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典学习】西方音乐史学习笔记

(2011-06-30 08:43:03) 下一个



【西方音乐史学习笔记】

1. 古希腊罗马音乐

* “音乐”(music)一词是由缪斯(Muses)演化来的.

* 西方最早的弦乐器是里拉琴(Lyre),又称诗琴,七弦琴。


2. 中世纪(450-1450)

* 在西方文明史上,“中世纪”一词意指欧州古代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公元5世纪以后的近一千年的漫长时间。
基督教的统治深深地影响着中世纪艺术的发展。

* 宗教音乐的发展与统治有赖于教仪音乐的统一,几代人的努力之后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590—604在位)统一了宗教教仪圣咏,编定了教仪歌集,称为格里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格里高利圣咏是单声音乐,拉丁文词,节奏自由,男声歌唱。它成为唯一能在教堂每日祈祷的日课和弥撒仪式中使用的音乐。

* 格里高利圣咏初期采用纽姆谱(Neum),将一些指示规律运动方向的标记写于拉丁文的上方。

* 公元11世纪阿莱佐的僧侣规多(Gudo of Arezzo 990—1050)第一个发明采用了四线谱,四条线分别代表d、f、a、c’,谱上的纽姆符号便能比较准确地记录下音高了。

* 与哥特式的建筑以及绘画中透视科学几乎同时出现的,是在听觉上有立体空间感的音乐风格——复调音乐。

* 西方最早的有记载的复调音乐出现于9世纪末,称为奥尔加农(Organum)。

* 游吟诗人: 12、13世纪由于文化的进步以及撒拉逊文明的影响,骑士文学出现了新的思想、行为准则。发源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的游吟诗人(troubadour)的歌曲是这时期骑士文学和音乐的主要代表。

* 西方音乐史“新艺术”(Ars nova)一词一般指“14世纪的复调音乐,与意指13世纪的复调音乐的“古艺术”(Ars An-tiqua)相对而言。


3.文艺复兴时期(1450-1600)

* 勃艮弟乐派在包括比利时、荷兰和法国东北部的勃艮第公爵领地内兴起,位于第戍的宫廷是当时西欧的文化中心,这一乐派的主要音乐家是杜费(Guillanme Dufay,1400—1474)和班舒瓦(Gilles Binchois,1400—1460)。

* 继勃艮第乐派之后,15世纪下半叶活跃于欧洲的是法国佛兰芒乐派。他们活动的地区是当时尼德兰南部的省份佛兰芒和法国北部。奥克冈(Johannes Ockeghem, 1430—1495)和奥布雷赫特(Jacob Obrecht, 1452—1505)。奥克冈的学生若斯坎(Josquin des Prez,1450—1521)是第二代佛兰芒乐派的代表。他的音乐中明显地表现出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创作有18首弥撒曲、87首经文歌、72首世俗歌曲。

* 帕莱斯特里纳(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1525—1594)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一位重要的音乐家。他在罗马天主教音乐原则的限制下,继承吸收佛兰德乐派的复调技巧,创作出一种具有独特美学意义的复调合唱风格。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帕莱斯特里纳的两部弥撒曲专辑

* 拉絮斯(Orlande de Lassus,1532—1594)是16世纪后半叶与帕勒斯特里纳齐名的另一位重要作曲家,法国——佛兰芒乐派的传统在他的音乐中达到了顶峰。

* 法国最有代表性的是法国歌谣曲(France Chanson)。这是一种四或五个声部的无伴奏世俗合唱,音乐轻快、节奏鲜明。它不仅受到新兴市民的喜爱,在贵族中也很流行。雅内坎(Clement Janequin,1485—1560)以创作描绘性的歌谣闻名。模仿鸟鸣的,如《云雀》、《鸟之歌》;描绘街头景象的,如:《巴黎的闹市》;《马里尼战役》则是战争题材作品的先驱。

* 意大利牧歌(madrigal)是16 世纪欧洲最有影响的世俗音乐形式。意大利牧歌早期发展受意大利民间抒情歌弗罗托拉的影响,16 世纪中叶以后,音乐与诗歌贴近,描绘性和情感表达有所发展,半音化的风格在杰苏阿尔多(Carlo Gesualdo,1561— 1613)的牧歌中达到顶点。

* 16 世纪后期蒙泰韦尔迪(Claudio Monteverdi,1567—1643)的创作使牧歌从多声部模仿转为独唱、重唱加伴奏的形式,运用宣叙性的旋律,追求戏剧性的表现,为17 世纪歌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 威尼斯乐派: 音乐家维拉尔特(A.Willaert,1490—1562, 安德烈亚·加布里埃利(AndreaGabrieli,1510—1586)和乔瓦尼·加布里埃利(GiovanniGabrieli,1553—1612)。

* 变奏曲(variation)是另一种重要器乐体裁。16 世纪末,英国的维吉那古钢琴乐派(Virginal School)的伯德(WilliamByrd,1543—1623)、布尔(John Bull, 1562—1628)和吉本斯(Orlando Gibbons,1583—1625)写了大量这种体裁的作品。


4.巴洛克时期(1600-1750)

[意大利歌剧]

* 意大利歌剧: 歌剧虽然产生于16、17世纪之交,可是这种综合的音乐戏剧形式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悲剧、中世纪的宗教剧,对歌剧有更直接影响的是文艺复兴的意大利牧歌、幕间剧(inter-medi)和牧歌喜剧。

* 1594年里努契尼(Rinuccini)写脚本,1597年由培里(Peri)和卡契尼(Caccini)谱写音乐的《达芙妮》可称是第一部歌剧。

* 蒙特威尔第 早期意大利歌剧的第一位伟大作曲家是蒙特威尔第(Claudio Monteverdi 1576—1643)。这位跨世纪的音乐家,把意大利牧歌和经文歌的创作经验,运用于歌剧之中。他1607年在曼图阿谱写的《奥尔菲斯》是第一部真正意义的歌剧。蒙特威尔第的学生卡瓦里(Pier Francesco Cavalli,1602—176)创作了41部歌剧。另一位威尼斯歌剧作曲家是契斯蒂(AntonioCesti,1623—69),他的歌剧音乐以抒情的咏叹调和二重唱见长。

