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春暖花开之甘肃行(三)--- 丝路敦煌 (下)

(2010-08-08 11:19:00) 下一个
继续前行大约一百多公里就是雅丹地质公园。这里属于古罗布泊的一部分,离新疆的哈密地区也只有一百多公里。甘肃还有一个丹霞地貌群,在张掖。张艺谋在这两处都取过景,在雅丹拍过《英雄》,在丹霞拍过《三枪》,他后期讲故事或者编故事的能力姑且不谈,摄影的水平绝对一流,也很会找风景。

地质公园里面不让开入外来车辆,都要坐电平车进出,车上配备司机解说员。等待的时候可以去接待大厅里看公园介绍录像。
我们坐上车,是那种小型的开放似的电平车,等车子开动起来后才感觉风力有些大。而据说我们运气还算好的,那里甚至有十二级大风的时候。我们的解说员小姐更是全副武装,头巾帽子口罩唔的严严实实的。而我则很有先见之明的头天去买了一付口罩,同学则把她的头巾扯下来捂上。

白天的魔鬼城没有了光影的合作,风声的衬托也就不魔鬼了。解说员说的话被她的口罩给吸收,被风给吹散,大多都听不清。几个似是而非的形象在短时间内要分辨出还真是考验想象力

这个都忘了是不是狮身人面,反正应该有一个是,或许角度不对?



这个是擎天一柱? 还是某一城门口的一角?



这个肯定不会弄错,多明显呀, 孔雀



这里是参观的终点,舰队出列,好像是叫这个名字。要是有人想去南线深入走一走有越野车租,带导游,据说那边是摄影者的天堂,还能在公园里面住宿,这样日出与日落最佳摄影时间就不会错过了。



回来的路上我们看到了传说中的海市蜃楼,在沙漠里要是见到它,可是要害死人的。而这里别说还真的可能有水,有一年敦煌党河发洪水都淹过来了。



我们先返回过了玉门关然后往南离敦煌大约七十多公里就是阳关了。首先进入的是阳关村。此时已是下午三点多,早就饥肠辘辘。出发前就听说那边给旅客的饭菜贵,但是也管不了那么多,找了一家路边小馆停下。店主是外地人,租了三亩地种葡萄,一年最多能有三万的产出,而他们生活则主要靠这家小饭馆。吃完饭后,我和同学决定在周围走走,消消食。这片林荫大道似成相识



村头有一排这样的小楼,看来这里的农民生活过的不错呀。



路边对面坐着几位村民在纳凉,正盯着我们这两位不速之客。干脆走过去和他们聊了起来。他们说这些房子都是自家村民的房子。同学指着对面路口的那个最大的带有车库的房子问,那个呢,那个是不是你们村长的家,他们说不是的,就是一户村民的。

看这小院多美气,比江浙一带农村里的不伦不类的欧式小楼要好看多了。



司机开车来找我们了,坐上车向阳关遗址进发。他说那边被一位香港老板开发成一个仿古公园,真正的遗址就是剩下一个烽火台了。听到这我和同学都没有兴趣进去看,就在外面转了转。

DSC_0233

这是修的仿古城门,外面放着古代攻城的武器和工具



后返的路上见到路边的测量者,司机说从敦煌通往格尔木的铁路线马上就要动工,这些人是在做准备工作。不久由敦煌直接进藏就要成为可能。

在距市区三十五公里处还有个西千佛洞,这里和瓜州的榆林窟都属于莫高窟研究院管辖。昨天的参观让我们意犹未尽,于是决定在这里也看一下。四周空无一人,一时竟然都找不到入口,先留在车里的司机估摸着我们有些困难跑过来告诉说要往下走,沿着洞窟外的加固层顺着阶梯走到最下面,售票处还好有人,买了票之后,让我们等着,他去喊解说员。后面的小院郁郁葱葱,是个清净所在。解说员叫了几次才有些衣冠不整的跑过来,看来我们打断了他傍晚下午觉了。他说这边较少游客过来一年也不过一万人左右,为了保护他们其实还不希望多来游客。西千佛洞地势低,是依党河北岸的崖壁而建。(难怪一进来就觉得清凉了不少)由于湿气重,雨水冲刷和岸崖崩塌等原因, 洞窟的壁画很难保存。外面的加固层是八十年代修建的,在这之前全部都是暴露在外。现存洞窟16个,我们允许参观其中的五个。西千佛洞开凿的时间应该比莫高窟要早。现存的洞窟分别是唐代,魏朝和晚唐的作品,风格和莫高窟体系相近。其中存有的北魏时手书真迹极为珍贵。大约就我们两人,解说员讲解的有些含糊,不过我们问的问题,他到还都能解答。



将近入城时,司机说傍晚敦煌晚上七点前出租车不能进城,没想到这种县级市还要实行交通管制。我们于是绕入敦煌古城。本来对这种人工古迹不会感兴趣,听说是狄仁杰拍摄地,还是想去看看。古城不算很大,里面的摆设比较简陋,和电视上呈现出的效果有不少反差,让我们有些失望,走到后门口一边是鸣沙山的大漠风情一边是柏油马路城郊景观,很有些喜剧效果。

