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圆山寺出来,我们一行5人直奔永观堂。
1. 天开晴了,枫,也快红了
永观堂(Eikando Temple)又称禅林寺,是净土宗西山禅林寺派的总本山。山号“圣众来迎山”,院号“无量寿院”, 全称可以叫“圣众来迎山无量寿院禅林寺”- 好长的名字哈。大家比较喜欢叫它永观堂。它在哲学之道的南端,其实就在我们下榻地点的不远处,平日散步经常路过。这里有 3000 多棵枫树是秋天观赏红叶的好去处,它最有名的地方,恐怕在于寺内珍藏着千年的国家级重要文化遗产,举世罕见的“回头观望的阿弥陀佛像”。
永观堂的前身是平安时代诗人藤原关雄的私人别墅。853年弘法大师空海的弟子真绍僧都(注文:僧都,日本僧官级别之一,位次于“僧正” 。 日本的僧官制度由僧正、僧都、律师三大部分构成)继承了藤原关雄的山庄后,在这里创建了真言密教的寺庙。十年之后的863年清和天皇赐名“禅林寺”。1077-1081年间,第七世永观律师(见上注解,律师是古代日本僧官之一)把该寺改为净土宗的念佛道场,成为三论宗系的净土教寺院,自此开始俗称永观堂。镰仓时代,从静遍僧都开始成为净土宗寺院。应仁之乱期间(1467-1469)寺庙被完全烧毁,寺内建筑在文明四年(1472)以后开始陆续重建。上千年间这些寺庙一直在整建中,能够比较精准地把原有的风貌展现在世人眼前,让后人感受历史的传承,不得不令人钦佩。
(注解:日本净土宗以善导为净土宗始祖,法然为日本净土宗之祖。他的徒弟西山证空(1177-1247)是净土宗西山派之祖,也被称为鉴知国师、西山国师、弥天国师。)
颇富传奇的永观律师不仅早慧而且才华横溢,并精通医术,被尊称为三论宗宗师。由于自小身体孱弱,他在寺中设立药王院救治病人,一生致力济世弘法。他以医药普济众生,也称得上对大众的回头关怀,所以世人都记得他,并以永观堂的名字来纪念他。
永观堂内是不能拍照的,记忆里我对那尊著名的佛像有点模糊了,倒是对那条如同飞龙般盘旋起伏在山腰绿林之间的木制廊道,以及由此连接起来的佛寺,浮在绿叶云海的多宝塔,还有精致的庭院,更有印象些。温故而知新,先道典故吧。
这尊高约77公分被誉为京都六大阿弥陀佛像之一的佛像,其特别之处在于佛像的头部是转向左边的,以优美的曲线越过左肩往后方回头。神态安详,面喜心欢,似驻足回头观望,似乎在挂念着后方跟随他的人有无跟上。
这尊特殊的佛像源于一个意味深长的典故:相传在1082年2月15日晨,永观律师五十岁那年,他在佛堂经行念佛,忽见阿弥陀佛从法座上下来,在前引领他一起经行。一时惊讶、感动之下,不觉脚步慢下来,正在踌躇的时候,阿弥陀佛忽然回头对他微笑着说:“永观,迟矣!”“永观,你太慢了!”真是大慈大悲到了极点!
在佛系的世界里,“佛”即“觉者”,脱离轮回按理说不应有所牵挂。而这里的阿弥陀佛却为永观回头了。佛系的人生也许常需要回首观望,在漫长的修行路上,快或慢早或迟, 都可以被包容和体谅吧。再引申一下:对他人的不幸与悲伤,如果也能因此有再多一点点的体谅就好了。
总门(高丽门)当前结构可追溯到 江户时代后期 (19世纪中叶)。
2. 这张正门的照片不是当天的,半个多月之前的某一天拍的(照片显示9月20号),枫叶还绿着,而当天是10月9号。
由总门进入,是延伸至中门的一条直路,右边是被石墙分隔的庭园所在。中门(药医门样式), 建于江户时代(18世纪中叶),门前有一对石狮。
3. 中门
穿过中门,前方是背山而建的诸堂所在,拜观时由鹤寿台旁进入、经古方丈、瑞紫殿、释迦堂、再到大殿御影堂、最后由本堂阿弥陀堂离开。多宝塔则需经由御影堂旁的小路前往。永观堂主要建筑都靠东依山而建,布局空间依循自然山丘脉络走势,不像一般禅院那样规矩平板。我的相册里并没有找到室内的片片,是因为室内不让拍照。
4.
