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arge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斯京日记(5)宫殿里的异国风情

(2024-03-29 11:44:32) 下一个

皇后岛(Drottningholm),距市中心15公里,离家不远处有个巴士总站,我乘公车去的,倒了一次车,有点远。那天阴晴不定,犹豫了半天才出门。 其实岛国的天气就是这样, 云来去匆匆, 很少一阴到底的。整个岛上冷冷清清,没见到几个人影,远没有市中心的热闹繁华,一个人兜兜转转,算是转了个寂寞。

皇后岛属于皇家私人领地,因它的建设受法国凡尔赛宫的启发,故有“瑞典的凡尔赛”之称,是瑞典第一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风景点。瑞典王室成员就住在这里。

主要景点包括皇后岛宫、宫廷剧院、中国宫和园林,皇后岛宫是这片皇室领地的核心。剧院的黄金时代是古斯塔夫三世在位时,后来古斯塔夫三世在剧院举行的舞会上遇刺身亡,从此剧院关闭。1922年经整修,按照以前的原样重新演出,现在剧院仍旧举行古典剧目的演出。

1. 从花园看皇宫,还是挺美的

皇后岛,作为瑞典皇室曾经的夏宫,估计我来的时候不对,孤寂清冷得 。。。也许夏日时人气旺些。也许这就是瑞典皇室想要的,远离喧嚣尘世的好去处。

瑞典皇室原居住在老城区的皇宫里,现任国王卡尔16世·古斯塔夫觉得皇后岛的天然环境更适合孩子的成长,因此全家迁居定居于此。

夏宫的正面很漂亮,可惜我去的时候逆光,背面照出来更好看些。

2. 夏宫前面有个很大的湖畔公园,面向马拉伦湖,一侧点缀着许多希腊神话的人物雕像。

3. 宫殿的正面

宫廷剧院 - 卓宁霍姆宫廷剧院(Drottningholm Court Theatre),在1766年由建筑师 Carl Fredrik Adelcrantz 为路易莎·乌尔莉卡皇后(Queen Lovisa Ulrika)而建,是世界上这个时期保存最完好的剧院之一。剧院在露易莎·乌尔利卡王后的儿子古斯塔夫三世手里,才达到辉煌的巅峰。古斯塔夫三世帮助瑙曼、克劳斯和法兰西芭蕾大师加罗狄尔等作曲家,创立了瑞典剧院和歌剧。在其1792年去世后,剧院渐被世人遗忘。

4. 门前立着的人物塑像是希腊神话中的阿波罗,他是“光明之神”,主要司掌文艺。

皇宫目前有三分之二对外开放, 三分之一是现任国王的居所,并不对外开放。

此皇宫几百年来一直是瑞典王室的居所,是旧皇宫失火烧毁后,由 Hedvig Eleonora 女王于17世纪下令建造。

5. 蛮朴实的门口

6. 里面还是豪华的

7. 够气派

8.  王宫后面执勤的岗哨

如果说像凡尔赛的话,恐怕就数这个大花园了吧。国王和皇后应该是有座驾出行,否则的话腿要走断 !! 花园是不用收费的,只有进皇宫和中国宫才收费。不过中国宫也没开放,估计是淡季,好像只有周末才开。

皇后岛开放时间以夏天为主,其他时节几乎只有周末和假日开放 ,有时候还会因为皇室要使用而不定休。去的时候可以看一下官网的时间。

9.

10.

11.

12.

13.

14.

15. 小细腿真要溜断了

穿过巨大空旷的花园,中国宫在另一头,不伦不类,有些阿拉伯风情。据说是没有去过中国的工匠建造的。

虽然没进到中国宫屋子里,但外面有英文介绍。都认真仔细读了。

瑞典人现在把它叫做 Kina Slott,是瑞典国王阿道夫·弗雷德里克(Adolf Fredrik)送给王后乌尔利卡(Lovisa Ulrika)的生日礼物。1753年在乌尔利卡33岁的时候,阿道夫国王想给她一件特殊的礼物。那时,乌尔利卡王后是个中国粉丝。她的好友是法国的哲学家伏尔泰,伏尔泰受中国文化影响颇深。因此国王便建了“中国宫”。但这组建筑的样式一点儿也不“中国”:洛可可式风格,墙体以红色为主调,再加上绿色的屋顶,正应了中国的俗话“红配绿,赛狗屁”。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小岛上无论“王后宫”或是“中国宫”,都有深深的“爱妻”印迹。