* 那不勒斯乐派 意大利歌剧诞生于佛罗伦萨,成长于威尼斯,成熟于那不勒斯。那不勒斯四所著名的音乐学院:基督受难、洛雷托圣玛丽亚、圣奥诺弗里欧和图文基尼怜悯造就了一批批作曲家和歌唱家。从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那不勒斯乐派的歌剧风格在欧洲广为流传。它的重要代表是A·斯卡拉蒂(Alessandro Scarlatti,1660—1725)。他创作了115部歌剧,重要作品《仙草灵药》、《蒂格拉内》和《格里塞尔达》等。他开始采用返始咏叹调(da capo aria),并重视乐队的戏剧作用。
* 康塔塔(cantata)是17世纪初意大利的另一种声乐体裁。世俗内容,包括宣叙调、咏叹调、器乐伴奏的室内声乐形式,规模比歌剧小。后来德国作曲家创作了大量宗教内容的康塔塔,并把它加入合唱。

[意大利提琴音乐]

* 巴洛克最早兴起的提琴音乐是小型室内合奏的形式,17世纪后半叶形成两种体裁:室内奏鸣曲(sonata da camera)和教堂奏鸣曲(sonata da chiesa)。1700年以后,出现了带数字低音伴奏的独奏小提琴奏鸣曲(Solo sonata)和无伴奏的小提琴奏鸣曲。巴洛克时期意大利的大型弦乐体裁是“大协奏曲”(con-certo grosso)和“独奏协奏曲”(solo concerto)。

* 对提琴音乐做出贡献的是意大利波伦亚乐派(BolognaSchool)。其中有卡扎蒂(M.Cazzati,1620—1677)、维塔利(G.B.Vitali,1644—1692)、巴萨尼(G.B.Bassani,1657—1716)、托雷利(G.Torelli,1658—1709)。他们既是作曲家又是演奏家。其中科雷利(Arcangelo Corelli,1653—1713)对波伦亚风格的影响最大。

* 在大协奏曲和协奏曲创作方面,维瓦尔第(1678—1741,Antonio Vivaldi)是最为人们熟知的。他1703年受戒为神父,一头红发。因为其音乐受到人们的喜爱而有“红发神父”的绰号。他的454首协奏曲中,2/3是独奏协奏曲。他的协奏曲形式清晰,织体丰富,节奏富有动力性,独奏与全奏的对比已具有戏剧性。他的四部小提琴协奏曲,总称为《四季》,倍受人们喜爱。

[法国歌剧与古钢琴音乐]

* 第一位真正法国歌剧的作曲家是吕利(Jean—BaptisteLully,1632—1687)。代表作品是:《阿尔切斯特》、《阿尔米德和勒诺》等。巴洛克时期欧洲流行的一些独立的器乐舞曲,如:小步舞曲(menuet)、加沃特舞曲(gavatte)、布列舞曲(Bourr’ee)等多源自吕利的歌剧和舞剧音乐。

* 拉莫(Jean Philippe Rameau,1683—1764)是吕利之后重要的法国歌剧作曲家。在他50岁开始创作歌剧之前著有《和声基本原理》(1722),为近代欧洲和声理论奠定了基础。

* 路易十五在位时期(1715—1774),法国在建筑装饰艺术和绘画艺术中形成了洛可可(Rococo)风格,其大量采用漩涡和贝壳形的曲线,造成纤细、轻巧、华丽甚至繁琐的装饰性。反映出宫廷的审美趣味。洛可可风格在音乐方面的典型代表当属弗朗索瓦·库普兰(Francois Couperin 1668—1733)。

* 第一位确立古组曲形式的作曲家是德国古钢琴、管风琴家、作曲家弗罗贝格尔(Johann Jasob Froberger 1879—1972)。他的二十多首组曲,大部分固定采用阿勒芒德舞曲(allemande,德国舞曲)、吉格舞曲(Gigue,英国舞曲)、库朗舞曲(Couvant,法国舞曲)、萨拉班德舞曲(Sarabande,西班牙舞曲)。之后,排列位置调换形成典型古组曲的顺序:阿勒芒德舞曲、库朗舞曲、萨拉班德舞曲、吉格舞曲。

[英国音乐与亨德尔]
* 珀塞尔(Henry Purcell,1659—1695)一生主要服务于宫廷,写有许多戏剧配乐、颂歌和室内乐等。他为女子寄宿学校演出写的一部小型的歌剧《狄朵与埃涅阿斯》竟成为久演不衰的英国歌剧的杰作。

* 亨德尔(Georh Friedrich Handel,1685—1759)与巴赫同是巴洛克后期的两位伟大的音乐家,但是他们的经历、性格和音乐风格有很大的差异。亨德尔创作出46部歌剧、6部英语清唱剧、和为露天演出而作的两首管弦乐曲《水上音乐》、《焰火音乐》,及管风琴协奏曲、大协奏曲、奏鸣曲、三重奏鸣曲、钢琴曲等。

[德国音乐与巴赫]

* 17世纪德国重要的作曲家许茨(Heinrich Schutz,1585—1672)写了第一部德国歌剧《达芙妮》,但是他创作的主要领域是宗教音乐

* 约翰·塞巴斯梯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生于德国的爱森那赫,是延续了几百年的音乐家族中的第五代人。管风琴音乐是巴赫最早实践的领域,是他音乐创作的经验基础。他以新教众赞歌的曲调改编创作了约一百七十首管风琴的《众赞歌前奏曲》反映了他对新教音乐传统的热爱。托卡塔、幻想曲或前奏曲与赋格曲组合在一起,是巴洛克重要的键盘乐形式,巴赫在这种形式的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如《G小调幻想曲与赋格》、《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巴赫的古钢琴音乐涉及了德、法、意的不同音乐体裁风格领域,包括《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十五首二部创意曲、十五首三部创意曲、六首德国组曲、六首英国组曲、六首帕蒂塔、《意大利协奏曲》、《戈尔德堡变奏曲》、《平均律钢琴曲集》、《赋格的艺术》等作品。 巴赫的室内乐包括六首小提琴独奏奏鸣曲、六首大提琴独奏组曲和几首长笛奏鸣曲及《音乐的奉献》等。在提琴这类旋律乐器中,巴赫也创作出了出色的复调的织体。 巴赫的管弦乐作品有四首组曲、二首小提琴协奏曲、一首双小提琴协奏曲。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大多采用意大利大协奏曲的形式,其中对不同乐器组合的探索,及其中独奏段与乐队合奏段的生动交织,使它们成为巴洛克同类体裁的杰作。 巴赫的声乐音乐大部分是宗教作品,包括留存下来的近二百首宗教康塔塔、二十三首世俗康塔塔、《圣诞清唱剧》、《b小调弥撒曲》、《马太受难乐》和《约翰受难乐》。巴赫没有写过歌剧,但他清唱剧式的受难乐充分展示了他的音乐戏剧才能。《马太受难乐》实际上是一部充满激情的、深刻而壮丽的史诗般的戏剧。

