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画说老家

(2011-01-15 05:18:44) 下一个

春节越来越近了,对乡土故人的思念,也跟着越来越浓。这里贴一组故乡们的照片,以释乡愁。 

我的祖籍

江苏常州,我的祖籍,是一座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底蕴深厚,人文荟萃,享有“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之誉。从隋唐开科取士到清末,常州出了16名状元,而进士则多达 1947人。

我家在常州原籍已有一二百年历史,我们的根在那里。

我长到十几岁的时候,才去过常州,那是唯一的一次。爷爷的天井老屋,厅里先祖的遗像,叔叔烧的蹄膀活虾鳊鱼,红梅公园,江南景致,至今历历在目,可惜没有拍下照片,连一张都没有。

幸而父亲把对故乡的眷恋留在诗里书里,那字里行间有老家的影子。“我的原籍常州是一个文化水准较高的城市,乾嘉时以阳湖派闻名全国。辛亥革命和沪宁铁路的筑成,使这个小城市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基本的变化,但是所谓‘文风’依然很盛。在我上学的时候,据说常州的小学数与入学儿童数都冠于全国而与河北定县广东梅县齐名。”

父亲记下心中的骄傲——文化古城常州,也把这份骄傲传给了我们。

常州红梅公园(Zt)


母亲的故乡

母亲的家乡在无锡第一古镇荡口,那是一颗“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明珠,水土丰润的鱼米之乡。

 姐姐们比我幸运,她们的童年在荡口度过,名人辈出的鸿模小学里有过大姐的读书声。可我从未去过荡口,只知道外公的院子里有枇杷树、柿子树、紫薇花,这还是听妈妈说的。妈妈还说,看了《宰相刘罗锅》,心上不知不觉会想起荡口五开间五进的古居,石库门,撑厅大厨,花墙,家谱上穿朝服的祖先。

去年,姐姐寄来母亲 83 岁那年重归故里的照片。看了照片,我又去网游荡口,才开始认识她的美丽,和她太多的故事。这使母亲魂牵梦萦的水镇,也让我心摇神往,浮想联翩。

水镇荡口(Zt)


鸿模小学相继走出了国学大师钱穆,中科院院士钱伟长、钱临照,著名学者顾毓琇(Zt)

我的出生地

那年寒冬腊月,我降生在上海,武定路42号。这号码,是不久前才从父亲的读书笔记里查到的。

出国以前曾经三次回到上海,去了枫林路,瑞金路,万航渡路……却与武定路擦肩而过。

今天,武定路42号也许已不复存在,我把我的出生地定格在张乐平笔下的三毛世界,我儿时良友的故乡。

张乐平先生笔下的上海(Zt)

 

我的深爱

江苏在古时属吴国,父亲在诗里自称吴儿。父母二十几岁就离开吴地,浪迹天涯,一直到解放后才定居首都。

像许多江浙人一样,父母很享受北京的生活。母亲说这里气候干爽,父亲一到周末就去钻旧书摊。千年古都的文化气息没有哪个城市能比。

在北京,我们家里一直保持江南的生活习惯,南方带来的红漆木盆,棕绷床屉用了很多年。我们都爱吃父母做常州鱼丸,荡口肉粽,还喜欢稻香村的平湖糟蛋,笋豆泥螺。可出了家门,北方人做的炒饼包子照样吃得香喷喷的。北京的风沙冰雪把我造就成了北方人,欣赏这里人的直来直去,开怀大笑。

有人说,这叫“南人北长”。这种交汇的生活,混杂的文化影响,被认为是件很难得的事情。这种体验和运气,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

但吴地于我毕竟遥远,吴侬软语只能听懂,我甚至说不出一句完整道地的家乡方言。更多的时候,我会凝神默想儿时住过的四合院,每月一期的《小朋友》,北海的绿树红墙,十里长街,父亲的书房。到了陌生的国度,想念最多的,就是北京。北京,我的深爱。

还记得离开北京的第七年,第一次回国,刚从机舱走出,首都机场扑面而来的乡音让我立刻意识到,我到家了。唉,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北海的绿树红墙琉璃瓦

 
父亲的书房


我的美国故乡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国热潮把我一浪抛到芝加哥密执根湖边。两手空空,四顾茫然,举目无亲,一切重头开始,却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蜿蜒南北的湖滨大道,拔地而起的古今建筑,举世闻名,而记忆的翅膀却总是把我带回到那里的地铁。是芝加哥的地铁把我领上移民之路,送了一程又一程,“ Polk ” , “ Grand ” , “ Division ” , 低沉的报站声至今萦回于耳。

每年 St Patric Day, 人们都要把 Chicago River 染成绿色的(Zt)


芝加哥地铁穿城而过 (Zt)


“客树回看成故乡”

在芝加哥刚刚站稳脚跟,我又选择了去圣路易斯。

圣路易斯有一座水塔,说是古迹。我刚到圣路易斯,就住在水塔对面的公寓。水塔脚下的 Grand 大道平坦又笔直,而现实生活却不一帆风顺。这座水塔见证了我人生道路上的又一次跋涉。季羡林先生一句“客树回看成故乡”,说出了我对它想说但又说不清楚的感情。
 
Compton Hill 水塔,179 英尺高,法式罗马风格,建于1898 年。美国原有几百座水塔,现仅存7座,其中 3 座在圣路易斯(Zt)

 

去老家看看

密苏里植物园是我和老公经常去的地方。每次进门过了温室,我们会不约而同地说,“去老家看看。”我们说的老家,是园中之园“友宁园”,一座中式园林。久居异国,格外喜欢亲近中国的东西,老家对我们来说,已经不是他的福州,我的常州,我们的北京,而是整个中国。

密苏里植物园友宁园

 

随着指尖滑动,我在网络世界云游四方,梦归故里,期待有一天踏上我诸多故乡的热土,去喊一声我回来了,去找寻流逝的悠悠岁月,去重拾曾经的依稀旧梦。当然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拍照,回来一定精选几张老家新照,再写点什么,题目应该是《画说老家新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