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话诗经

茶话诗经,痴人学佛。
正文

感悟诗经:36---《邶风·式微》(动之以情的劝归诗)

(2020-04-27 08:22:15) 下一个

 

 

 

 

 

 

 

 

 

 

式 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注 释

 

 

 

式:作语气助词。

 

微:昧,黄昏。

 

微:非。

 

中露:露中。倒文以协韵。

 

躬:身体。

 

白 话 翻 译

 

 

 

天黑啦,天黑啦,为什么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因为您的缘故,我又何必风餐露宿?

 

 

 

天黑啦,天黑啦,为什么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了将您侍奉,我又何苦奔走在这烂泥中?

 

 

 

这是一首臣子劝君王归国的诗。

 

 

 

这首诗很短很简单,意思也很明确,就是说我这么不辞劳苦地奔走全是因为你。

 

 

 

如果不了解这首诗的背景,很容易被理解成劳动人民被压迫、生活困苦而对统治者发出不平的怨恨。这也是目前这首诗的主流解读,即余冠英先生(19061995)说的“这是苦于劳役的人所发的怨声”(《诗经选》)。这从字面上来看似乎没有问题,但是,若稍微想一想,心中充满仇恨的劳动人民会对统治者以“君”称呼吗?!不牵匹草泥马,不问候他祖宗十八代就算好的了,岂会以文绉绉的“君”称谓?!所以单从语气和文理上来看就解释不通,更不用提下面会谈到此诗创作的历史背景。

 

 

 

在旧社会,这首诗一直被解读为劝归,即毛诗所说的“《式微》,黎侯寓于卫,其臣劝以归也。”因此,旧时的诗歌常用“式微”表示归去、归隐。如王维的“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渭川田家》)和孟浩然的“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都下送辛大夫之鄂》)等等。

 

 

 

毛诗里说黎臣做此诗,但从现存的文史资料中找不到能支持其说的证据,而且毛诗强行附会说“中露”和“泥中”是古时卫国的两个城邑名,这实在是胡编乱造!这样牵强附会又怎能让人相信他说的黎国臣子做此诗是真实的呢?!

 

 

 

史书上没有黎臣做此诗的记载,但《左传》里却有明确的鲁国之臣荣成伯做《式微》的记载。摘录如下:

 

 

 

【(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公还,及方城。季武子取卞,使公冶问,玺书追而与之,曰:「闻守卞者将叛,臣帅徒以讨之,既得之矣,敢告。」公冶致使而退,及舍而后闻取卞。公曰:「欲之而言叛,只见疏也。」公谓公冶曰:「吾可以入乎?」对曰:「君实有国,谁敢违君!」公与公冶冕服。固辞,强之而后受。公欲无入,荣成伯赋《式微》,乃归。五月,公至自楚。】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鲁襄公从楚国回来,到达方城,臣子季武子袭击并占领了卞邑,派公冶去慰问襄公,公冶出发后没多久季武子又追赶上他,让公冶带封信给鲁襄公,信的内容是:“听说守卞邑的人要叛变,臣率领部下讨伐他,已经取得了卞邑,谨此报告。”公冶见到鲁襄公后把信递上就退了出来,回到住处才听到攻占卞的事。鲁襄公看完信说:“想要得到它而借口说叛乱,只能显得对我疏远。”鲁襄公把公冶叫来问道:“我能进入国境吗?”公冶回答:“君王据有国家,谁胆敢违背君王!”襄公奖励给公冶冕服。公冶坚决推辞,襄公坚持给他,他才收下。襄公不想进入国境,荣成伯赋《式微》,鲁襄公听后,决定回国。五月,鲁襄公回到国内。

 

 

 

看了这段明明白白的历史背景说明,你对这首诗的诗旨还有什么好怀疑呢?这首诗就是臣子极谏君王赶快回国治理国政,就算君王您不考虑国家社稷,您也要爱惜身边跟您一起受苦受难的臣子啊!不要再犹豫不决了!此所谓动之以情,感人肺腑!于是成功地劝服了鲁襄公归国。

 

 

 

我也知道古代人民劳役很苦,受到残酷的剥削和迫害,他们会咒骂和怨恨统治者。我也非常同情劳动者,极其痛恨无耻贪婪的统治阶级。但罔顾史料,非要把一首劝归的诗解读成劳动人民怨恨之声,实在让我无法接受。《诗经》里有很多劳动人民痛恨统治者的诗篇,大可以借助那些诗作对统治阶级进行无情彻底的批判,何必非要把原本不是怨恨的诗歪曲成阶级之恨呢?

 

 

 

我理解余冠英先生编写《诗经选》时所处的历史环境,《诗经选》第一版是1956年。我觉得现今的人有必要澄清这个有意或无意的错误,不应该再以讹传讹继续错解《式微》,应还其本来面目。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