5.古典乐时期(1750-1820)

西方音乐史中的古典主义时期通常指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段时期。维也纳出现了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位古典主义大师,他们的杰出音乐作品和音乐风格被称为近代欧洲音乐艺术的“经典”。古典风格的形成,经历了古典早期复杂的准备过程。 18世纪的欧洲,在法国大革命之前经历了一场广泛的思想革命——启蒙运动,它是以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的面貌出现的,然而它的影响远远超出文化领域,涉及经济、政治、法律、哲学、科学乃至社会制度和社会风尚等方面。启蒙思想家反对传统的宗教,提倡自然神论;反对形而上学,提倡科学和常识知识;反对专制的权威和特权,提倡自由、平等和普遍教育的口号。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法国百科全书派正是身体力行地要以先进的哲学文化知识的光辉照亮黑暗愚昧的社会。 启蒙主义者认为“理性”是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基础。布瓦洛在古典主义文学理论经典《诗艺》中强调“良知”或“理性”,痛斥想象和飘忽无常的情感。他认为,凡是天生的事物总是符合理性的,是永恒、真实的。文学家要爱理性,永远不能和自然寸步相离。启蒙时期流行的文体是更富于理智的散文,优秀散文的清晰、生气、得体、匀称和优美的品质,也成为评判其他艺术的准则。音乐艺术中,古典主义的几代大师,则探索了富有理性和逻辑的庞大的音乐构思形式,最终使情感在其中得到适度的完满表现。 古典主义时期是知识大众化的时代。哲学、科学、文学和艺术开始面向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公众。小说、戏剧描绘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音乐家也走出宫廷深院的大门,为音乐会的听众构思创作,于是音乐的愉悦性、易解性和动人等品质,成为音乐美的准则。 在启蒙运动的人道主义思想影响下,欧洲形成了一个开明君主的统治时期。社会改革的同时,文化艺术获得发展。欧洲君主的广泛联姻削弱了国家民族的界限。艺术,特别是音乐的发展呈现出欧洲一体化的倾向。然而这终究是一个行将灭亡的社会,法国革命敲响了旧社会政体的丧钟,也预示了新的音乐时代的开始。

[喜歌剧的发展与格鲁克的歌剧改革]

* 意大利的佩格莱茜(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1710—1736)不仅是一位有才能的正歌剧作曲家,他的《女仆作夫人》被认为是第一部意大利喜歌剧。

* 18世纪中下叶意大利主要喜歌剧作曲家波契尼(N. Piccinni,1728—1800)的《温顺的女儿》融入了一些严肃的抒情性。契玛罗萨(D. Cimarosa,1749—1801)的《秘密婚姻》由于生动地表现了人们社会等级价值观念的转变而引起轰动。

* 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1714—1787)是德国人,就学于布拉格,后在意大利完成学业,早年主要创作传统风格的意大利歌剧。18世纪50年代定居维也纳,受歌剧改革浪潮影响,与诗人卡尔萨比基(Raniero Calzabigi,1714—1795)合作先后创作了《奥尔菲斯与尤丽狄茜》、《阿尔切斯特》等歌剧,实践了他对歌剧改革的一些设想。他认为:歌剧声乐的旋律要去除不必要的装饰,音乐必须在戏剧的支配下简洁地陈述出来;千篇一律的返始咏叹调的形式,如果破坏了剧词的连贯性,就不应该采用;序曲的基调应与整个戏剧的基调相吻合;简洁和清晰应是歌剧音乐永远追求的原则。格鲁克在70年代为在巴黎演出而创作了《伊菲姬尼在奥利德》、《阿尔米德》和《伊菲姬尼在陶里德》等歌剧。


[古典主义早期的奏鸣曲和交响曲]

* 在西方音乐历史中,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声乐艺术长期占主导地位,巴洛克时期器乐音乐获得独立发展,与声乐音乐并驾齐驱,而古典主义时期是器乐音乐繁荣的时代。

* D·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1685—1757)是18世纪上半叶最主要的意大利古钢琴作曲家。作为著名歌剧作曲家A·斯卡拉蒂的儿子,他受意大利歌剧抒情旋律的熏陶,然而他成就于古钢琴音乐,创作了近六百首单乐章钢琴曲,后人称作《奏鸣曲》。

* C·P·E·巴赫(Carl Philipp Emannel Bach,1714—1788)是J·S·巴赫的次子。长期在柏林和波茨坦任弗里德里希大帝的古钢琴师,是柏林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键盘音乐作品在古典主义早期具有重要意义。

* 巴赫另外两个儿子中,长子W·F·巴赫(WilhehmFriedemann,1710—1784)的音乐风格保持了他父亲的传统,因而被认为不合时宜。小儿子J.C.巴赫(Johann ChristianBach,1735—1782)长期定居伦敦,被称为“伦敦巴赫”,他是第一位为近代钢琴创作协奏曲的作曲家。他的钢琴协奏曲和音乐的流畅风格曾给莫扎特留下深刻印象。

* 18世纪初意大利歌剧序曲(Sinfonia),渐渐脱离歌剧,成为一种独立的管弦乐体裁形式在音乐会上演奏。它为快——慢——快的形式,即快板乐章、简短抒情的行板乐章、有舞曲节奏的乐章(小步舞曲或吉格舞曲),这就是最早的交响曲(英:symphony;意:Sinfonia;德:Sinfonie)。意大利作曲家萨马丁尼(Giovanni Battista Samartini,1698—1775)写有大量早期的交响曲。

[维也纳古典风格的形成——海顿与莫扎特]

