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6 张西 张西工作室
编者语: 他是个不喜欢想太远的大男孩,却总是很有运气,他在只有不到1%中国人的美国公司从事市场营销下的数据分析,他是王兴。
人物简介:王兴,出生在河北石家庄的90后,留学美国康州大学,目前在一家只有不到1%中国人的美国公司从事市场营销下的数据分析的工作,他还有一个正在读博士的女朋友。王兴的父亲是在法院工作的,父母曾希望他留在国内就读法学。王兴是个从小听话的孩子,性格开朗,生活中喜欢开点小玩笑,对于自己的未来他总是用顺其自然的心态来对待,不喜欢提前安排好它们。那么他的成长故事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张西:第一次接受访谈吗?
王兴:哈哈是的,第一次接受访谈。其实我爸妈也说,我从小比较听话,包括青春期,也不跟家里对着干,只要家长说得有道理的就去听,几乎没有叛逆过。确实也是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在学校挺乖的,也听老师的话,从小学就这样。学习上,我也是一直比较顺,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的痛苦或学不懂啊什么的,都是靠自己学。
张西:从小就是吗?都是自己?
王兴:从小就是这样,我爸妈也说,几乎没有给我辅导过功课,我也不太会问他们问题。我喜欢先靠自己去想,把一个问题弄到懂,自己实在想不出来了,再去求助别人,我属于这种。小学学习成绩应该是不错的,初中也还可以,因为初中班级整体水平比较高,我顶多算是个中上游。再往上高中,也不是那种拔尖的,普通偏上吧,老师让怎么学看哪一页就都听老师的。但好像是到了高二高三的时候,感觉学习上又开窍了一些,有了自己的学习思路,复习思路,开始独立思考了。 慢慢的我自己就知道,哪块我该加强学习,就算老师没说,我也应该看一眼,有自己的学习套路。后来成绩就比较拔尖了,高考也都考的挺好的,比较顺利。
说到出国,其实从小都没有想过。小学、初中、高中,都没有想过出国这个事,对外国不是很好奇,也不太想离开家乡,觉得石家庄那地儿还可以,也能成的下我,而且我喜欢待在爸妈身边,属于比较恋家这种,不太想往外走。
张西:但是为什么也出来了呢?
王兴:到了大学的时候,因为我爸妈想让我去远一点的地方,说哪远,就把我往哪送,还差点送云南去。后来挑了重庆,说重庆离家也够远了,就这样吧。
然后在重庆待着就比较独立了,再加上天南海北的同学,也见得多了聊的多了,所以这时候就会觉得,其实往外走走挺好的,能多认识一些人…
张西:你读的是重庆大学?
王兴:西南政法。
张西:读的什么专业啊?
王兴:读的是市场营销。
张西:这是你喜欢的专业吗?
王兴:我不知道。因为我爸是法院的,当时给我选专业吧,他就老想挑个政法的,但是西南政法分数又挺高的,在法学里面算是比较顶尖的,把法学放在第一位还是第二位?反正那个专业是没挑上,最后就落到市场营销了。我当时还上网搜了一些资料,觉得这个专业应该还是可以的,还是比较充满希望的吧,去读的时候,就没什么排斥的心理。但是其实当时我也会感觉到,中国家长喜欢干涉孩子的选择。他们可比我操心的多,比我做研究做的要深,怎么选专业啊,怎么选学校啊,总之他们就是希望帮我挑一个更好的。
我觉得我有了出国的想法应该是在大二,但是怎么一下子就想到要出国,我就有点想不起来了,我觉得应该是身边的人带动的,宿舍里面有一两个同学说准备要出国,想去美国,说美国怎么怎么好,通过跟他们的聊天,身边人的带动,我也就开始去关注美国。先是从文化上去了解一下,像美剧啊,电影啊,然后开始好奇,感觉美剧、电影里面拍的美国真的挺漂亮的,蓝天白云各种建筑,包括纽约这种大城市......反正感觉氛围跟我们都不一样,想到出去看看外国人到底长什么样子,我就挺好奇的,反正就是想体验一种不一样的生活吧。
大二暑假,正好有一个暑期交换的机会,我就毫不犹豫的报名参加了,是去加州伯克利大学,就待了四五周吧,那时侯就像是去踩了一下点儿,踩得还比较成功吧,一下就喜欢上了,就觉得美国得来,于是就更加坚定了我要走这条路。暑假回来就是大三了,就开始忙着考托福啊什么的,就开始弄各种考试,还有联系中介......我爸妈他们也帮不上,对美国还没有我了解的多,就说:“给你出钱就是了,反正你的学费不用担心,我们还掏得起这些,你就自己张罗吧。” 反正我就都是自己准备这些。后来申请也算比较顺利。
我其实当时也没想太多,没有想过要奔着哈佛、耶鲁这种去,从来没有想过。 因为我觉得自己天赋还没到那儿,我觉得就算可能侥幸进去了之后,说不定下场会更惨,万一读一年不得不辍学,还是别费那劲了。反正是选一个适合自己能力的就行吧,学费也不要太贵,别搞得家里压力很大,毕竟家里都是挣工资的,我就选一个经济实惠点,排名差不多的,地理位置好点的就行了。当时考虑下来就是觉得这地儿挺好,而且学校学费确实比其他私立大学要便宜一倍,觉得不错,省点钱,吃吃喝喝多赚几个好玩的地儿,我觉得这比花在学费上有意义,因为放假的时候,像寒假、暑假啊,一有时间还是想去别的州转一转,加州也好,索里也好,这样也能多体验体验,因为读书只是出来的一部分,出来其实不是为了学习,更多的是为了体验一种当地人的生活,或者了解一种文化,不出去转肯定是了解不到的嘛。还有我们专业学业上,真的也没有什么压力,跟别的学校比的话,比较轻松......
