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出世

1960年3月, 毛泽东批示,在工业战线上要推广“鞍钢宪法”。数月后,草民“鞍缸宪法”竖空出世。
正文

迟到的八卦:一个60后看电影《山楂树之恋》(一)

(2010-11-07 22:56:56) 下一个


前些日子看了老谋子的电影《山楂树之恋》。作为与剧中主角几乎同龄的过来人,老衲对电影的故事情节及其时代背景尤有几分兴趣。虽然网上影评如潮,还是往里添个数,跟着八卦娱乐一把,也算是行使咱观众的基本权利吧。

先自我定位一下 立场问题。既然影片的商业口号是“史上最干净的爱情片”,那么先给它的主打目标消费者(落泪,感动和有兴趣者)分个类:一是对所谓纯情真爱追捧叫好或好奇探索的现代人一族, 8090后的白领小资们;二是对时下物欲社会现状不屑而厚古薄今的惜旧一族,如众多的5050后及60后的白发灰发族。至于70后,可能复杂一些,暂不定位。此外,还有一部分涵盖各年龄段但自认“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冷血旁观者。老衲不幸落在这个另类的60后旁观者一小撮里。所以八卦起来,基本上就一副吃饱撑的,把娱乐消遣当考古挖根的做派了。

 
八卦一:开门办学与抗日英雄教材

“开门办学”是影片的开场铺垫。若探究起来,还真有几分玩味。第一,戏里“开门办学”说的是为了自编语文教材。其实,那年头“开门办学”的宗旨(毛语)是“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 所以,学点工农兵的东东是对的,但要借机自编教材那就是政治越位了,因为语文教材历来都是最重要的洗脑工具,其编写程序从来就是自上而下由红色专门班子严格操办的。还有,那年头语文课的政治题材,一直是“阶级仇”优于“民族恨”的。所以抗外寇入侵的民族恨故事顶多就一小儿科的开胃菜(如咱小学五年级时的《小英雄雨来》), 而斗内鬼地主的阶级仇故事才是伤筋动骨的高汤猛料(如咱初三年级时的《一块银元》)。因此,戏里那位八中的学校领导试图以自编教材玩政治赌博,算是押错了注,成不了高升敲门砖的。

退一步说,就算是押对了题材注,也算是选错了地方。为啥?这要回顾一下影片提供的地理史料背景了。首先,那棵山楂树方圆一带涉及到三峡大坝水库淹没区,可以判定应是川鄂长江沿岸地域,合上日军占领区这个地理因子,可以排除可能。再加上非省城但设有至少8所中学的城市规模这个边界条件,俺猜此城十之八九非宜昌市莫属。据此再查史料,可知宜昌一地的抗日战事虽惨烈悲壮(一说3000将士阵亡),但似乎与我八路或新四军或其他游击力量关系不大,因为那里其实是个担负着保卫陪都重庆的“国统区”/“敌占区”前沿阵地。按1975年当时的政治思维,弘扬所谓非八路非新四抗战业迹的题材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的。 

再退一步说啦,如果那棵山楂树下一带的抗日活动是由我党组织领导的游击行动,那鬼子枪杀我抗日英雄的场地多半会选择在村口或者晒谷场啥的,而不会是那棵前后不见人影的山坳山楂树底下,就象电影《小兵张嘎》和《平原游击队》里的情形一样,其动机都是为了起到杀鸡给猴看的阻吓作用。不过话又说回头,1940年期间,武汉大会战鬼子举一国之力攻陷武汉三镇之后,国库兵员都不济,进退维谷,在宜昌那块山坳丘陵地带与国军正面对阵,哪有心思余力跟小股游击力量周旋捉迷藏?所以,游击抗日英雄的说法似乎也是不太靠谱的。

至于那个白花变红花的故事,那就更离谱了。因为从生物遗传学的角度看,调控花瓣颜色的染料分子除非遭遇在分子水平上的人工基因变异,这花儿是不大可能自行或者经由烈士们的鲜血浇灌而由白变红的。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如果说那里的山坳确实存在着放射性矿物作用而导致高能射线诱发的基因变异,那这个变色过程也许在N年前早就是出窑的砖了,哪还能等到抗战胜利华丽转身那一刻?

总之,这个“开门办学 自编教材 - 抗日英雄  白花红花”的故事铺垫,在史实方面,疑问多多,不太靠谱。您说是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