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出世

1960年3月, 毛泽东批示,在工业战线上要推广“鞍钢宪法”。数月后,草民“鞍缸宪法”竖空出世。
正文

1973-1978年之国家大事-教育大事-中学经历

(2010-11-07 17:41:12) 下一个


回忆过去,从哪儿入手?俺想还是先从中学开始吧。

1973 年,鞍缸13 岁。那年秋天升入中学初一年级,之后经初二初三,高一高二,于1978 年秋18 岁时升读大学。13 – 18 岁是人生青春期的主要阶段。青春期的过程对人的一生的影响有多大,这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但是,青春期到底是个啥东西?这个问题就不见得那么直观易答了。但是,从心理行为学的角度看,所有十几岁的青少年其思想,感受和行为都有一个最基本的驱动力,那就是不停地找寻各自的 “ 身份认同”,具体地说,就是围绕着这样一些问题不断地问自己:

“ 我是谁?”
“ 这辈子我会去做什么?”
“ 我能做什么?”
“ 我是当领导的主儿,还是做跟班的料儿?”
“ 我会跟谁搭上关系?”
“ 我会有什么样的朋友?” 以及
“ 我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将会在哪里?” 等等。

当然,这里有个前提,就是这个社会当时给你提供了这样一个允许你自由寻觅上述问题答案的大小开放环境。不幸的是,我们这一代出生在 1960 年的国人,并没有这样一个社会环境来容许咱们来自主地思考和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请看:


1973 – 1978
年之国家大事 - 教育大事中学经历

1973 至 1978 年的中国是个多事之秋的国度,反映到校园里就是 “三多” , 即政治运动多,全校大会多和校外活动多。兹以当年国事为背景和语境,按流水帐形式把记忆中的校事穿插其间,以纪念那个变幻莫测、令人回味无穷的忙乱时代。

1973 (初一班新生)
3 月,邓小平重返政坛,出任副总理。 7 月,“交白卷” 的张铁生被破格录入大学,并被捧为“反潮流英雄”。8 月,中共 “十大” 结束,四人帮成赢家,极左路线及阶级斗争仍是主流政纲。

9 月,鞍缸注册入读中学初一班。班级总数:15 个,大约每班 60 人。学校由革委会领导。工宣队仍驻校辅助管理。红卫兵组织仍存在,但已经不作为。

73-74 学年开设课程:语文(红色文字),数学(忆苦代数),英语(革命 ABC ),地理(五湖四海),历史(农民起义录),音乐( 123 简谱),体育(跑步田径)。初期有过短暂重教时刻,如举办英语和书法竞赛等。

12 月, 《人民日报》转载《一个小学生的来信和日记摘抄》,树立1961 年出生的同龄人黄帅为“反潮流闯将”,全国中小学掀“破师道尊严”“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 运动,所在中学的教学次序被打乱,从此进入多事之秋。

1974
(初一初二班)
1 月, 河南省发生 “马振扶公社中学事件”: 一名中学生因外语考试交白卷,受老师批评后自杀身亡。通报后,引发全国性打压和不公对待教师后果。此事与黄帅事件叠加发酵,导致所在中学也难逃一劫:音乐教师教课时被学生弹弓击中,愤然弃课而去;老资格的英语教师课中被学生轰出教室;学校二把手曾低微地请求寄宿学生夜晚熄灯后安静睡觉,等等。

同月,江青发表《林彪与孔孟之道》。 2 月,全国掀“批林批孔” 运动高潮。所在中学全校几乎全面弃教投入运动。学生开始学抄大字报,人人学唱“叛徒林彪、孔老二都是坏东西” 一曲。从此,知道林彪“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孔丘及弟子“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一生“克己复礼” ,最终 “ 累累如丧家之狗” 。