* 18世纪下半叶,维也纳成为欧洲音乐的中心地。西方音乐在这里获得高度的凝聚发展,形成了对近代西方音乐具有典范意义的维也纳古典风格。

* 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是古典维也纳乐派的奠基者,出生于奥地利东部与匈牙利临近的罗劳镇的车匠家庭。海顿写有108首交响曲、68首弦乐四重奏及协奏曲、嬉游曲等其他器乐作品;声乐作品有26部歌剧和4部清唱剧。他的交响曲和四重奏为古典维也纳乐派的体裁风格奠定了基础。海顿的音乐明快、乐观、幽默,充满了生气。他乐天安命于生活的环境,然而对音乐艺术的追求却孜孜不息。他认为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这些思想体现了启蒙主义的信念

* 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是西方音乐史上最富有智慧的音乐家。莫扎特音乐创作领域广阔,包容了当时各种体裁形式。有22部戏剧作品、50多首交响曲、25首钢琴协奏曲、12首小提琴协奏曲、26首弦乐四重奏、17首钢琴奏鸣曲、42首小提琴钢琴奏鸣曲。莫扎特创作过程以机敏快捷著称,有些传记甚至记载他边谈话说笑边作曲。莫扎特尽管有一些作品充满了戏剧性,甚至悲剧性,但他的多数作品是纯真、亲切、阳光明媚的。莫扎特生活的世界充斥着烦恼和阴暗,然而从他笔下涌流出的音乐却是一种升华的,具有古典美的艺术。他是古典主义时期的一位理想主义者,他把自己全部的身心都融入了音乐世界,音乐也就成为他的生活。

[时代的音乐巨人——贝多芬]

*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生于德国波恩。贝多芬的作品数量比海顿和莫扎特少,他的创作过程是艰难的,构思一部作品,捕捉到一个理想的乐思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贝多芬的音乐比前两者更富有个人独创性。他的作品包括:9首交响曲、一部歌剧、两首弥撒曲、11首序曲、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和5首钢琴协奏曲、16首弦乐四重奏、30首钢琴奏鸣曲、10首小提琴奏鸣曲等。

* 贝多芬是音乐艺术的解放者,他以自身的才能和魅力改变了音乐家必是身穿宫廷仆人号衣的屈辱的历史。他摆脱了音乐为上流社会娱乐装饰的因袭传统,使音乐艺术从一般美的境界进入到崇高的境界,从而在人类文化思想史中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贝多芬既是古典主义的完成者,又是浪漫主义时代的引路人。他的音乐对于时代与个人的情感表现,宏伟的戏剧性和对自然的依恋等都为浪漫主义开启了通向新时代的大门。

6.浪漫主义时期(1820-1900)

浪漫主义运动于18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文学,19世纪上半叶在文学中已达到鼎盛,并漫延到其他艺术领域。音乐史上的浪漫主义时代大致包括1820——1910年近一个世纪。 浪漫主义反对崇拜理性,歌颂本能和情感。与古典主义客观地对待艺术生活相反,浪漫主义以主观的角度感受事物。卢梭说:“我和我见过的所有人都不同……”与诗歌里人称代词“我”大量出现一样,作曲家们也努力地发掘着自我。他们往往与作品融为一体。浪漫主义的情感主义在文学的抒情诗所洋溢出的激情中得到体现,而浪漫主义音乐的抒情旋律和细腻和声,更直接地诉诸人们的情感。音乐艺术揭示印象、思想和情感的不明确性和无限性,使它(特别是器乐音乐)成为理想的浪漫主义艺术。 浪漫主义恋慕自然。19世纪是美术史上的风景画的时代,音乐家不仅把大自然作为题材,也作为他们的力量和灵感之源。浪漫主义倾向于不同艺术之间的结合,音乐家把音乐与文学和绘画结合起来,为的是追求更富想象力的表现。 浪漫主义时代作曲家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法国大革命导致了封建宫廷的衰落,也就摧毁了欧洲延续了几百年的音乐保护制度。音乐家摆脱了宫廷附庸的地位,他们必须面向音乐会的广大听众和音乐爱好者的需求,他们必须与出版商打交道。他们在这一解放过程中,也失去了在社会中明确的地位。无常的生活常使他们陷入贫穷,或在精神上处于远离社会人群的孤独境地。

[早期浪漫乐派]

* 韦柏(Carl Maria Weber,1786—1826)生于德国的小镇欧汀。《魔弹射手》被认为是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 韦柏的另外两部重要歌剧是《优兰特》和《奥伯龙》。他还写有大量器乐曲。他的标题钢琴曲《邀舞》创造了圆舞曲的诗意的形象,被法国作曲家柏辽兹改编为管弦乐曲。他还为他所钟爱的单簧管写了协奏曲。

* 舒柏特(Franz Peter Schubert,1797—1828)生于维也纳近郊里克登塔。虽然舒柏特并不是艺术歌曲的创造者,但是他短暂一生创作的六百多首歌曲。 舒柏特的歌曲有的似质朴的民歌,如《野玫瑰》、《菩提树》,有的弥漫着甜蜜和忧郁,如《在海边》、《流浪者》,还有的充满了雄辨和紧张的戏剧性,如:《魔王》。在音乐形式上有简单的或变化的分节歌和根据歌词贯穿发展的叙述性歌曲。他的主要歌曲还有《纺车旁的马格丽特》、《海的静寂》、《摇篮曲》、《鳟鱼》、《死神与少女》和《致音乐》等。舒柏特在艺术歌曲中展示了不拘成规的丰富幻想,而在器乐作品中却保持了古典主义的明晰性。他的交响曲采用古典主义传统的形式,但是声乐式的歌唱性旋律,徘徊的和声等因素,构成了一种浪漫主义交响曲的新风格。

* 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生于汉堡。门德尔松出色的音乐会序曲确立了这种体裁在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地位。主要作品包括:《仲夏夜之梦》、《赫布里底》(“芬加尔岩洞”)、《平静的海洋和幸福的航行》、《美丽的梅露西娜传奇》和《吕伊·布拉斯》。《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门德尔松的一部佳作,音乐清晰简洁,精致优雅而充满了抒情气息,小提琴技巧不很艰深,效果却辉煌。门德尔松把古典大师贝多芬的音乐视为楷模,在无法超越的古典形式中,他注入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和诗意的暗示。他以恬淡的幻想力和精致的管弦乐处理手法创造出了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景画。他避免过份的情感,决不允许音乐灵感之外的东西来打扰音乐布局和比例,他的一些作品虽有标题,但并非真正的标题交响乐。他憎恶一切模糊、浮夸、混乱和冗长,追求完美的秩序、节制和简洁的表达。他是古典主义的浪漫主义者。

