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
2011 (2)
2013 (42)
2015 (93)
2016 (126)
2017 (121)
2018 (90)
2019 (105)
2020 (233)
2021 (239)
2022 (249)
2023 (295)
2024 (367)
也凑热闹谈一下对原有文化的继承和对新环境文化的适应。
对在这里的我们这些人,四十多岁,五十多岁,六十多岁,等等,谈在国外保存自己原有的文化,其实是有点滑稽不自量力。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这些人,除非是家庭是祖传的书香世家而且在上个世纪的动荡中没伤筋动骨,接受的中华文化是很不充分的。我记得刚来的时候碰到一些年纪跟我差不多的来留学的朋友,连繁体字都不认识几个,谈什么继承中华文化。反而到了海外几十年,可以读到非大陆的发行物,特别是现在在网上可以读到各种中国历史文化的信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接受比较广泛的背景式的中华文化的补课。这很好,应该去做。人应该去多读书,不是以为自己中学小学大学学的东西就是终极,而是不断地学习去扩充自己修正自己,包括抛弃自己以前接受的错误的信息和形成的错误的不合时宜的观点。
另一方面,我们来到一个国家扎根,作为当地的人是基本从空白开始,不管你来到国外的时候外文有多好,那只是会读写加上一点说,脑子里的东西是空的。有很多人,来到国外以后,能够凭靠自己技术上的能力找到一份收入还可以的工作,然后就此罢了不再努力去在文化上有所追求,吃中国饭,看中国剧,唱老歌,周末一伙老中凑在一起打拖拉机。这不是一个尊重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的后代的生命的人应该做的事。更有甚者,自以为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在家里禁止孩子讲英语,用自己本来就不怎么样的残缺的中华文化价值观来教育(或者曰戕害)自己的孩子。
起码为了你自己的后代负责,你需要花工夫去培养自己做一个有丰富内涵的第二家乡的公民,需要去多读书,别把自己的时间浪费在看垃圾视频上。去了解这个社会为什么物质和人文上强大,同时也了解了这个社会为什么现在面临这么多问题。去多方面地去参加这个社会,去把你同时吸收了两个文化的价值观传给你的后代,真正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