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声

美国,加州,湾区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走出买房的困境

(2010-10-28 10:48:18) 下一个

                 
出国漂流了多年,在北美拿了两个绿卡,一个公民证,换了几个工作。从东到西,从英语区到法语区住了几个城市,折腾了一大圈下来,孩子是经风雨见世面了,并在多元文化,多种教育体系的变换中复合成人,而我们自己除了脸上多了几分沧桑,眼里少了许多清澈,精神风貌中多了些超然之外,心里还积淀了更多的疲惫。真的很想要一个有形的家,想要一份稳定的生活,想要一种持久感。就这样动了买房的念头,随着这根筋的抽动,许多凡心俗念开始张狂地在原无经济意识,没有财产负累的脑中迅速滋生、蔓延。在纠缠着算计得失的喜怨和买卖交易的哀乐的情绪里,曾经无产无债、浪漫、飘逸的心摔打得像小商贩手中的秤陀,苍苍失色,沉沉欲坠。
 



生活从以前的换工作、跳槽、搬家、迁居这样的万变来适应整个经济的大局不变,到现在想要份不变的工作来应付经济萧条时期许多不祥的千变万化。就是这样一边一厢情愿地设想安定的小巢,一边又担忧着饭碗的安全、稳定性。总是矛盾地度过一个个昼夜。想着即将失去那种住公寓,只需按月付房租,可随意换工作,可任意改变环境,人走家搬,无牵无挂的轻松和闲散,转而要迎接圈地划牢,坐守宅笼,还要负债累累,家务缠身的沉重和劳碌,纵然每个人都有拥有自己房子的千万条理由,都有当回地主,享受房地产的拥有权和归属感,任凭独门独院的花园洋房是如何的诱人,精致舒适的小窝是多么的充满诗情画意,自主独立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是怎样的惟我独尊,可我习惯漂流,崇尚自由,喜欢换新鲜的心仍旧依恋着那种简单、闲散的公寓生活。当家作主的生活当然好,可是在拥得一份主人翁感的同时也背负起责任和利益;而客居者在客随主便的被动中,也不必担责任,尽义务,倒是多了几分闲情逸志,还倍受礼遇,好不潇洒。
 




想给自己安置个窝从看房开始。而看房,买房首先是选区域,定价位。一定程度上区域决定价格,在这里有句话叫:location,location,location.可见地点的重要性。选什么区域、地段的房产,合理估算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是当地主首要明确的问题。对这个问题,不同的阶层,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不同生活态度和人生质量要求的人有不同的倾向。中国人首选的是学区。好学区,居民中中国人的比率一定很高。可笑的是许多年轻夫妇还没有孩子或是孩子刚一,二岁,他们也会先天下之忧而忧,为自己可能成龙成凤的儿女早早地投一笔房产。而老美则更看重view。凡是依山、傍水、环海的豪宅,大多为老美拥有。一是那里自古盘踞的遗产房都是早先白人所有,二是有钱人不用出门,无需考虑交通方便,更注重居家享受,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所以这里富人都隐居在山上,穷人才闹腾在市区。在选区域,定价位这两个首要的购屋要素中,我可谓是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了。要了好学区,就没有好view;有了好view,又买不起那凭风临海的别墅,只好痛苦地在孩子的学区,自己的经济能力和老房子中摆平衡,常常处于一种举棋不定,左右为难的困境。
 




这房子还没买就难舍为客的自由、潇洒,又被自己囊中羞涩所困扰。当初为想拥有一幢自己的房子而热情地跳动过的那根筋也日渐麻木了。我以旁观者的姿态走进了房地产市场,又以他乡客的身份关注着这个我可能还要留守四、五年的城市。脚步真的很累,心情真的很烦,所以足步无力再次远行,心田也再无活水涟漪。而遥望世界,无论是远方还是近地,已都没有接纳我的地方,甚至那些曾经令我心旷神怡,一步一回首的城市和乡镇,也开始迷失在这惨淡凄凉,满目萧瑟的深秋中。在这百业萧条的不景之年,客居他乡也没了浪漫、超然,只有一份流浪的情无望相许,有一番漂泊的苦无尽遭受;客居的伤感也不仅仅是思亲,是寂寞,是孤独,而更多了几许生存危机,生活窘困的惶恐。我还是想要一个家,只为我在走不出阴郁灰暗的世界时遮风挡雨,只为羁绊我步履艰难的双脚不再仓促移动,只为锁住我日渐疲惫的心不再四处游离。
 