张西:你是什么专业?是数据分析是吧?
王兴:就叫数据分析吧。
张西:那你觉得没有压力吗?
王兴:老师讲的太浅,课程难度上比较低。其实当时我也没有说下定决心一定要在美国留下来找工作或者怎么样,如果一开始就想要留下来,那可能就会背负着这种压力在读书和生活上,可能就是另一个状态了。我是不太喜欢现在就去想五年之后怎么样,十年之后怎么样,我不是那种性格的人,我还是比较喜欢想想短期内两三年自己喜欢干点什么,只要不太过分的事,我都会去追求一下,我是属于这样的人,边走边看。然后等到快毕业了,确实是该找工作了,我当时想的是回国也是找,在这边也是找,那为什么不先在美国尝试一下呢?毕竟父母都给自己送出来了。而且我觉得工作之后,肯定更能了解当地的文化,知道他们上班族到底是怎样的?那些中产阶级到底在想什么?所以当时临毕业之前,我就开始找一些工作,也确实是在学校里学的东西不多,后来自己又考了各种证书,我觉得考下来确实是有帮助的,面试的时候提一下有这些证书,人家会觉得这小伙子应该还是懂一些。
张西:你都考过什么样的证书?
王兴:就是数据分析类型的证书和编程认证什么的。
张西:考了很多是吗?
王兴:考了两三个吧,什么初级、中级、高级,一级一级考。
张西:好厉害。
王兴:就是觉得没点这个东西,找工作肯定更难,毕竟我之前在国内也没上过班,也没实习过,想编都不好编。反正还是比较幸运吧,当时是毕业之前就找到工作了,确实比较幸运。
张西:你找到这个公司主要做什么呢?
王兴:我现在这个公司是一个医疗保险公司,我们主要就是在卖医疗保险。
张西:然后你给他们做数据分析?
王兴:是的,做数据分析,分析什么呢?比如说,客户都是可以被分成不同的类别,根据自己的特点,年龄、性别、收入或者一些其他的健康状况,先给他分成几类,再根据这每一类人,去给到他们需要的产品,这叫市场细分。 因为通过数据,我们能够更了解这些人,他可以分到A组,他可以分到B组,或者他应该被分到C组,接受另一类产品,所以每来一个新顾客,我们都会对他进行分析归类,向他推送他所需要的东西,而不再像原来做营销就是一个产品要服务所有人,现在都是喜欢个性化、定制化,所以我们公司是在走这种路线,这也是为什么数据分析越来越重要了的原因。
我现在是在营销部门底下做数据分析,所以跟市场联系还是比较紧密的,我们也会关注市场的动态,到底产品应该怎么卖?哪些产品受欢迎?我觉得挺好的,在营销部门底下,总比在那些IT底下,就是纯做什么码农、数据分析…
张西:比那个有意思。
王兴:对,因为他们不用考虑商业上的、市场上的,还有行情怎么样,什么受欢迎,什么不受欢迎,他们的工作就只是打开电脑去写代码。我还挺庆幸的,公司对市场了解的比较深,我觉得自己学到的东西还是比较多。
工作之后确实是觉得对美国的认识更深了,因为在学校的时候,也没怎么跟美国人玩过,再加上周围像现在这些数据专业,因为太火了,都是中国学生在深造,所以能见到几个美国人就挺不容易的。美国人还是非常以家庭为核心导向的,一谈起来都是在说家里孩子怎么样,或者今天得早点回家,家里有点什么事,反正都是把家庭放在第一位的居多,这是我一个强烈的感受,美国人一说起孩子都是非常自豪,大家也都非常感兴趣聊,所以感觉这种人情味还是有的,也不是我想象中美国人都特别独立,什么你别问我家事,我也不问你家事,他们其实讲得挺多的。
张西:他们和我们中国人还有什么不同?
