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乐无法

虽然不胖,我自心宽。
正文

啥叫最有同情心的学生?

(2011-05-13 07:04:02) 下一个

 

啥叫最有同情心的学生?

庄冬

这个帖子是从简丹儿网友讲的一个故事说起的。这个故事是:

“今天在学校好吗?”下班回家,问每天必问的问题。

“今天,好的不得了,是最最好的一天。”

“怎么最最好了?”

“Kathy在午饭时,找不到她妈妈给她的买午饭的三块钱了。她哭了。我就和Simiesa商量,拿我们的钱帮她。我有一块,Simiesa有两块。我们给了她。Mrs.Hall知道了,在班上说,我们是她教过的学生中最有同情心的学生。今天我太太高兴了。”

 第二天,照问,"今天在学校好吗?"

“今天也好的不得了!Daivd在教室书架上找书看,在一本书里发现了三块钱。那就是Kathy昨天看那本书把钱忘在里面了。Kathy找到了她的钱,就把我和Simiesa的钱还了。我的一块钱又回来了。耶。。。。。。”

---故事完---

我回复了:“她教过的学生中最有同情心的学生”?但愿是实话,又但愿不是。

简丹儿:理解。:)

我回复了:我想一会儿有时间从你女儿的这个故事发挥一下,就是但愿老师说的是实话又但愿老师说的不是实话。希望你不介意

当然啦,如果简丹儿网友介意,我就删了。

想一想啊,为什么我说“但愿是实话,又但愿不是”呢?

我说但愿是实话,是因为我不希望老师夸张甚至撒谎。

我说又但愿不是实话,是因为“最”从比较而来,难道老师以前的学生就没有同情心吗?

我说又但愿不是实话,是因为我不知道老师的这种比较是怎么作的,因为老师过去的学生不可能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同情心,难道是老师曾经的学生们也是有同情心的,他们也相互帮助过,只是他们的相互帮助的价值小于3美刀,因此相比之下就有了这个“最”?

我说又但愿不是实话,是因为我不愿意相信老师过去的学生没有同情心,我更不愿意老师比较学生们的同情心得出那一个学生“最有”的结论。

我说又但愿不是实话,是因为老师已经拿以前的学生跟现在的学生比了,所以我不希望老师拿后来的学生跟现在的学生比。

老师要教的学生很多,经常不得不对学生们做一些评判和做一些比较,比如说最常见的“分数”。

“分数”是对学生的特定的知识和机能的考试得出来的一个指标,因此是严格的,所以是一个比较“硬”指标,也就是说“人”的因素比较小,或者说“人治”的成分比较小。

举个例子,比如说,美国出了个“虎妈”。这个“虎妈”的概念是个什么意思呢?虽然“虎”是比喻是形容,这个答案也是清楚的,那就是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特别严格或者说特别凶,因此用“虎”说妈妈的“凶”像老虎一样。当然啦,“虎妈”之所以“虎”的目的是想让孩子们达到一个在某种意义下比较高的标准,简单的说就是“望子成龙”。

这本来是个简简单单和清清楚楚的东西吧?可是有的人非要望文生义把“虎妈”理解成“老虎”的“妈妈”,也就是说孩子是“老虎”,妈妈是“老虎”的“妈妈”。或者说是要把孩子培养成“老虎”,而不是妈妈像老虎,这不就是标标准准的望子成龙或望子成虎的目的吗?

唉,如果说望子成龙或望子成虎心切,父母对孩子们的教育过于不近人情像“老虎”一样不太好的话,那么要当“老虎”的“妈妈”的说“蔡美儿是个冒牌虎妈”的悟空孙又是什么呢?

一个妈妈要做“虎妈”毕竟是她自己的事,她可以控制和选择做与不做。可是一个妈妈要做“老虎”的妈妈那就不完全是她自己的事啦,这就要看孩子是不是只“老虎”了。人们望子成龙或望子成虎心切难道不就是想当“龙”的妈妈或“老虎”的妈妈吗?

悟空孙说“蔡美儿是个冒牌虎妈”,悟空孙要当名副其实的“虎妈”,那就是“老虎”的妈妈。悟空孙不知道当“老虎”的妈妈不是他能决定的,这是他的孩子是不是老虎决定的。所以嘛,说“蔡美儿是个冒牌虎妈”的悟空孙,要当名副其实的“虎妈”的悟空孙也只有在子成龙或子成虎的时候才能当上。因此,悟空孙也是望子成龙或望子成虎,这大概是悟空孙喜欢的加拿大教育界的幽默商吧?

比较“分数”让很多人不爽,基于各种理由和理论,他们对比较学生们的“分数”痛心疾首、口诛笔伐甚至疾恶如仇还恨之入骨。

“同情心”和“分数”,相比之下“分数”是一个比较硬的指标,如果比较“分数”让很多人不爽的话,那么评判学生们的“同情心”然后做一番比较呢?

