看不到对真实人性的刻画,但他又是通晓人性的。因为他知道观众期待着什么样的“人性”。
可以用莫泊桑的《羊脂球》同《金陵十三钗》做个对比。同样是说妓女在灾难中承担苦难,《羊脂球》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毫不回避地直面了人的本性,并且做了深刻的体察和挖掘,每一步都伴随着角色身后世界的生活经验和各自的用心,环环相扣。作者把发力点放在剖析人物内心,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妓女为集体牺牲了自己,不是她比其他人高尚,而是她身在一个叫人齿冷的世界,她被逼迫着去做那令她恶心的事情,却还是被世界抛弃,这种冰冷的感觉直达内心,不得不为之撼动,这使得那部小说有了永恒的价值。到现在,再次翻看,我脑中的神经还是会被书中的某些句子击中,比如这句,“到末了,人都可以相信妓女们在人间的唯一任务,就是一种个人的永久牺牲,一种对于强横的无人的暴虐脾气不断委身的义务。”而《金陵十三钗》没有这样的深化,它只是要漂亮,然后再漂亮一些,这就是张艺谋。张艺谋的电影中总是有一种巨大的仪式感,很多情节要为这种艺术形式服务,然后牺牲掉真实性。从这个角度出发,影片简直漏洞缤纷,故事开初,几个只露了一面的男明星,站成一列,抱着枪向敌人的炮火跑去,我怎么也理解不了,除了英勇无畏的肉垫效果,他们此举的意义在哪?而他们的队长,佟大为,是多么机智和神乎其技,竟然一个人干掉了这么多,队长和队员的差别之大,令人乍舌。到后来,妓女们就义之前,临时起兴唱的一曲《秦淮景》,阵型错落有致,声部结合完美,更是加深了这种仪式感。一切很美,但是不自然。
片子送到美国,那边的影评人连着给出了好几个“不可思议”,不是好看到不可思议,而是很多地方确实没看懂,他们不明白自己国家的蝙蝠侠为什么在大洋彼岸一会儿是酒徒,一会儿又成了不惧危难的假神父。是的,没有理由,影片所有的所有,都是为了让人进入这样一个舍己为人,能够升华灵魂的故事中来,让人关闭思考,全心感动。这种不问出处、不辨真伪的感动几乎是洗脑和暴力式的。
由于我是个情感上容易被打动的人,所以舍生取义这种事儿稍微拍得认真一点我就感动了,后脖颈就发凉了,但我始终有一个不停运转的后台,它会发出警报,提醒我有危险。警报的来源不是他是否举着自由的大旗,也不是故事是否浪漫、是否激昂,而是这么做是否正当,理由是否可疑,是否侵犯了他人的权利。我觉得实现自由,就必须有这套后台程序,它实际上是在保护我们,让我们留有思考的能力,不过分解读也不意气用事,以防丢失自己。人只有做正当的事情,才能争取和确保其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