6 月,批林批孔运动节外生枝,江青借外媒自誉 “激进派” ,在批孔基础上再掀“评法反儒 ” 浪潮,不指名地把矛头直指“温和派”的党内大儒周恩来。

8 月,《人民日报》载文评湘剧《园丁之歌》,指控该剧旨在否定无产阶级教育革命。剧中一唱段 “ 没有文化怎么把革命来承担?” 因“意有所指” ,惹祸“倒毙” 。

9 月,升读初二班。同期,因缺乏合格正宗师资,本县师范学校中专毕业生也被充实到所在中学的初中班甚至以后的高中班教学一线,以缓解入读生骤增后所面临的师资紧张状况。

同月,中央要求全国各地大中小学普遍开展“ 开门办学”( 毛说:学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 。 由此各校原有教学计划和学校秩序均被打乱,校外活动大增 。所在中学对此响应迅速,师生走出校门到近郊农村开展秋收支农活动。

74-75 学年开设课程:语文,数学(初等代数,平面几何),学农,学工,体育(体操)。

10 月,红色经典电影《闪闪的红星》全国公映。

12 月,全国各校掀学习 “朝阳农学院经验” 浪潮,号召 破除几千年来“三脱离” 的旧式教育制度,代之以革命的“三结合教学” 路线,把学校办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1975
(初二至初三班)
1 月,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提出“四个现代化” 奋斗目标,邓出任第一副总理,四人帮组阁受挫。会后,周病重,国政由邓实际主持。

2 月,全国开展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动。4 月,第二副总理张春桥发表长篇大论《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接着, 所在中学掀学习“专政理论” 热潮,以搞清“阶级斗争” 和“全面专政” 的概念及关系问题。

春季农忙时节,所在中学组织师生到近郊农村田间支援“春插” ,历时一周。为配合此次支农活动,学校仿效战时打仗做法,在现场收集编写感人故事,结合宣传材料,立马刻写蜡版,油印《支农快报》,及时反馈现场。

4 月,在校革委会办公楼前的报栏上读到一则消息:人民公敌蒋介石死了。

8 月,毛泽东评论说“《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 。江青和姚文元利用毛的评论,在报刊上掀“评《水浒” 运动,影射“投降派”的周支持邓的政治路线。

9 月,升读初三。同月,教育部根据邓的旨意,开始整顿全国教育乱局。此前不久,邓说过“我们的文化教育也要整顿”,还说“现在相当多的学校学生不读书,这也不符合毛泽东思想” 。

75-76 学年开设课程:语文,数学(平面几何,农业基础知识(生物 + 实用农业技术),工业基础知识(物理 + 化学 + 实用工业技术)。

本学年,按开门办学要求,各班分批到所在中学的校办工厂实习,内容包括在师傅指导下,学习制作乒乓球拍、教学用具部件如塑料滑轮等。此外,还到城内的罐头厂勤工(水果剥皮)俭校。

9 月,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在山西省昔阳县召开。本次会议 是自1962 年7000 人大会以后各级领导干部来得最多的一次重要会议。务实的邓与玩虚的江在会前会中频频过招,场面精彩经典。

10 月,所在中学在原南校门入口处的空地搭建临时舞台,举办国庆文艺表演晚会。内容包括合唱,诗朗诵和舞蹈如舞剧《红色娘子军》片段之“逃出虎口” 和“常青指路” 等。

12 月,《人民日报》转载北大清华批判组“梁效” 的文章:《教育革命的方向不容篡改》,标志着四人帮正式叫板邓的教育路线,成为不点名批邓的史称“反击右倾翻案风” 运动的组成部分之一。

“ 工业基础知识” 课期末考试题目:运用所学力学杠杆原理,自制一竿吊秤。

1976 年(初三至高一班)
1 月1日,中央两报一刊发表元旦社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强调毛的指示“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 。不点名批邓教育路线的电影《决裂》全国公映。 8 日,周恩来逝世。月底,华国锋出任代总理。

同月,所在中学各班由所在班的共青团文艺委员教唱《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一曲。

2 月,中央下达指示,要求不点名地批判邓的“修正主义” 政治纲领 - “ 以三项指示为纲” 。

3 月,全国掀点名式“批邓和反击右倾翻案风” 运动,声势浩大。

大约同期,所在中学开展“拒腐蚀,永不沾”活动,以配合全国反对资产阶级思想腐蚀拉拢青少年一代的斗争。成果包括:开除受黄书《少女之心》毒害致乱搞男女关系的学生数人,以及组织大会批斗以养金鱼为手段腐蚀拉拢革命新一代的镇内某“坏分子” 。

