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卡梅隆和溶洞, 《Sanctum》

(2011-03-28 15:09:31) 下一个

朋友推荐,周日晚去看了卡梅隆(JAMES CAMERON )的新3D电影《Sanctum

自然是冲卡梅隆的名头去的,但电影讲的溶洞和潜水也都是我关心的话题。不知是不是因为时间太晚,整个电影院只有区区6个人,比起TatanicAvatar时的盛况,心酸啊。 

电影无疑是好的。卡梅隆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短短的100钟,电影将年轻人的血性,中年人的刚毅,生死瞬间的挣扎和决断都体现得淋漓尽致。人在自然面前是如此的渺小,那在生活面前呢?纵然是征服未知世界的强者Frank,也在儿子面前承认探索溶洞包括了他对车子房子按揭等实生活的逃避,所以啊!如果征服自然体现的更多是,而面对生活磨练的也许更多是

 

生活和人性的话题太沉重,对于向我这种一向活得一知半解,而且还立志要活得简单的人,最好是谨言慎行,以免贻笑大方。在此只谈风月,哈哈。

 

第一次知道溶洞,是十岁左右。记得那是一个冬天,家里有人生病住院,父母都去医院了,整个寒假就我一个人在家,难得的自由。买了一本书,好像叫《遗失的玛雅文明》。书里介绍:辉煌的玛雅文明在外来者入侵后,恍如一夜间突然消失。其中一个推论是玛雅人和他们累积的财富一起,全都撤退到了当地纵横交错的地下溶洞中。书中花了大量的篇幅描写入侵者对玛雅人的掠夺,也很细致地描写了后来人探索玛雅溶洞的经历。到现在我还记得,当年那个十岁的小女孩,刚刚把中国字认齐了,独自一人抱着那本书读到深夜。那么寒冷的冬天,没有暖气没有炭火,居然激动得浑发热。那时的我还不知道那个冬天后自己的生活将发生多大的变化,只是为了那个时间和空间都离我如此遥远的文明而伤感,如此简单,而且纯粹! 

 

溶洞号称是人类在地球上最后没有征服的未知世界之一。吸引人因为它的美,拒绝人因为它的险。长期的雨水冲刷,溶洞里的地况一般都很复杂。有宽畅的地下宫殿,也有险峻的地下悬崖。地下河水涨涨落落,沟壑交错纵横。像《Sanctum》中一样从溶洞入口找到一条通向大海的地下通道,简直天方夜谈。 

正因如此,关于地下溶洞的传说从来没有间断过。最有趣的是说大西洋城毁灭时,其中的一批居民逃到了地下溶洞中,慢慢适应了地下的生活,现居住在地下深处,有时会通过溶洞通道探看地面的情况。并有报道说有人还抓到过在地面迷路的地下居民,他们普遍个子矮小,皮肤已经呈蓝色,是因为缺乏日照并血液里氧气含量很少的原因......

 

印象中溶洞一般都在平原地带,像中国的广西贵州等。在中国去的第一个溶洞反倒是在河南,是去嵩山少林寺的副产物,号称中国北方第一洞。当然,桂林的芦笛岩与之相比,规模是大得多了。但在桂林旅游最不爽的是,在每个景点都被强行地告知这个山像什么,这块石头像什么,然后游客们就努力地寻找角度,非得把它看成猴子或公鸡不可。

特别的洞很多,墨西哥有一个天然水晶洞,澳洲有已知最大的冰洞。溶洞嘛,越南据说刚发现了世界最大的溶洞,见Link。

墨西哥的Cazumel是溶洞潜水(cave dive)的好地方,这种游人少一点难度大一点的地方,特别适合让我的野性冒一冒小泡泡。cave dive比普通潜水更难的是:进了溶洞,要不然往前走,要不然往后退。没有第二条路,也没有可能中间浮到水面上来透气休息。好比选择了生活,就只能走下去,没处躲没处藏,不能拐弯......

咦,怎么又回来了?就此打住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081IIhXu1M

http://www.frontrowcentre.com/trailers/sanctum-3d/1296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IRoLs_zFgo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