* 舒曼(Robert Schumann, 1810—1856)生于德国萨克森的茨维考。舒曼是一位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的音乐家。他精通文学,他喜爱的作家是霍夫曼和让·保罗这样一些富于幻想的诗人。他把诗人的激情与幻想气质带入了音乐,他的音乐与文学的融合不是表面的而是内在深层的。 钢琴音乐是他重要的创作领域。主要作品包括:钢琴套曲《蝴蝶》、《狂欢节》、《大卫同盟盟友舞曲》、《克莱斯列安娜》、《童年情景》,和《C大调幻想曲》、《交响练习曲》、a小调钢琴协奏曲》等。

* 肖邦(Frederic Francois Chopin,1810—1849)生于华沙附近的热拉左瓦——沃拉,父为居住在波兰的法国人,母为波兰人。肖邦是19世纪最伟大的钢琴音乐作曲家。贝多芬在钢琴上表现管弦乐队的效果,李斯特则把钢琴视为万能乐器,而肖邦探求的只是钢琴的效果,创造了自成一派的钢琴艺术。 肖邦是典型的浪漫主义音乐语言的创造者之一。肖邦在1830年离开波兰时写了第一首马祖卡舞曲,他一生的最后一首作品也是马祖卡舞曲。51首马祖卡贯穿了他一生的创作,表现了他对祖国永久的思念。肖邦还写有波罗乃兹舞曲、24首前奏曲、19首夜曲、即兴曲、叙事曲、两首协奏曲、3首奏鸣曲及圆舞曲、船歌、摇篮曲等。

* 柏辽兹(Hector Berlioz,1803—1869)生于法国南部的格勒诺布尔附近。德奥早期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主要在小型音乐体裁上体现出浪漫主义倾向,而柏辽兹面向音乐会的大型交响性体裁开拓了标题交响曲新领域。柏辽兹继承了贝多芬四乐章交响曲的框架,但是作品的构思带有很浓的文学性。柏辽兹的《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交响曲,与《幻想交响曲》具有同样的性质,并有协奏曲的特征。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更为新颖地在交响曲中加入独唱、合唱。其他重要作品还有戏剧传奇《浮士德的责罚》、序曲《罗马狂欢节》、歌剧《特洛伊人》等。


[中期浪漫乐派]

* 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生于距奥地利边境不远的匈牙利赖丁小镇。李斯特是19世纪最辉煌的钢琴演奏家。他受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名家帕格尼尼的启发,决心在钢琴上创造出同样的奇迹。他的演奏风格继承了克列门蒂、贝多芬的动力性钢琴音乐传统,发展了一种19世纪音乐会的炫技性演奏风格。另一方面他把钢琴视为万能的乐器之王,追求宏伟的交响性音响。他的演奏和钢琴音乐创作大大推进了钢琴艺术的发展。 主要钢琴作品有:《12首高级技巧练习曲》、《6首帕格尼尼练习曲》、《旅行岁月》钢琴曲集和《19首匈牙利狂想曲》实际上是依据匈牙利境内的吉卜赛音乐创作的。《D小调奏鸣曲》虽然是单乐章,但其内容表现的幅度广阔,表现手法显示出李斯特的独创个性。两首钢琴协奏曲《bE大调第一》和《A大调第二》接近于他的乐队作品。李斯特还有大量的19世纪歌剧咏叹调和交响曲的钢琴改编曲。在聆听音乐机会缺乏的19世纪,李斯特这些改编曲在浪漫主义音乐的推广与普及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 瓦格纳(Richard Wagner,1813—1883)生于德国莱比锡。瓦格纳是19世纪下半叶最有影响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之一。他是一位德国歌剧的杰出作曲家,他毕生不屈不挠所要创立的一种新型歌剧,体现了浪漫主义综合艺术的最高理想。他把自己的歌剧称为音乐剧。他认为,音乐剧是一种戏剧、诗歌、音乐高度融合的体裁,其中戏剧是最终的目的,音乐只是手段。瓦格纳在成名作《黎恩济》之后,分别在《漂泊的荷兰人》、《唐豪赛》和《罗恩格林》中探索了新的歌剧道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和《尼伯龙根的指环》、四部剧(《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神界的黄昏》)全面地实践了他的歌剧改革的构想。他的重要作品还有《名歌手》、《帕西发尔》。

* 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生于汉堡。布拉姆斯的主要乐队作品有《海顿主题变奏曲》、《C小调第一交响曲》、《D大调第二交响曲》、《F大调第三交响曲》、《e小调第四交响曲》、《“学院”序曲》、《“悲剧”序曲》等。

* 布鲁克纳(Anton Bruckner,1824—1896)是奥地利安斯费尔登乡村教师之子。与布拉姆斯一样,布鲁克纳继承了德奥古典交响曲的体裁形式,写作无明确标题、传统四乐章交响曲。最常演奏的布鲁克纳的交响曲有:《第四“浪漫”交响曲》、《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为著名的怀念瓦格纳的挽歌式的慢板),此外重要作品还有《第八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和《第三交响曲》。

[晚期浪漫乐派]

* 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生于波希米亚的卡里什特一个犹太人家庭。马勒是维也纳的交响乐大师行列中的最后一位作曲家。他创作了10首交响曲、歌曲——交响曲《大地之歌》和三部声乐套曲《旅行者之歌》、《亡儿之歌》,《青年魔角之歌》。 马勒的交响曲具有典型的晚期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哲学性的宏伟的构思,巨大的篇幅,复杂的结构,标题的性质,需要庞大的乐队演奏。马勒是充满了社会道德责任感的艺术家,他希望通过自己交响曲的精神和道德作用去“创造世界”。他的作品的主题中既有:大自然、民间传说、人类的爱、诗意,又有命运的痛苦挣扎、无尽的悲哀,死的静寂和对彼岸的向往,表现出世纪末的精神待征。

* 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生于慕尼黑。在器乐音乐领域,施特劳斯致力于交响诗创作,大部分写于19世纪。主要交响诗有《死与净化》、《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艾伦施皮格尔》、《唐璜》、《唐·吉诃德》、《英雄的生涯》。两部标题交响曲是《家庭》和《阿尔卑斯山》。20世纪初,他转入歌剧创作,《莎乐美》、《埃莱克特拉》和《玫瑰骑士》为主要作品。

[19世纪的法国和意大利歌剧]