4 月 5 日,北京发生“天安门反革命事件” 。 7 日,中央政治局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华国锋同志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的决议》和《关于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决议》。所在中学 师生大会表示支持中央的“两项决议” 。

4 月,全国又掀大批资本主义倾向和大批资产阶级法权的浪潮。所在城镇一五年级小学生因向校方爆料家人自拓自种自留地,被县府树立为批判“资本主义倾向” 和“儿童团敢斗还乡团” 的典型人物,其事迹在中央电台播放,成为一时的当地名人。

又到春季农忙时节,深入深化开展开门办学实践活动。初三班学生赴城郊某生产队与贫下中农实行 “ 三同” (同吃、同住、同劳动),兼同批邓,历时一周。返校不久,又赴远郊茶场农场实行脱学全日采茶劳动,为期一周。

6 月,语文课学完阶级斗争大课文《一块银元》,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组织课后活动,即请贫农到校诉旧社会的苦,到所在城镇红旗机械厂同工人一起思新社会的甜。最后自编故事,作文交差。

7 月 6 日,朱德逝世。28 日,唐山大地震,并引发全国性防震避震连锁行动。所在城众多居民在就近空地自搭地震棚“避灾” 。所在中学老资格的地理课老师还在校园一山丘处,自建土法地震监测站,并由本届学生轮流值班。

7 月份,所在中学响应县府号召,组织学生劳力数次参加所在城河堤建设劳动。

8 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抓住要害,深入批邓》,要求深批邓的“三株大毒草” :即《论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总纲》、《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草稿和关于科学院工作的《汇报提纲》。

9 月 1 日,在本校升读高一,共 7 个班。 76-77 学年开设课程:语文,数学(三角函数),物理(力学,电学),化学(无机部分),英语(小短文)。

开学时,高一(1 )至(4 )班学生离家到远郊茶场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开门办学活动(据说所在中学已购下茶场经营权),(5 )至(7 )班则留校本部就读。教学安排:在茶场是上午听课,下午劳动;在本部则全日听课,间中辅以若干校外劳动。至第二个学期,彼此对调轮回。在茶场开门办学的劳动内容包括:与茶有关的农活及摘后加工处理,上山伐木运木;制砖烧窑;种菜施肥,轮流帮厨等等。

9 月9 日,毛泽东逝世。 18 日,所在中学师生到新成立的另一中学校园与全国同步参加毛泽东逝世追悼大会。当日天气酷热,烈日下身边有同学中暑晕倒。之后,学校开展缅怀毛主席和誓言继承其遗志的大字报表态活动。

10 月4 日,四人帮喉舌“梁效” 发表大块文章《永远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办》。 6 日,王张江姚被隔离审查,四人帮时代宣告结束。 7 日,华国锋非正式出任中共中央主席和军委主席。 18 日,所在县与全国同步,盛大集会庆祝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会后,所在中学师生汇同其他干部群众,在城里举行游行庆祝活动。

大约同期,作为课外阶级斗争活动,校方组织学生到城内原总工会旧址,参观海关“反走私图片及实物成果展” 。

11 月,与全国同步,学校深入开展揭批四人帮滔天罪行的斗争。此番揭批活动,不仅在校园搞,还延伸到开门办学的 “三同” 挂勾生产队 -  在那里,学生和农民们一起集会,同揭批。

12 月,第二次农业学大寨会议在京召开。华国锋提出要保卫和发展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 ,还要求至 1980 年全国要有三分之一的县建成大寨县。

大概同期,所在中学在大礼堂举办文艺表演晚会。内容包括《长征组歌》合唱和讽刺批判江青“女皇梦” 及其“帽子工厂”的相声节目等。

物理课期末考题:安装日光灯。考试地点:校办工厂。结果:人人及格。

1977 年(高一至高二班)
2 月,两报一刊发表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是”)的方针。