王兴:......应该说是我的感受不同。我觉得美国人的工作态度还是很端正,很负责的,没太见着什么那种瞎混的,他们还是会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很认真地去完成。在美国,只要你不是特别大的领导,一般早上八点半上班,下午五点下班,就是上够八小时就走,能看得出来他们确实是着急回家,而且是比较急切的心情,都希望早点下班回家跟家人团聚吧,应该是这样。但是国内怎么样,我不太清楚,国内可能更辛苦一些吧,反正工作强度肯定比美国大一些,但毕竟我在国内也没上过班,所以不太好比较。
还有一点我觉得是必要的,就是他们有什么说什么,比较直接,开会当中就能确切的感觉到,比如“我不同意你们”,他们就会很直接的在会上说出来。开放式的谈话会多一些,这样其实挺好的,有些问题你提前说出来,“我不同意你”,直接说,然后大家一起来解决。但是在国内就比较忌讳,大家都顾虑多,怕伤了感情,到最后事办砸了,才说我当时就觉得这么做可能不好......美国人就有什么说什么,我觉得他们这种模式挺好的。
张西:那在公司里,中国人多吗?
王兴:我目前这个公司里,25个左右吧。
张西:你们这个公司得有多少人?
王兴:我们公司,反正在总部得有个三千人。
张西:那中国人还占了1%。
王兴:1%都不到,嗯差不多,就是很少。
张西:那像他们常说的,有这种歧视的可能吗?就是这种现象?
王兴:歧视中国人吗?我觉得没有。他们不会歧视任何一个人种,尤其是在工作环境中。我觉得美国在这点上还是比较平等的,只要你有能力还是可以往上走的,因为也有一些中国人在这里当领导啊。但是,确实是那种比较高层的领导,真的还就是白人居多,别说中国人了,我觉得其他种族,除了白人都很少见,就还是有一个什么玻璃、天花板之类的概念在。但是他们绝对不会因为你是中国人,歧视你怎么样,肯定不会,并且他们感受到的中国人在工作上的表现都是不错的,比较努力的,交代的工作肯定都是认真完成的,我觉得这一点上,我是比较放心的。
张西:在情感方面呢?有什么能跟我们分享的吗?
王兴:情感方面,呵呵,刚才应该交织着来讲,我给忘了这茬儿了。情感方面,当时出来,我也没有抱着一个目的说,我出国是为了找一个女朋友,或者说是为了今年完成一个目标,而去谈的恋爱,从没干这种事,我还是觉得要自己喜欢的,对方也比较喜欢自己的,这种互相欣赏的吧,就是随缘这种心态,所以碰见菲菲(郭芳菲)也是比较幸运的吧。
大学第一个学期结束后,大家一块去加州玩,那趟旅游之后才跟她熟起来的。之前一个学期,都没说过话,也没在一起上课。那趟旅游之后,大家互动更多了一些,互相了解也更多了一些,有的时候我觉得,感觉很不像谈恋爱,但是从身边同学、好朋友的情况来看,我们这种路线还是挺常见的。我的感受就是,做比较真实的自己,因为感情这种东西,你也装不出来,也装不了太久,关键还是要看两个人投不投缘吧,我觉得这点还是挺重要的。
张西:那菲菲吸引你的地方在哪儿?
王兴:我觉得首先还是性格上,我喜欢性格上比较开朗一些,活泼一些的女孩,不能光考虑学习,还得比较乐观活泼一些,比较有生气一些的。我觉得主要是看性格,我俩性格上还是比较投脾气的,我经常喜欢开个玩笑什么的,其实菲菲也是属于这种,只不过肯定要比我收敛一些,但是其实她也挺喜欢开个玩笑啊什么的,我觉得还是得玩得到一块儿去的嘛,还有她也挺包容的,属于比较懂事那种孩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
张西:恩,很重要。
王兴:还有就是价值观啊,为人处事上啊,她都是比较懂事的孩子,挺乐观,挺向上,我觉得真是挺好的。
张西:这一处下来也时间不短了。
王兴:时间不短了,感觉感情确实是越来越好了,至少从我的角度,但是我没问过她,我自己是觉得感情越来越好了。
张西:肯定是这样,过去都是谁也不认识谁,都是两个个体,现在在一起了,逐渐就会发现对方的优点。
王兴:在一起经历的事情也多了,我看她申请啊什么的都很辛苦,我也尽可能去分担,多担当一些,能帮她改个文书也好,或者帮她租个房子。能为她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
张西:她那个是什么大学?