* 19世纪20年代出现了大歌剧(grand opera)。这是一种四或五幕的大型歌剧,史诗或历史性内容,带有芭蕾舞,注重大场面,运用大合唱和大的管弦乐队。奥柏(Daniel Auber,1782—1871,法国作曲家,凯鲁比尼的学生)的《波蒂契的哑女》可称为第一部大歌剧。 而使大歌剧在30年代影响广泛的是梅耶贝尔(Giacomo Meyerbeer,1791—1864),创作了《恶魔罗勃》、《胡格诺教徒》、《先知》和《非洲女》等作品。

* 同时吸取了大歌剧和喜歌剧的因素,法国作曲家在19世纪下半叶又创造出一种新的歌剧体裁——抒情歌剧(opera-lyrique)。抒情歌剧多有牵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感染人的旋律。作曲家们重又选择了那些著名的爱情故事作为歌剧题材:托马(Ambroise Thomas 1811—1896)的《迷娘》、古诺(charlesGounod, 1818—1893)的《浮士德》和《罗米欧与朱丽叶》、马斯内(Jwles massenet,1842—1921)的《曼侬》、圣桑(CainilleSaint—Saens,1835—1921)的《参孙与达里拉》。 比才(Georges Bizet, 1838—1875)的《卡门》也是创作于这一时期。

* 罗西尼(Gioacchino Rossini,1792—1868)是19世纪上半叶影响最大的歌剧作曲家。他有出色的舞台戏剧才能和写作旋律的天赋,创作速度快捷,18—32岁之间竟写出了32部歌剧。他的喜歌剧机智、明快、典雅,层出不穷地逗趣。《塞维利亚理发师》被誉为意大利喜歌剧之冠。

* 19世纪上半叶的另外两位歌剧作曲家是贝里尼和多尼采蒂。贝里尼(Vincenzo Bellini,1801—1835)写有十部歌剧,主要的有:《梦游女》、《诺尔玛》和《清教徒》。他的旋律舒展而自然起伏,具有纯朴而极富感染力的优美线条。他的风格影响了肖邦、柏辽兹和瓦格纳。多尼采蒂(Gaetano Donizetti 1797—1848)与罗西尼几乎同时走上歌剧创作的道路,但是直到贝里尼去世以后的三四十年代,他的作品才普遍受到欢迎。

* 威尔第(Giuseppe Verdi,1813—1901)生于意大利北部巴塞托附近的隆高勒。威尔第是一位真正的意大利音乐家,他以一生的勤奋创作,使意大利歌剧这种传统体裁形式,在欧洲音乐艺术快速发展的浪漫主义时代,不仅保持着民族的本色,而且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三部名作《利哥莱托》(又名《弄臣》)、《游吟诗人》和《茶花女》,标志着他歌剧创作的成熟定型。。《阿伊达》是受埃及总督委托,为1870年苏伊士运河的开幕典礼而创作的。他晚期的《奥赛罗》是三百年来意大利悲剧性歌剧的总结,而《法尔斯塔夫》与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和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并列为三大著名意大利喜歌剧。

* 普契尼(Giacomo Puccini,1858—1924)是威尔第之后最重要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第一部歌剧《群妖围舞》与马斯卡尼(Pietro Mascagni,1863—1945)的《乡村骑士》参加同一歌剧比赛而落选。1893以《曼侬·列斯科》成名,以后而接连写出《绣花女》(又名《艺术家的生涯》)、《蝴蝶夫人》和《图兰多特》等名作。普契尼的歌剧继承了威尔第的传统,受到真实主义歌剧的影响,并综合了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音乐手法

[19世纪的民族乐派]

* 捷克——斯美塔那与德沃夏克: 斯美塔那(Bedrich Smetana,1824—1884)是捷克民族艺术音乐的奠基人。斯美塔那一直致力于捷克民族歌剧的创作。他的八部歌剧以《被出卖的新嫁娘》最为著名。斯美塔那采用李斯特交响诗的体裁,以波希米亚人质朴、自然的气质描绘了捷克的历史和自然,写出了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套曲由独立成章的六首交响诗组成,之间又有形象和主题的联系。音乐中洋溢着民族激情,感人肺腑,套曲中第二首《沃尔塔瓦》成为广为流行的交响诗佳作。

* 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ak,1841—1904)生于布拉格附近的尼拉霍柴维斯。德沃夏克的创作力旺盛,作品涉猎体裁广泛。他的歌剧具有很强的抒情气质,多在国内演出,主要作品是:《雅各宾党人》、《魔鬼与凯特》、《水仙女》和《阿尔米达》。美国时期作品有《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和《F大调四重奏》(OP96)。德沃夏克虽然创作有交响序曲《在大自然中》、《狂欢节》、《奥赛罗》、交响诗《金纺车》、《野鸽》等,但是还是以交响曲作曲家而著名。

* 挪威——格里格: 格里格(Edward Grieg,1843—1907)是北欧民族乐派中最有影响的作曲家之一。格里格较少创作大型作品,而擅长小型体裁形式。他的钢琴曲,特别是钢琴抒情小品(共十册)和歌曲是格里格最有代表性的创作。

* 芬兰——西贝柳斯: 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1865—1957)是芬兰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就学于赫尔辛基音乐学院,后赴柏林、维也纳学习。1899年创作交响诗《芬兰颂》,成为芬兰民族精神的象征。他创作的交响诗反映出强烈的民族倾向,许多作品都取材于芬兰民族史诗《卡列瓦拉》,如四首《卡列瓦拉传奇》和《塔皮奥拉》等。

* 俄国——从格林卡到斯克里亚宾:格林卡(Mikhail Glinka,1804—1857)被称为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歌剧《为沙皇献身》(又名《伊万·苏萨宁》)最终被承认为第一部俄罗斯歌剧。第二部歌剧《鲁斯兰与柳德来拉》已具有典型的俄罗斯风格。管弦乐幻想曲《卡玛林斯卡娅》以两个对比性格的主题作双主题变奏。俄罗斯民族乐派第一代音乐家中的另一位代表是达尔戈梅斯基(Alexander Dargomyzhsky, 1813—1869)。他在歌剧《水仙女》和《石客》中已经意识到用音乐表达俄罗斯语言的问题,他的宣叙的风格影响了穆索尔斯基。

