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boris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计划经济时代北京市民的伙食(及其他配给)供应

(2015-06-18 07:39:31) 下一个
计划经济时代北京市民的伙食(及其他配给)供应
 
计划经济时代北京市民的伙食供应,在晚生些年的朋友看来一定荒唐可笑,为甚么堂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要把老百姓吃点啥用点啥管制到如此细的地步。回答:那时代就是那么穷匮,不管着就得饿死人了。别的地方上还更差呢。
 
1。每人粮食定量,从小孩起随年龄增加,小学时是每月二十一斤,到高中达到每月三十二斤(这是为了照顾发育的需要)。但是成年以后就随工作性质而定,普通市民非体力性劳动是28斤。每月发放粮票,米30%(14分一斤),面40%(16分一斤),粗粮(主要是玉米面,9分一斤),过期作废,遗失不补,军队亦一样,不过是发放到集体户口食堂而不是个人。机关干部32斤,作战部队基层干部和普通士兵45斤。另外还有油票,每人半斤。外地有少至三两的(照我今天炒鸡蛋的做法,两顿就没了)。在今天肉类供应丰富的年代,你可能觉得奇怪,谁每天能吃一斤多粮食。但是我告诉你,没肉没油的伙食,就是吃不饱,何况那时候很多工作是粗笨的体力劳动。要是出差或探亲在外,得拿介绍信去换全国粮票。因为即使到了亲娘老子家也没有多余的粮食给。
 
2。接上面的话茬,光是粮食限量还好,问题是别的也限量。每家发副食供应本一枚,根据当年供应的情况或好或坏而有不同种类和数量的项目。大概有:鸡蛋若干(一斤左右),洗衣服的黄肥皂一条,芝麻酱二两(不过是没有掺假的),过年花生瓜子若干。。。年成不好的时候肉类也是靠本子的,似乎是每人一斤。回民在此之外另有等量的牛羊肉(我有在学校打球的朋友家是啥肉都吃的,但是对运动员来说,那也远不够消耗.)本人在校队混的时候,训练的日子有两毛钱补贴,不过没有票证只能买水果糖。。。
 
3。布票:每人十八尺(是每年),查了一下网上,外地有少至七尺的,那想要不是衣着褴褛实在太难了。十八尺,做上衣下裤做不了两套,而且总不能空壳穿件外套,内衣也是要票的。军人有服装发,但是内衣需要自己买,所以有一种叫汗衫背心票的奇怪名目,供士兵买背心裤衩。。。我小时候的朋友,虽然家里多多少少都是高干,没有不穿过补丁的衣服的。
 
4。别的名目:那时的老百姓,假如收入除了基本生活需要外还有剩余的想买点啥,是基本上都要票的。有工业券的名目,每月每家一张,大概买辆自行车要二十张,而且不是攒够了去就有的。记得一家下放后回到北京,(因为以前家里的家具都是后勤部门配发的)发了几张家具票,买了个铁架子的床,还有个塑料贴面的金属管折叠的桌子,现在还都在家里用着。
 
年代久远,难保记得不准,欢迎诸位指正补充。我个人对那个时代没什么记恨,不过绝不赞同美化那个穷困,愚昧,反人性的时代和制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