于是跟着经纪人满世界地看房、品房。当然也脱不了中国人首选学区的民族俗套。立足于本市最好的学区地段跟踪市场。两个月下来,对所谓好学区的房价、房龄、房子的设计风格、建筑材料、房产地皮的潜在价值、房址的经济意义、房产市场近期的走向,甚至房子朝向、地势、风水都做了一番实地考察和研究。房价越看越高,从二十万看到三十万;房龄越看越新,从七十年代看到九十年代;房子面积越看越大,从1500平方英尺看到3000平方英尺。到头来还是得出了与千百人相同的结论:
看得上的房子买不起,买得起的房子又看不上。”“租房是穷开心,看房是苦伤心,买房是操透了心。真是不明白这是何苦呢?难道凡人真的那么热衷于这些作茧自缚的傻事吗?原本生活只要满足于有食可以裹腹,有衣可以遮体,有片瓦寸土可以安身即可生活得纯净而安宁,可是现代文明在开发,丰富了高级精神享受,优化了物质条件的同时,又给现代人带来了无止境的欲望枷锁和精神困惑。这古代人能完成得很好的简单的衣食住行,竟变得如此复杂、考究。也许这就是现代的陷阱,文明的诱惑。没有办法,生在俗世,身为凡人只能在平庸的生活中像世人一样琐碎、浮躁。读个学位,找份工作,买车,买房,人家有的你也要有,追求时尚,趋合潮流,抗拒不了的平庸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把我们本来平静、有趣的生活变得忧郁、无奈。从开始想买房的一闪念到决定房产成交,这种繁冗的现实和纷扰的红尘愈加肆虐地频频袭来。 




曾经恬不知耻地瞻观过高级豪宅,只是想过过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瘾,不知怎么的本来自命清高、神情傲然的自己,当时立在那豪华、气派的宫殿式宅门里,竟是那么寒碜、颓丧、灰溜溜的。以致后来再也没有勇气和脸面走进那样的贵族领地,那种去了不该去的地方,看了不该看的东西的懊丧,令人生出偷的罪恶感。是的,是偷看了不属于你的富丽堂皇,偷赏了人家价值百万的view,偷入一回贵族豪门,偷得了一份可作为谈资的见识
……那不是自己的东西多看一眼都会诱人去追求。也曾浏览过新建连片的,一个模式,一种风格,整齐划一的开发区房,房子内外光彩照人,处处显露出清晰明朗的现代感,可就是没地没院儿,相拥相簇得可借隔墙之光,敞亮开怀得不藏一点隐。像不留白的画儿,没有空间感;又像是搭积木,垒火柴盒的商业楼,时刻待机出售什么统一标准的商品,没有居家的味道。而漂泊了多年的我,只想求得一个安稳、温暖、实惠的家。我的目光还是落到了一幢灰暗色的半砖半木结构的老式旧宅。小巧精致的平房,古色古香,萧索却不失典雅。前后院几棵参天古树,展露着岁月的风采,错落有致的灌木、果树、花园、草坪被原主人收拾得精当、整洁,屋内一切陈旧的装饰、布局透着旧时温馨、美好,充满了流年的风烟,散发着暖人沉静的气息。突然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家,我理想中的房子就是这样精巧玲珑,古典幽美,舒适安逸,温情可人。住进这样的小巢里,有如走进了旧时代的电影,节奏舒缓,色彩幽暗却有种古风的韵味,又像是置身于一幅风雅的旧油画,有着古朴、浪漫的情调。别看她陈旧得有些沧桑,她特有的质朴和风韵依旧饱含魅力,家的味道非常浓厚,这是现代新房难能营造出的一种历史文化积淀,也是她最吸引我的独到之处,她终于让我走出了困境,找到了自己安身的归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