* 五人团(或称“强力集团”)是六七十年代出现的一个作曲家小组,由俄国音乐评论家斯塔索夫在报刊文章中的称谓而得名。他们多数不是专门从事音乐的作曲家,而是在业余时间里从事创作,集体研讨作品,交流艺术思想和创作经验。与同时代的俄国西方派音乐家如安东、鲁宾斯坦(Anton Rw-binstein)等相比,他们是自觉的民族主义的音乐家。

* 柴科夫斯基(Pyotr Tchaikovsky,1840—1893)生于沃特金斯克。柴科夫斯基在五人团影响下写了一批标题性管弦乐作品:幻想序曲《罗米欧与朱丽叶》、交响幻想曲《暴风雨》、《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1812序曲》、《曼弗雷德交响曲》等。柴科夫斯基的歌剧《奥涅金》和《黑桃皇后》以细致刻划人物内心见长,旋律具有俄罗斯抒情浪漫曲的特征,乐队以交响手法烘托戏剧高潮。其他主要作品还有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b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洛可可主题变奏曲》和钢琴套曲《四季》及一百多首艺术歌曲。

* 拉赫玛尼诺夫(Sergey Rakhmaninov,1873—1943)是俄罗斯著名钢琴家和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的代表作:《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二交响曲》、《第三交响曲》、交响诗《死岛》、《帕格尼尼主题幻想曲》和《交响舞曲》等。

* 斯克里亚宾(Alexander Skryabin,1872—1915)是与拉赫玛尼诺夫同时代的作曲家、钢琴家。他热衷于哲学研究,用音乐表达自己的哲学观。他的《第一交响曲》把艺术当作改造世界的力量来尽情讴歌,《第三交响曲》以纯哲学性的标题“神明之诗”表达,从朦胧的创造理想直至昂扬庄重的自我确证的精神发展过程。《第四交响曲》(狂喜之诗)则是前面几部交响曲连续展示的矛盾过程的决定性最后时刻——远离尘俗的自由的创造而进入“狂喜”的“最高”精神境界。在后期的主要作品《火之诗“普罗米修斯”》中,甚至使用“色彩键盘”将不同色彩投射于幕上,将光色、音乐、戏剧、宗教混为一体。

[法国“印象主义”音乐]

* 德彪西(Achille—Clande Debussy,1862—1918)生于巴黎附近的圣热尔曼。在巴黎音乐学院接受传统的古典浪漫主义风格的音乐教育。德彪西管弦乐作品都带有标题:《牧神的午后前奏曲》、《夜曲三首》(“云”、“节日”、“海妖”)、三首交响素描《海》和《意象三首》。与浪漫主义的标题音乐不同,这些作品中没有戏剧或情节性,没有深刻的情感,代之的是瞬息的情绪或气氛,标题只有辅助的提示作用。

* 拉威尔(Maurice Ravel,1875—1937)生于西布雷。拉威尔一般与德彪西一起被归为印象派。因为他们的艺术主要目的都是追求感官的美。他们都被自然的色彩所吸引,都喜爱中古调式和异国的新奇演奏和音阶。然而他的创作方法与德彪西的区别也相当明显。他的大部分音乐有明亮的光彩,节奏尖锐,旋律广阔、明朗和直率,更尊重古典形式,配器清晰,与德彪西的微弱朦胧形成对比。 作为20世纪杰出的钢琴作曲家,他发展了李斯特的传统,代表作品有《为一个死去的公主而作的帕凡舞曲》、《水之游戏》、《镜》和《小奏鸣曲》。 拉威尔创作中较为重要的是管弦乐作品,主要包括:《西班牙狂想曲》、《鹅妈妈组曲》、《达夫妮和克洛埃》、《圆舞曲》、《波莱罗》。

7.二十世纪时期(1900-)

20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剧烈动荡的时代。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物质和精神文化带来前所未有的浩劫。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疾速发展,不断更新着人们的观念。社会化的大生产、经济的大萧条和迅速增长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心理和思维方式。 西方音乐在20世纪呈现出多元化的纷繁局面。对于传统的怀疑和决裂,不仅表现在对19世纪音乐的反叛,甚至抛弃自文艺复兴以来的各种音乐准则。在这个“普通人的世纪”里,作曲家们追求个性的充分展示,他们不再按照同一的思想和方法去创作。即使在一个“主义”或“流派”的旗帜下,不同代表人物的风格也是大不相同。西方音乐自律的性质向极端发展,音乐放弃传统审美模式,试验探索新奇的手段、音响,致使音乐与听众的隔阂逐渐加大。当然还有许多作曲家仍然在传统基础上继续发展。

[1945年以前]

* 现代的开端: 20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头几年中,欧洲出现了几部轰动一时的作品,它们标志着长达一个世纪的浪漫主义的结束,一个奇异多变的新的音乐时代的开始。斯特拉文斯基的第三部舞剧《春之祭》1913年首演时,观众被原始主义粗野凶猛的音乐和舞台上演员披着粗麻袋的缺乏传统美感的舞蹈震惊了,出现了剧场大骚乱的丑闻。巴尔托在1911年创作的钢琴曲《猛烈的快板》中,把钢琴作为打击乐器,用敲打和捶击的方法代替钢琴传统优雅的技巧,加之二度密集音群的和弦,产生了狂暴和骇人的音响。 《月迷彼埃罗》是勋伯格1912年创作的独唱套曲。人们熟悉的昔日喜剧中的恋爱失败者、丑角彼埃罗,孤独病态,精神恍惚地回忆着过去。象征主义抽象的歌词,用说与唱紧密结合的“念唱”音调吟出。

* 新的民族主义音乐: 匈牙利的巴托克(Bela Bartok,1881—1945)是新民族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他集民族音乐学家、钢琴家和作曲家于一身。以19世纪末的民歌运动为开端,20世纪美国涌现出一批批民族主义精神作曲家。埃尔加(Edward Elgar,1857—1934),威廉斯(Vaughan Willliams,1872—1958),霍尔斯特(Gustav Holst,1874—1934),艾夫斯(Charles Ives,1874—1954)等。20、30年代美国崛起的第二代作曲家,显示出美国音乐的真正成熟,如科普兰、哈里斯、辟断顿、塞欣斯、汤姆森、斯蒂尔等。格什文与众不同而成功地将爵士、布鲁斯、黑人灵理引入艺术音乐。写出管弦乐《蓝色狂想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歌剧《波吉与贝丝》。世纪中叶兴起的新一代作曲家有:威廉·舒曼、卡特、巴柏、凯奇和巴比特等。

