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 有 死 麇 野有死麇,白茅包之;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 无感我帨兮, 无使尨也吠。 | 注 释 麇(音军):獐子。比鹿小,无角。 白茅:草名。吉士:貌美的男子,帅哥。 诱:引诱。朴樕(音速):小木,灌木。 纯:干净、整洁。束:堆放在一起。 舒:慢慢,舒缓。 脱脱:取下,除去。一说缓慢。 感(音撼):通撼,动摇。 帨(音税):佩巾,围腰。 尨(音忙):多毛的狗。 | 白 话 翻 译 如同荒野有死獐,风会卷起干枯的茅草将其包裹。 有美丽的少女感时怀春,帅哥就琢磨着引诱她。 树林里有错落的灌木丛,郊野有死鹿。 干净柔软的茅草铺成堆,少女温润如玉。 轻缓点,舒慢些, 别拉扯我的佩巾, 别惊动了那条长毛狗,它会乱吠的。 |
对于这句“野有死麇,白茅包之”,历来多数的解释是说一男子在野外发现了死獐子,然后割下一块獐肉并用白茅包起来,送给他想引诱的女子。虽然从字面上能解释通,但联系上下文,并且考虑到古时的自然条件和风俗习惯,我觉得这种解释不妥,于理难通。 首先,古时召南一带草木繁茂,飞禽走兽极多,而狩猎对于先民来说本来就是小菜一碟,所以理应不会去捡死动物,更何况这个男子是想拿这肉去引诱少女。古时也没有拿獐肉鹿肉作聘礼的习俗。若那男子真的是用兽肉去引诱少女,那可是一块生肉啊,她没法即食,必须拿回家的,这样的话家里人难道不会追问獐肉的来历?那个男子的身份和行踪不是很容易就暴露了吗?那个想诱女的男子不会想不到这些简单的环节。 所以,我认为那句“白茅包之”的执行者不是一个人,而是自然界卷草扬尘的风。在北方冬春交替之际,一望无垠的枯草会被烈风卷起满天飞扬。若没有亲眼目睹过,想想岑参的那句“北风卷地白草折”大概就能体会到。因此,我认为诗人描写的是真实的自然景色:荒野上有死獐,风卷起灰白干枯的茅草,那些滚动飞舞的茅草碰到死獐后被阻,缠绕在獐的尸体上,枯草越积越多,到后来就像一条被子把死獐包裹起来。 诗人由野有死獐,风卷枯草将其包裹这一自然现象,联想到有少女怀春,然后有男子引诱她。“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是赋中有兴,兴中有比。其微其妙,不可言喻。 因此我理解的情形大致如此:初春,一男子在郊外看到被干茅草包裹的死獐死鹿,感受到死亡信息的他马上意识到生命有限,要珍惜大好时光,及时做自己想做的事(及时行乐),否则到时空余悔恨。于是他就决定大胆追求或者引诱一位自己向往已久的少女。这种在感受死亡后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可以从911事件后纽约市的结婚率大幅增加得到佐证。人类试图用充满生命力的行为来抗拒死亡。以前很多的注解的人不明白这首诗为什么会把不相干的死鹿和人类情爱联系在一起。胡适就曾撰文说:“死鹿白茅究竟什么意思,与这私情诗有什么关系,我也不知道,不能臆说,只是觉得旧说都不很对而已。”其实这恰恰体现了此诗作者对人类情感敏锐的感知力和述之笔下的精准与独到。以彰显强盛生命力的轰轰烈烈的爱来对抗死亡,多么黑白分明的对比! 草木逢春,鸟兽感时,在春天这个万物复苏勃发的季节,有着动物这一根本属性的人,自然也难以抗拒自然规律。需要爱,这是天性,是人类肉体和精神的双重需求,没有什么好羞耻的,大可不必象旧社会那些道貌岸然的道学家一样遮遮掩掩。作为现代社会的人只要做到发乎情,止乎礼即可。 第二章是写男女幽会的场所,林中的灌木丛中,这样隐蔽而不易被发觉。第三章是女子的话语,就是说帅哥啊,你别太急了,别乱扯我的衣服,更别惊动了长毛狗让它乱叫。尽显少女初次面对情爱时的喜悦与娇羞,这是一幅多么自然、纯净、真实、美好的画面,就像一滴挂在树叶上的露珠,如此的晶莹剔透。 三章是层叠递进的关系,由远及近,条理清晰,从野外到树林,再到灌木丛,最后到少女的低语。赋比兴胶着,纷繁缭绕,难以分辨。写大场景壮观寥廓,言细微处如闻在耳。这样短短几行的诗竟包含了如此丰富的内容,难道你还不叹服《诗经》吗? 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一面是说诗经本身是无邪的,另一方面读者也要以纯净无染的赤子之心去体会诗,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诗的含义。这首《野有死麇》当是思无邪的典范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