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爱在生命的缺口

(2010-06-06 17:12:16) 下一个

爱在生命的缺口成长,生命在残缺中追寻圆满     ———献给一位好友的父亲

 

一个好友的父亲于六月二号走了。接到信息后,打通好友的电话,她已经是声音嘶哑,身体疲弱的不行。所以简单说些祝伯父走好,叮嘱她要节哀,保重身体后便挂了电话,希望她能多休息一会。深深理解她目前万般不舍的心情,十分心疼她这一年来陪父亲走过的艰辛。好友是在儿子出生前一周带父亲体检得知父亲肺癌而且发生肝转移而无法手术的噩耗的。于是新生命出生的欣喜夹杂着与至亲生离死别的悲痛让她在短期内感受了生死的轮转。作为医生的她顶着无限的压力毅然决然地选择治疗,尽最大可能延长父亲与亲人相聚的时间,安排父亲实现去北京一游的心愿。不知实情的父亲很配合治疗,饱受化疗苦痛折磨却绝不抱怨一声。但不幸的是, 她父亲最终还是走了,不过五十多岁。


想起了另一个最近因肺癌去世的人,校长的母亲,享年80岁。校长一家是意大利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追悼会上播放着舒缓轻松的音乐,往生者躺在一个精致的棺木里,非常安详,电视上不断播映着往生者这一生的幸福点滴和天伦之乐的场景。整个追悼会呈现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大部分人穿着深色衣服,校长自己穿着米黄色套装,因为她母亲走前叮嘱她在追悼会上一定要穿的漂漂亮亮的。当校长介绍我给她父亲时,这位90岁带着助听器的老人微笑着对我说,若是她欺负你,记得找我哦。我差点笑起来。当时我想,或许信仰赋予了他们这种乐观面对生死的态度。因为他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将会再次团聚。这种希望超越了对死亡的恐惧和生离死别的悲伤。当然这只是我在追悼会上看到的一幕。去参加了下葬仪式的老师告诉我所有的家人都泣不成声。


内心的悲哀源源不断,想起了因胃癌而去世的自家伯父,为自己没能回国送他一程而遗憾万分。想起那远隔重洋的双亲,为这么些年不能尽孝而谴责自己。一切的生离死别让生命显得如此沉重,也让心莫名的疼痛。于是想寻求一个解释和安慰,于是更愿意选择相信,相对于我们所在的纷争不断残缺不堪的现实世界,还有另外一个理念世界,充满慈爱,包容一切,让在这个现实世界饱受折磨的人们能够魂归故里,安息停顿,然后选择下一次的轮回和团聚。如果有这样的一个世界,那么我们不必认为与失去的亲人将天人永隔而悲痛欲绝,也不必为无法预测的自然灾害而惶恐不安,因为一切都有安排,一切的生命与灵魂在那个世界都将得到公平的对待,一切的恩怨苦难在那个世界都将获得稀释,一切的残缺在那个世界都将达到所需要的圆满。如何才能相信,或许这得凭借信仰的力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