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日子

(2014-05-16 17:09:18) 下一个

 

我已习惯了
没有对话的日子
只是用半醒的自言
驱赶 围拢来的沉寂  

是谁
在拨动那首久已封存的旋律
又将往事削尖
在我最深疼的冰雕上
斧凿 你已近融化的轮廓  

你是否还愿
洗去我层叠的铅华
抚摸心底
一圈圈或深或浅的年轮  

从沧桑的披氅上
雨 又一次
想 抹去泥泞的印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子同 回复 悄悄话 Room in New York by Edward Hopper, 1932, Social Realism, Oil on Canvas ( 29 x 36.5 inch)
子同 回复 悄悄话 [梅雨鉴评]
和漫长无际的日子相比,和追逐不休的“记忆的影子”相比,这首诗的短小精干,似乎本身就是一种来自诗人心底的无声抗争。在短短的几节诗章中,干枯得似乎已经没有水分的“日子”,照例如日月星辰那么堂而皇之地高悬宇空,相伴你到永恒,不管你是否愿意。然则这些日子,是那么沉寂如黑洞,又是如此锥心似针尖,日复一日地与你相依为命。这是一些被往日痛苦记忆围困的日子,是看不到尽头的半梦半醒、半麻木半不甘的日子。作者在诗中分别用“半醒的自言”、“深疼的冰雕”、“心底的年轮”、和“沧桑的披氅”几个意象,来分别刻画主人公眼里驱赶不走的日子之沉寂,和令人心疼。

和作者诗中的形象思维之意象相比,这些意象背后汹涌着的、受煎熬之情感和心境的激烈程度,更是这首诗的力度所在。就像著名的拉丁诗人巴烈霍曾经论诗的那样:一首诗的成色主要取决于它的感情强烈程度。余深以为然。巴烈霍此论似乎也契合袁枚所谓的诗词“性灵论”。

第一段有种自省的美,也很有点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分析”。第一段描写“习惯了的日子”,用“半醒的自言”,相当到位。周而复始的日子,那些熟悉的景物,人流,何需全部放开瞳孔去看?何需动用那么多脑细胞处于警觉状态?就那样呗,半醒着,睁一只眼,也恐怕不会错过突然横贯的长虹绝世... 但是,万一那长虹真的划过天际,抑或铁树又一次开花了呢?“咱”也不能错过不是?所以作者要:“半”醒着。心中的梦想和智慧,看来并未被“习惯了的日子”全部驱赶入生理上的“不应期”。 再说这个“自言”,此地显然不是什么精神抑郁型的呓语,而是“日子习惯后”的懒得搭理旁人。然而也不能就不运动舌头和思维了,那就下意识自语好了,好比和自己下棋,聊胜于无。

那么用“半醒的自言”去驱赶围拢来的沉寂,是否会成功?

第二节中,诗人把往事比作削尖的刻刀,把自己比作虽然已经冷漠如冰、却还依旧有痛觉细胞活跃着的冰雕,让读者可以想象既往发生过的人与事,和产生的心灵创伤,是多么的沉重和难以驱赶,这是围绕第一段的寂寞难熬心情的叠加。显然,前面期待的用“半醒的自言”驱赶“围拢来的沉寂”,是徒劳无功的。

第三节中,诗人祈求命运,或曾经加给自己往日痛苦的人事,或者是未来某个天使,让其剥开纷繁的铅华,慰籍心底的年轮。可见痛苦遗留之深,和难以磨灭。此地“年轮”这个意象用得别致,因为人的寿命和参天大树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唯其受煎熬的日子如同没有尽头,才让主人公感觉心底已经沉淀了一圈圈的痛苦年轮了。

最后一节是诗人期待自己可以忘记过去,冲出围拢来的日子之沉寂。所用的“沧桑之披氅”,和上面的“泥泞印记”,似和张爱玲的“生命是条华美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有点异曲同工。

整首诗如同变奏交响乐的四个乐章,起拍,展开,加强,和回旋,演绎了过去和现在纠缠不清的一段“日子”。--- 往事并不如烟,往事不堪回首。但沉寂包围的日子,也许就像一件沧桑披氅上的泥泞,可以抹去?抑或,干脆脱了那件袍子是否也是一种解药?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