* 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乐坛时兴的一种音乐潮流。战争带来的社会、政治的剧变,心灵的创伤,引起了艺术趋向传统的回归。这是一场“返回巴赫”的“新巴洛克主义运动。”新古典主义作曲家仿效18世纪作曲像亨德尔、库珀兰、斯卡拉蒂、维瓦尔第等的某些风格。他们以不同于战前的方式否定着19世纪。他们极力排斥浪漫主义音乐中那种强烈的主观性,把巴洛克音乐的客观、超然的因素作为自己艺术的准则。他们注重复调技法和18世纪音乐体裁形式的运用,在模仿过去音乐风格的同时,采用现代作曲技法。他们努力摆脱文学、绘画与音乐的联姻,提倡纯音乐,认为音乐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起自身的秩序。

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1882—1971)是新古典主义运动的重要倡导者。这位《春之祭》的作者战后的新作是芭蕾音乐《浦契涅拉》,这部作品温静、古雅的风格与《春之祭》的野蛮、凶猛形成强烈对比,这种风格的急剧转变令巴黎的观众又一次大为惊奇。他历时30年的新古典音乐风格时期音乐追求客观、冷漠理智,他认为对艺术控制、限制得越多,研究得越多,它就越自由。然而他还是保持着创作早期歌剧音乐时形成的节奏的创造性,复调性的和声对乐器组合的探索等个性。主要作品是:《诗篇交响曲》、《D调小提琴协奏曲》、舞剧《阿波罗》、歌剧——清唱剧《俄狄浦斯王》、《C调交响曲》和歌剧《浪子的一生》等。

德国作曲家兴德米特(Paul Hindemith,1895—1963)几乎使用了所有的传统体裁进行创作,并为差不多所有常用的乐器写出了重要作品。他钻研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到巴赫的复调音乐传统,偏爱对位的织体和控制得体的不协调和声,音乐的抒情性隐含而不外露。

法国作曲家萨蒂(Erik Satie,1866—1925)是德彪西的同代人。他认为法国音乐应该是朴实、简单、自然、明确、平凡的,他的观点影响了一代法国作曲家。1920年法国记者科莱的一篇文章标题为“俄国五人团、法国六人团和萨蒂”,其中评论了六位青年作曲家的音乐会。他们是涅格、米约、普朗克、奥里克、杜列和泰费尔。六人团作为创作团体活动的时间不长,他们不同程度上受萨蒂和新古典主义影响,音乐风格发展倾向却差异很大。他们的代表性作品有米约的《巴西组曲》、奥涅格的《太平洋231号》和清唱剧《火刑堆上的贞德》。

* 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艺术最早出现在绘画、诗歌领域,于一次大战前扩展到音乐领域。表现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1951)、贝尔格(Alban Berg,1885—1935)和韦伯恩(Anton Webern,1883—1945)三位作曲家,被称为“新维也纳乐派”。 20世纪表现主义德奥晚期浪漫主义音乐。像浪漫主义音乐一样,表现主义力求表现主观的内心感受,偏爱紧张奇异。而与浪漫主义不同的是表现主义的创作常常源于内心深处强烈的冲动,通过心灵的潜意识对现实的感受进行夸张、变形。它的题材中的现代社会的人,往往处于难以解脱的内心冲突、紧张、焦虑和恐惧之中。

* 初期的实验音乐: 20世纪上半叶,西方音乐已显露出实验性的倾向,作曲家的实验已不只是停留在乐音的体系之内。他们试图动摇或超越传统乐音体系进行创作

[1945年以后]

* 先锋派与实验音乐: 1945年以后西方更加纷繁的音乐流派风格中序列音乐最早受到音乐界的广泛注意。二战时曾被禁止演出的新维也纳乐派的十二音作品,战后特别引起一批青年作曲家的好感。1946年他们云集达姆施塔特的“新音乐假期训练班”学习,研究韦伯恩的音乐。拉开了战后序列音乐发展的帷幕。十二音音乐的有序性仅表现在音高上。50年代出现的序列音乐,不仅在音高上采用序列手法,在节奏、力度、音色等方面也同样采用序列手法,因而它也称作“整体序列音乐”。战后序列音乐重要代表人物是布列兹(Pierre Poulez, 1925—)、斯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1928—)、巴比特(Milton Babbitt, 1916—)、诺诺(Luigi Nono, 1924—)等。

与音度有序性的序列音乐截然相反的另一个极端——偶然音乐。它强调非理性直觉、偶然性及一时冲动对音乐作品的决定性作用。在创作偶然音乐时,作曲家可以用掷骰子来决定音乐素材,或偶然选择音响构成乐曲。

电子音乐的出现是二次大战后西方音乐的一个重要进展。磁带录音的发明不仅为储存和编辑音响提供了方便的工具,也使电子音乐开始变为切实可行。40年代末巴黎的一批早期电子音乐试验者,利用录音磁带的拼接和放送的各种技巧“具体地”把作品创作在磁带上,而不是“抽象”地写在纸上,他们将这种音乐自称为具体音乐。

60年代后期在绘画、雕刻艺术的影响下,在美国出现了间约派音乐。与高度有序、复杂的序列音乐形成对照,简约派追求音乐的极度简朴,他们有意将节奏、旋律、和声和配器限制在非常小的范围内。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亚音乐的影响下,他们注意旋律与节奏的微细变化。

50年代末的第三潮流音乐,将传统的专业艺术音乐与民间或流行音乐相结合的一种趋势。与历史上同样倾向不同的是第三潮流保留了民间或流行音乐的即兴特点。

70、80年代出现了新浪漫主义,它标志着西方对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厌弃了四分之三世纪以后的一种回潮。新浪漫主义音乐又恢复了音乐的调性、功能、和声,并注意感情表现,甚至经常引用19世纪浪漫主义作曲家的音乐材料。同时音乐中采用了20世纪出现的更丰富的音乐语言、手法和风格,形成了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结合。


参考: [1] http://baike.baidu.com/view/1191591.htm


TO DO:
【音乐家及作品】

巴赫

莫扎特

贝多芬

瓦格纳

海顿

勃拉姆斯

舒伯特

舒曼

亨德尔

柴可夫斯基


【乐理及乐器】

【参考资料】

WIKI及百度百科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