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专访包道格:中国正面临三大内政问题

(2010-09-16 22:08:49) 下一个
来源:明镜网 作者:胡立

美国白宫高层访问中国,为中美关系带来曙光,先前受阻的军事交流也预期恢复。美国专家认为,未来一系列重要的中美对话,有机会顺水推舟,让双边关系持续保持正面态势,不过,中国内部的问题也值得重视,未来这些问题或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

中国内部问题更值得讨论

虽然美国学者普遍看好未来几个月的中美关系,但仍有一些不稳定因素,可能使得良好关系再掀波澜。包道格近日撰文指出,思考中国的崛起及其影响,应该跳脱出传统框架,目前中国正面临三大问题,这三点不但很少引起公众的注意,媒体的关注程度也不高,但有时候若是没跳脱传统框架的思考,反而招来失败与错误。包道格表示,这三大问题分别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不协调、党统治阶层的分歧、国家资本主义和市场资本主义间的冲突,对于担心中国可能雄霸全球的人来说,这三个问题更值得关切。


包道格認為,中國正快速現代化,百姓對政府的期望日增。(資料圖片)

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不协调的部分,包道格认为,新媒体与中国境内言论自由放宽的情况下,退休军方将领、学者、政策专家与网民开始质疑并挑战党和政府,认为他们应该在美、日、国际市场等议题采取更强硬的立场,使得官方发言人在正式的政治管道外,措辞会更严厉,不论是美国对台军售、奥巴马会见达赖喇嘛,或是美国航母乔治•华盛顿号在黄海的军演,都可见到这种情况。

虽然除了严厉措辞外,中国当局并未公然对抗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利益,但中国正快速现代化,百姓对政府的期望日增,当局也逐渐受群众意见影响,包道格质疑中国政府的这种作法是否能持续。

根据美国智库布鲁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e)高级研究员李成的分析,中国共产党在2012年召开第18次代表大会之前,超过七成的高阶职位要换血,包道格指出,在此情形下,中国还未建立一个可靠的拔擢人才标准,以背景和表现来提拔人才,而是只靠少数人的智慧来领导超过10亿的人口,此外,领导者的判断与表现也缺乏监督和制衡。

因此,不只未来两年中共内部的权力角逐会日益激烈,对于胡锦涛和温家宝的接班人,也有传言指他们将不适任。虽然中共副主席习近平有接班态势,但中方资深人士表示,胡锦涛之后的下一位领导人仍是未知数。此外,中方希望找出一位如前总理朱熔基般熟悉中国经济并有决断力的接班人,但对目前的几位候选人仍抱持怀疑态度,包道格认为,这些都是党统治阶层间的分歧。

提到国家资本主义和市场资本主义间的冲突时,中国鼓吹独裁主义与国家资本主义结合后带来的繁荣,也就是“北京共识”,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看来似乎取代了民主主义与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结合的“华盛顿共识”。

但卡内基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佩蒂斯(Michael Pettis)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靠得是压榨老百姓的收入,好施惠政府看好的投资者,包括国营企业及有人脉的企业家。因此,包道格说,中国扭曲国际贸易的作法会激起抵制中国出口的保护主义,中国的GDP也会低于目前的水平,两者均不利中国。

还有一种“北京模式”让人想起日本1980年代与1990年代早期,当时日本被视为将登上“第一宝座”,即使房地产与其他资产的价格已高得超乎想像,投资人仍持续借贷,最终在长期的通货紧缩下无法启动救市措施,导致日本经济崩盘。中国的经济在现代化下,或许还有增长空间,但中国的成就必须依赖大幅提升内需,把投资收益退还到老百姓手中,用于消费,但如此将使得依赖低成本资金营利的企业,成本被拉高,因此,包道格认为中国必须改变经商的方式。

包道格认为,国际间应重视的,是中国让人难以驾驭的一面,因此现在不是讨论中国这个崛起势力是否取代现有强权的时机,而是应促使各国通力合作,降低中国崛起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损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