王兴:德州农工。人家就叫德州AM大学。
张西:那她做的是什么?
王兴:她作的是营销底下的数据分析。
张西:还是你们这块内容。
王兴:对,很相关,只不过是更深一层吧,就是更深究背后的理论。她们现在经常上这些高等数学、统计学,她们会去深究一个公式背后的理论到底什么时候该用什么公式。
张西:她这方面应该还行吧?
王兴:她是理科生嘛,本科也学过一些数学,还行,但是…
张西:不喜欢?
王兴:能出来还是很辛苦的,因为她给我看了一眼那些数学符号什么的,没几个我认识的,没怎么见过的,所以我觉得难度肯定还是在那儿的。反正我是帮不上她......
张西:她这个博士一般要读几年?
王兴:一般要读五年。
张西:这才是第一年。
王兴:一般是先上两年课,接下来两年去认认真真写论文,尽量多发点论文,第五年去找工作,然后争取在第五年毕业之前找到工作。有些读六七年的是为什么?因为他毕业前没找到工作,所以就继续挂在学校那儿,也不毕业,然后就接着找工作。都说博士毕业了以后挣钱多啊怎么样的,但是首先要先把这五年坚持下来,其实这五年期间没什么回报的,收入非常有限。
张西:很辛苦。
王兴:挺辛苦的,因为平常很考验你的心智、心态,得坚韧一些才读的下来,她这才上第一年就崩溃了一两次,这学期好多了,上学期动不动就说读不动了。确实很辛苦。
张西:是,还好你这马上要过去的话,她那边就会欣慰一些,至少能心里面暖一些。
王兴:周一到周五过不去,但最起码周末还能陪她两天,照顾照顾她,帮帮她,解决一些琐事、杂事。
张西:在哪个城市?
王兴:我在达拉斯。
张西:她呢?
王兴:她那个地方叫College Station, 就是大学城,穷乡僻壤的一个地儿,离所有大城市都挺远的。
张西:你刚到美国来的时候,尤其是到了康州来的时候,你觉得是你想象的那个美国的样子吗?
王兴:......(回想一下刚到康州)
张西:失望吗刚到康大的时候?
王兴:我当时…
张西:觉得挺好?
王兴:我其实失望的是因为我们这个校区在市中心那栋楼里,所以这一点真的挺没有意思,很遗憾我没有体验过美国校园生活,所以这点没什么资格去评论。但是主校区肯定是去过几次,氛围又是不一样的,生机勃勃的,都是年轻人............我觉得失望,但也还没有什么太失望。康州这个地儿,我觉得还是可以的。
张西:你其他的同学发展的还好吗?就是留下来的多吗?
王兴:留下来现在没几个了吧,可能我们这一批里就四个左右,反正都是陆陆续续走的,有的是不在这找工作就直接走了的,有的是找了但没找到该回去了就回去了。现在很少人会说我一定要留下来,这种心态是越来越少见了,我觉得跟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关系吧,因为回国也能挣不老少,其实收入也可以,所以就觉得该回国那就回呗,反正不愁找工作什么的,感觉大家发展得都还不错,在国内赚的也还可以。目前我了解的人群也还是跟专业制作相关的这一批人,因为这块儿在国内还是有需求的。
张西:你对未来是什么设想?
王兴:是我自己的未来吗?
张西:那肯定是你们俩的嘛。
王兴:我们俩,刚才也提到,我不太喜欢想太远,因为她还得读五年,那我就得在这儿工作五年,这五年期间说不定就不得不申请绿卡,或者想办法下一步怎么走,所以有时候也是这种一步一步的走也就推动下去了,也不一定需要一下子考虑太多,我还是比较顺其自然的,到时候自然就知道答案了,照目前的趋势看,我觉得肯定是留下来的概率会更大一些,嗯。
编后语:
王兴和大部分的90后很像,爱玩爱笑,不喜欢被一些很长远的规划束缚着,随遇而安,顺其自然。其实也好,也不好。可是他比别的孩子多了一份聪明,多了一份踏实,多了一份幸运,多了一份感染力。
读王兴的故事,是要和她的女神郭芳菲一起来读的,因为他除了自己的学业和事业,更多的时间他都留给了她。
王兴,更多带给我们的是他在美国的这段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分享,并不一定要熬夜点灯为了一所名校,他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知足常乐,做自己喜欢做的,也能收获芬芳与菲薇。就像他遇到了他的芳菲,照顾她,保护她,就是他对未来的规划。
编辑:陈哈妮 责编:李明泽
张西工作室网站:http://zhangxistudio.com
张西工作室微博:http://m.weibo.cn/p/1005056184049797
版权所有,如转载请注明转自张西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