晚餐我们选择的是达记酱驴肉黄面。就在离我们的旅店不远处的农贸市场内。驴肉味道还不错,就是那个面做的有些不够筋斗。


我们是第三天晚上的返程火车,留了一整白天的时间给鸣沙山。鸣沙山就在城南约5公里,一条直直的柏油马路直通到入口。进入以后顿时是另外一番天地。


入口处提供不少游乐服务,可以去骑骆驼,租沙鞋,左边还能去坐滑翔机。之前已经得到建议不要去租沙鞋,光着脚可以走的更好。此时还只是上午大约九,十点钟左右,刚一站在沙里,顿时觉得沙子吸收的热量散发出来,好炕。我们计划先去在沙里走走。同学指着对面的那座沙丘说我们去爬那个吧。看见照片上的黑点没有,可见有多高。我说你可真有挑战精神。



正说着后面来了一大家青海油田的,还带着一个两岁的小孩。他们竟然也要去爬。这让我没有了由头,只好说我们就爬一段,不行了就下来。



于是我们深一脚浅一脚的开始了艰难旅程。沙子温软,踩上去非常舒服,但是爬起来可真是费劲,往上踩一步就要往下掉半步。同学完全是纸老虎,刚爬一个小山坡,就不行了,我们就站着歇会儿。后面又来了一群人,非常不明智的租了沙鞋,然后很快发现不好用,穿上都不会走路了,于是都给脱掉,鞋也脱了,然后把它当做装鞋的袋子拎着。沙丘下面就是一片绿地,开始还以为这里就是月牙泉了,仔细一看发现形状不对。



那群人是新疆伊犁来的,领导带队从西安开始转了一圈。我就问你们是少数民族吗?看他们的长相(浓眉大眼,身材高大),听他们的口音,绝对应该不是维族就是哈萨克,可他们竟然说百分之百的汉族,那一定是被少数民族化了,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呀。就这样我们继续边和他们聊着边慢慢走着。又爬了一段,同学干脆坐下,现在只剩下他们那位领导还和我们在一起。其他人远远的在上面了。头顶上飞来一架滑翔机。



回头一看敦煌全景尽收眼底,对比很强烈。有了防护林,城里的居民应该就不会担心风沙的侵袭了。



左边才是正宗的月牙泉呢,还好还好,还是有水的,而且还不少。据说为了保持这些水,可是下了大力气,八成我们交的那些门票钱都投资到这里了。



那位领导下山撤了说他塔克拉玛干沙漠都横穿过,就不在这里凑热闹了。再往前看那青海一家人都到顶上了。按照我的性情既然开始了就一定不会放弃,这时倒是怕同学打退堂鼓,决定先爬上去,这样她就没有理由也逃。就这样我俩终于登顶成功。

那些新疆人扛着鞋已经奔向沙丘的另一端。

DSC_0270

在门口碰上的那群法国人早已深入沙地腹地,远远的变成一个个黑点。



歇了会儿,我们大步往下,奔向滑沙地。这次同学动作飞快,交了钱,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已经滑下去。剩下我越看沙坡越害怕,还挺高的,就和师傅商量把同学帮我交的钱还给我,可师傅却反而来做我的动员工作,说就是摔了,也没事,都是沙,也不会伤着。终于我战战兢兢的坐上了滑板,双腿伸直,双手搭在两边,师傅在后面一推就下去咯。我保持着标准动作,万不敢动上一动,速度飞快,都来不及体会一下那鸣沙的声音就已经到了山下。青海那家人里年轻的妈妈看我俩都滑了也鼓起勇气,可是她已走到下面,还得从木梯再爬上去。

从月牙泉望过去的滑沙点,是不是很高?



月牙泉周围是一圈绿洲,绿树茵茵,坐在中间的回廊里,喝着茶,吹着风,早已没有了刚才的燥热。

又回到门口,去骑骆驼。前面有人给牵着,后面能串上一串骆驼。我们领头的小哥还有些不太乐意陪走一圈,吐吐囔囔了一路,八成是嫌我们这队人少,才三个。

在鸣沙山和城里的路上有个寺院叫雷音寺,同学一听这个名字就顿时感兴趣起来,想去看看当年唐僧师徒是否真的经过于此,遇上妖怪。敦煌当年的佛教圣地就留存下这么一个寺院,每年当地人在重要佛教节日的时候都会去莫高窟和这里来参拜。寺院不大,就一个主殿和两个付殿,看着门口的规划图还在计划扩建。

在回兰州的火车上遇上两位有意思的广州人聊了一路,他们和我一天出发却已转了一半中国,从拉萨到乌鲁木齐再到青海湖然后从敦煌去兰州。本来一路五个人,刚到拉萨他们就犯了所有初到高原人的禁忌,结果就是每个人都高反了,最后只剩他俩坚持到最后。他们称此行是探路,打算明年开始从新疆细细的玩起。到兰州以后他们盛情邀请我们去吃饭,而我却早就等不及要出发去甘南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