据说加拿大的教育界还评判学生们的“幽默感”,有些人还大加赞赏。

比较“分数”虽然不好,但是“分数”毕竟是一个“硬”指标。

如果大家不喜欢比较“分数”这样的“硬”指标,那么“同情心”和“幽默感”还有一些人最津津乐道的“创造性”就是“软”指标了。

相对于“软”指标,评判“硬”指标的过程里人的因素虽然有却少一些,相比之下,评判“软”指标的过程里就基本上是人的因素为主导了,或者说是“人治”,比如说评判一个学生的“同情心”和“幽默感”跟“创造性”等等。

人的“同情心”和“幽默感”跟“创造性”有一个线性的量化的可能性吗?

人的“同情心”属于道德范畴,也正因为道德范畴没有一个线性的量化的可能性,所以,自封的道德法官就跳出来张牙舞爪了。

再举个例子,比如说,美国出了个“虎妈”,自封的道德法官“背特”beit说:“(美国)有虎妈,无人性。”也许是“(虎妈的家里)有虎妈,无人性。”

在网上披个马甲当道德法官谁不会?手指头动几下就可以说别人“无人性”。

最后,我请要当名副其实“虎妈”的悟空孙和“有人性”的自封的道德法官特背beit看看《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的蔡美儿资料:

蔡美儿(Amy L. Chua,1962年-)是耶鲁大学法学院的小约翰·M·达夫(John M. Duff Jr.)法学教授。她出生在美国伊利諾伊州尚佩恩,原本在哈佛大學主修應用數學,後轉系主修經濟學,畢業後進入哈佛法學院取得法學士學位。父親是菲律宾华人蔡少棠,祖籍福建省。在杜克大学法学院任教后,她加入成为耶鲁大学的教授之一。在开始她的教学生涯中之前,她是佳利·戈特利布·斯蒂恩和汉密尔顿公司的法律助理,专长是国际商业交易、法律、发展、民族冲突研究、全球化和法律。

2011年1月8日蔡美儿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为什么華人妈妈更胜一筹?》(Why Chinese Mothers Are Superior)一文,回顾了她自己的教育方式,并阐释了她眼中的華美教育差异[1]。此文一出,引起美国公众震动,赞许和非议不断,一时成为热门话题[2]。

蔡少棠(英语:Leon O. Chua,1936年6月28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教授,IEEE Fellow。提出了憶阻器、蔡氏電路和細胞式類神經網路等理论。被認為是非線性電路理論(nonlinear-circuit theory)之父。

蔡少棠與他的屔?憬悖?诙?未髴鹌陂g,生於日本帝國統治下的菲律賓華人家庭中。

1959年在菲律宾Mapúa理工学院获得电气工程学士学位,1961年和1964年分别在麻省理工学院和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尚佩恩分校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64-1970年在普度大学任教,1971年加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至今。

其女儿蔡美儿为耶鲁大学法学教授,《虎妈战歌》一书的作者。

 

 

 

我是指她说“華人妈妈更胜一筹”的事情。真正的华人妈妈好象还羡慕洋人妈妈潇洒的:) 由 呼保义

用你的词儿

在美国,这些“真正的华人”由于是华人,无论是生活的邻居洋人妈妈,还是上班接触比较多的洋人同事,我斗胆下个结论:这些洋人都比“真正的华人”低一等。理由也很简单,如果这些“真正的华人”不是华人而是洋人的话,以他们的本事应该不会上他们现在上的班,也不会住现在他们住的区。所以,“真正的华人”在美国接触到的不是美国社会的成功人士,或者说,“真正的华人”在美国接触到的美国社会是美国社会的比较低的层次。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老墨接触到的美国社会就更低层。他们潇洒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没戏,他们的孩子也没戏,他们早就放弃啦。请相信我,“真正的洋人”或者说美国社会的成功人士,他们的竞争性是非常强的。我有幸或不幸碰到过一些,他们的孩子们上私立学校,中学的老师都是博士,而且不少还是名牌大学的博士。跟中国社会一样,美国社会也同样分369等,美国人也同样有上进心。“真正的洋人”竞争性很强,就连私立学校都分369等,可别以为私立学校都是一样的啊。只不过“真正的华人”接触不到“真正的洋人”。美国梦是什么?不就是想提高自己的社会和经济地位的梦吗?再说啦,“藤校”也不是老中的发明吧?“藤校”概念是老美的发明!“藤校”是老美的一个文化或教育概念,是有含义的。“藤校”意味着什么?我是说老美自己的“藤校”的含义,跟老中无关的老美的“藤校”的原意,那就是高人一等。还有,美国的各种奖学金也不是老中的发明,给谁奖学金不给谁奖学金,把比个输赢行吗?请放心,美国的孩子在肯德基毫谈钢琴也不是有了老中孩子谈钢琴才有的,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多了去啦

不多说啦,总之,美国很大,美国人很多,369等,“真正的华人”只能接触到跟他们的社会和经济地位类似的那部分美国和美国人,最好是瞎子摸象,因为瞎子摸象还是随机的哪,“真正的华人”只能摸接触到的那部分美国和美国人,而这部分美国和美国人是“真正的华人”摸之前就决定了的,除非你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