这位国王是“俄瑞战争”瑞典战败后,由俄国女沙皇伊丽莎白扶植上台的,他也是后来的俄国女沙皇叶卡捷琳娜的舅舅。

16. 这是个中国风凉亭

17. 这就是地瑞典工匠根据他们想象的中国的样子建造出来的

18. 虽然很期待想知道外国人是怎么看待中国文化和营造中国风情的,听说还有鬼故事。瞧着造型就有几分诡异哈 ~~~~~~~~

19. 这个外型像马戏团帐篷的地方,看英文解说是守卫住的地方

20. 又回到皇宫了, 走了好多路

打道回府,市中心一带溜达。某天专程去喝了网红鱼汤,性价比高,人气旺。

21. 市中央车站附近

22. 赛格尔广场 (Sergels torg)是斯德哥尔摩较热闹的文化广场,邻靠着文化中心和市立剧场,因为18世纪的知名雕塑家约翰·托比亚斯·赛格尔的名字命名。

Hötorget/Haymarket 后方为举办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的斯德哥尔摩音乐厅(Konserthuset),别名蓝色音乐厅,是一座古朴简洁的蓝色建筑物。 前端广场上为露天果菜市场。

23. Hay market 就在这个广场摆摊的对面的大楼, 那家著名的网红鱼汤店在地下一层的 food court

24. 音乐厅前有个著名的雕塑青銅雕塑,被称为 Orfeus - brunnen (奥菲斯),是 Carl Milles  1936 年的作品。关于这位雕塑家我会在米勒斯花园另外介绍。

Kajsas Fisk 鲜鱼汤 (Hötorgshallen 3, 11157 Stockholm),位于 T-centralen 或Hötorget 地铁站,步行至露天果菜市场(Hötorget/Hay market)后,进入Hötorgshallen市场的地下室。

Kajsas Fisk 鲜鱼汤(Fishsoppa) 料多量足。还供应饮水、生菜沙拉与面包,都可以自助无限续用。

25. 鱼汤店的帅哥

26. 卖相一般,只能说料很足,吃得饱饱滴

27. Food Court 有很多卖海鲜的摊位

28. 巨大的 Halibut, 68 公斤

继续打卡地铁红线站 ~~~~~~~~~~~~~~

Mariatorget(马利亚广场站),图 29-32,这是红线 T13/14 交汇的站。

29. 沿轨道展出的是埃里克·古斯特森 (Erik Gustfsson) 的展览  - “思想与行动之间的停顿“, 使用光和化学过程通过实验开发的一系列身体和材料的摄影研究。

30. Mariatorget 车站于 1964 年启用。从一开始,它就是被选为展览空间的车站之一。 墙壁上覆盖着瓷砖,营造出一种木质效果,这是陶艺家 Karin Björquist 和 Kiel Abramson 的作品。 Björquist 后来创作了另一件陶瓷作品,描绘了浮雕竹子

31.  布里特·路易斯·桑德尔 (Britt Luise Sandell) 设计的名为多米诺骨牌 (Domino) 的铁结构自车站启用以来就一直存在

32. 沿着自动扶梯下去有座青铜雕像,描绘了一个抱着洋娃娃的小女孩,是阿斯蒙德·阿尔勒 (Asmund Arle)的作品。

T13 - Mälarhöjden metro (图 33-34),1965年开通的。玛格丽塔·卡尔斯特 (Margareta Carlstedt) 是绘制这些墙壁的艺术家。 她的作品名为”潮起潮落“,由沿着两条轨道绘制的两幅 145 米长的珐琅画组成,1960 年代她因其项目而获奖。

33.  潮起潮落

34. 还是潮起潮落 ~~~~~~~~~~~~~~~

T13 - Vårberg metro station,1967年12月开通,这个是地上车站。这里的艺术装饰是由 Maria Angquist Klyvare 于 1996 年创作的。 她的陶瓷墙作品名为“在我们手中”,展示了男人、女人和儿童的手。

35. ”在我们手中“,这是其中一幅

T13 - Hornstull metro 车站(图36-37),1964 年启用。铁轨沿线的墙壁是艺术家 Siri Derkert 和 Bernt Hlleberg 创作的作品“Altamira”。

36. 名称和红色背景上的黑白图像清楚地提到了洞穴壁画。 这里砖块上再现的颜色可以追溯到西班牙 2 万年前的洞穴。 在创建墙壁的砖块之间,艺术家使用黑白形状使背景更具活力

37. 

生活感悟

瑞典的鱼虾啊蟹啊品种繁多鲜美无比,价格也不算贵,好像比蔬菜多。图 28 是我喝鱼汤时在 market 看到的一条 68 公斤重的 Halibut。

*************************************************************

 

2022 斯京日记:

1. 米塔-列夫勒(Mittag-Leffler)数学研究所

2. 斯京日记(1)不是所有漫无目的游走的人都是迷失者

3. 斯京日记(2)再回首, 老城区

4. 斯京日记(3)国立博物馆里的午餐

5. 斯京日记(4)森林墓园和图书馆

6. 斯京日记(5)宫殿里的异国风情

7. 斯京日记(6)有点失望的ABBA博物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