3 月,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王震等元老提议邓复出,但未获华同意。 4 月,邓本人给中共中央写信,对“两个凡是” 提出异议,获多数肯定。此举开启了中共解放思想的先河。

4 月,《人民日报》发表《中共中央关于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决定》。所在中学全校开展学毛选第五卷活动,同桌因读书笔记量大,获学毛选积极分子称号。

5 月,空军到所在中学本年级选拔飞行员培养对象。经多次反复考核和淘汰,虽有几位肌肉男数度出位,但最终无一人入选。

大约同期,所在城另一中学出事:俩铁哥高二同学在一幽静隐蔽处打赌呼叫“反动” 口号“打倒华国锋" ,不料被第三者听到并告发,呼叫者被收监并按“反革命” 论处。入狱劳教前还被押赴所在城各中学全校会场,成为批斗对象。与其一同挨斗的,是同期因流氓猥亵行为获罪的所在中学茶场一名全职管理员。

6 月,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通过了追认华出任中共主席,以及恢复邓的领导职务的决议。本次全会成为中共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从此,所在中学开始重新关注传统教学的价值体系。第一道举措: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汉字程度的听写摸底测试。对高一班的考核内容是汉语一千字,由简至繁。其中最难的大概是蕹菜的“蕹” 字。之后,有数学老师对上课中的本班学生搞突然袭击,如要求当堂默写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等等。

7 月,在茶场基地正在实践开门办学的高一班,有一男生被雷电击中倒地休克,苏醒后被送城内医院治疗。当晚,几乎所有男同学因害怕都合铺共眠。

8 月,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高校招生废除文革期间的“免试入学法 ” ,改由“统一考试、择优录取” 的传统办法,标志着中学教育的办学风向标从此发生了180 度的大转弯。

9 月,升读高二班。全体高中班均集中在校本部上学就读。校方首次要求全体教师使用普通话教学。同月,在高二班举办文革后首次全年级数学竞赛活动。此外,恢复“三好学生” 称号及评比活动,并加大读书成绩在考查学生入团资格时的权重比。

77-78 学年开设课程:语文,数学(三角函数,立体几何),物理(电学,电磁学),化学(有机部分),政治(马列哲学,政治经济学)。

同月,县府以所在城人民广场为中心会场,各公社为分场,几乎倾城召开规模空前的“宽严” 大会,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分子。会后有数名罪犯被立即执行死刑枪决。

10 月,校方对全体高二生进行语文和数理化摸底考试。之后,按考分高低选出约前六十名学生成立高考补习班,并由校方组织骨干教师另行授课。此刻,所在中学“右派分子”老资格的化学和物理教师获准摘帽,重返教业,并充实至高考补习班的师资。

10 月起,全国开始进入高考准备期。为解决恢复高考制度后第一次近 570 万人的考卷急需用纸,中共中央决定调用印刷《毛选》第五卷的纸张,顺利地解除了燃眉之急。

11 月,工宣队撤出学校。稍后,红卫兵组织也被撤销。

12 月,所在中学补习班全体同学参加了由所在省主办的高校入学考试,但无人达到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之后继续留补习班学完高中课程,准备以应届生资格参加翌年的全国统一考试。

1978 年(高二毕业班)
2 月,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提出要建设120 个大项目,其中有十大钢铁基地、九大有色金属基地、十大油气田等高指标。

3 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会议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造就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亿万劳动者,要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大会制定了《1978 年至 1985 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纲要( 草案 ) 》。

4 月,全国全部右派分子摘帽。

5 月,《光明日报》刊登大块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此文的政治态度:华要求中宣部 “ 不表态”“ 不卷入” ,汪则加以压制,但邓叶李陈等元老表示支持。

7 月,所在中学应届高二学生参加本年度高校全国统一入学考试,有数人考取全国重点大学,多人考入外省及本省本科和专科学校。

中旬,全体高二学生到所在城人民路大戏院观看毕业文艺表演。之后,毕业离校,各奔前程。


主要参考资料:

1. 网易版 1973 – 1978 年中国大事记
2. 网上版 1973 – 1978 年教育大事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