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本文转自--缘起不灭--BLOG
偏处东南一隅的福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境内山峦叠嶂丘陵起伏,河谷和盆地错综其间,自然环境把福建与浙江江西以至北方中原各地天然地阻隔开来,形成一个相对封闭自成体系的社会经济区域,比较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也就赋予了神秘的有些与众不同的文化色彩。
中国的福建省,最初以为它与广东并无不同,甚至只是类似于广东省的潮汕地区比较封闭的文化不过是南方的边缘小城市而已,至于所谓著名的侨乡,则因海外总有福建人在低头苦干发奋攒钱而已,而留给人的印象总是不够鲜明。然而,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是如何的源远流长,它的精深微妙往往就在不是很容易被人注意到的地方。
相信在海外任何一个地方都能遇到福建人,而由于种种原因始终靠不近,说他们自私小气吧,可又总能发现他们总是有很多同乡,即便不是扑汤蹈火的那种却也总是牵肠挂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省吃俭用不断的往国内汇钱,据说家里盖了楼还要盖,盖了这栋还要盖那栋,给爹妈盖完了还要给兄弟姐妹盖,好像自己还没盖,听着都让人感动。
也觉得福建人是不是死脑筋,拿了钱哪里不能盖楼呢,再说福建省的经济也不是那么的好,就算海归了,选择上海北京深圳那种大都市不是也不错嘛?可是福建人却不这么想,据说,好像真正客老他乡的福建人并不多,早晚好像都是要回去而且肯定是回福建,这点肯定是与广东人不同,老广回去大多是腐败观光,福建人却是真的是洗心革面告老还乡。
朴实谨慎的外表通常是福建人给人的最初印象,勤劳节俭又是他们传统的美德,福建省临海,在海边长大的孩子总是很坚强,经常饱受水灾洗礼的地方则更加能锻炼坚强的意志,有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水灾退却以后,自家养的鳗鱼全部走失,遂劝既发水不易养则免之,对方低头不语,再过几月问以后做何打算,
曰:养鳗鱼。
“十里不同风,一乡有一俗”,形象地说明了福建民俗具有极强的传承性和多样性,就如福建方言的纷繁复杂在全国是少有的,而且在同一方言区内,方言内部的复杂性特殊性在全国方言中也是罕见的,福建文化形态上呈碎状性特征,但从中可以透视出双重的相对封闭性,听到这里才突然晓得为啥闽南语别嘴怎么学也学不会,而福建人又为何有时迂腐得几头牛都拉不回来。
最初喜欢上舒婷的致橡树那首诗,后来才知道她是福建人,福建人总是很含羞的印象忽然又变得浓烈了,无意中发现福建人的眼神很特别,总是有种清澈见底的感觉,单纯的有些让人生怜,而他们的单纯又充满世俗,所以不免又让人感觉到自相矛盾,他们在坎坷面前显得麻木不仁,在黑暗面前装作熟视无睹,他们目的性很强且非常的执著,为理想吃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
当了博士的小K 总是恼怒我为什么总是把他当农民,这倒不是由于生于皇城根儿下离得太远,主要是因为久居深闺孤陋寡闻,查了资料才知道,福建历史源远流长科学文化曾盛极一时历史上人才荟萃,涌现出一批在历史上有很影响的杰出人物,如天文学家苏颂,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思想家、文学家李贽,音韵学家陈第,学者书法家黄道周、蔡襄,文人严羽、杨亿、柳永,才女---冰心,林徽音.史学家郑樵、袁枢,民族英雄郑成功、林则徐,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林纾,铁路建设专家詹天佑等。
难怪小K 和我闹气,也真的够对不起虔谦和天涯妹妹的。
一方水土最具有文化特征和代表性的地方是当地的省会,省会城市长大的孩子的身上打小儿就有多少着与这方水土浑然天成的骄傲,就像胎记在他们身上烙印盖了章,所以现在我终于明白了秦无衣秦大侠为啥看起来深不可测,原来是福建省省会福州派来的,难怪他写的「随笔」娶个妓女做老婆看起来似曾相识,不由得我想起来婉约派创始人的代表作那流传千古的佳句: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我们有几个朋友也是福建人. 有缘分, 真喜欢他们.
何方人士?竟以为自己如此了解福建人,真的如你所言?
吃苦耐劳,遍布世界,,
还有才子,,无衣
希望这篇早点儿上福建的地方志——ZT
希望这篇早点儿上福建的地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