5. 左手边写着”浴室“的字样, 好像是用于治疗用的温室浴室
6. 大玄关, 拜观入口
7. 释迦堂,只有外景
8.
按照提示脱鞋,摆正,跨槛,入内。赤足站在木板的廊道上。穿行在廊道里,释迦堂、开山堂、御影堂追随而行,具体所见已经模糊了。
水琴窟位于御影堂东侧的山根处,山泉水流入其中发出叮咚之声,被称为水琴。永观堂官网有水琴的声音录音。
9. 水琴窟旁静坐一会儿,聆听若有若无的细细水声穿流过石窟孔洞。
卧龙廊是一座依山而建的登山走廊,室町时代永正元年(1504)始建,昭和时代(1926-1989)改修过。从地图上看,有着优美陡峭的弧形向上曲线从渡廊拾阶而上后长廊分为左右,右侧途径位牌堂通往阿弥陀堂,左侧长廊才是卧龙廊,通往开山堂。
10. 卧龙廊
11. 开山堂,旁边的石碑上写着“派祖西山国师灵庙”,另一块石碑写着“宗祖圆光大师灵庙”。
最高处的建筑是多宝塔,塔是由高往下观望的绝佳景点,在那里可以看到整个永观堂,还可以俯瞰京都。多宝塔建于昭和三年(1928),是京都的实业家六鹿清治捐造的。上部圆形,下部方形的二重塔。
12. 离得太近,整出个小二层的楼房来, 塔尖都依稀了,汗一个
13. 看风景还不错
14. 下山了
14. 阿弥陀堂(本堂)
那尊著名的“回头观望阿弥陀佛像”就在里面。据记载:平安时代后期至镰仓时代初期所造,桧材、寄木造、彫眼,眉间放置舍利,结来迎印,高77cm,重文。与一般的佛像不同,这个佛像的头部不是朝前的,而是侧向左后方,所以被称为“见返阿弥陀”。此尊立像最初安置在皇宫中,后来是在东大寺,最后当永观辞去东大寺别当时,被带来永观堂。
15. 从网上下载了一张图片,喜欢吗?
16. 御影堂南侧的今样碑, 碑字文大意是:“佛常在,不露声色,寂静无人声的黎明,在朦胧的梦中出现。歌谣出自《梁尘秘抄》卷二。”
17. 今样碑旁边的手水舍,姑娘们在看井里的龙吐水
现在来到庭院,围绕放生池这块地方。虽然还没到满园红叶的时候,翠绿中透着隐约的红,依然是漂亮的。
境内中心是放生池,池中有一小岛,岛上建有弁天社,是供奉弁财天的小神社。岛与陆地由一条名为锦云桥的石桥连接。
18. 锦云桥连着牟天岛
19. 弁天社再建于庆应二年(1866),由江户时代的歌人尼僧大田垣莲月捐赠的。
20. 放生池岸边的鸟居与锦云桥和弁天社连成一线
21. 石桥横跨池上,桥弯似月,水平如镜,几簇绿枝凌跨,数片落叶微浮,“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诗人刘长卿的“忘言”是因为悟到禅意后的升华。
22. 秋色渐起
23. 左前方就是多宝塔
24. 十三层的石塔,就在幼稚园附近。
一个有趣的现象:不止在一个寺庙里发现有幼稚园。我的蒙城朋友一家(太太是日本人, 老公是法国人)曾经来京都学术休假,幼稚园紧缺找不到空位,他们就送到比较远郊一点的寺庙幼儿园了。由此联想到这里有太多的教堂,因为年轻一代去教堂的越来越少,有些教堂年久失修快要废置了,好些年前就听说有的教堂希望一块钱出售的。不过这里面涉及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各方势力的阻拦,自由社会里如何求同存异,这个话题扯得有点远了。。。
25. 院里的幼稚园
26. 回到总门
回望平静美丽的寺庙,感性认识也许远远罩过其历史和知识的存在感。静下心来了解历史,想想古人做过的事走过的路,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生活当中不仅需要朝前看,不时回头也是不能忽略的。
午餐是由小姑娘带我们去的一家日式餐厅,好像离平安神宫不远。席坐榻榻米,开心享受聊天用餐的乐趣。
27. 简单的荞麦面
28.
29.
30.
31. 在餐馆门前留影纪念
32. 小姑娘留下的亲笔签名,我还保存着。美好的东西,值得回头、回味。。。
置身其境体验并记录一下走过的地方,也算是增长见识给自己放飞的一个好借口。
2019 日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