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博客

高胜寒先生欢迎阁下来到气势磅礴、壮吞河山的〝高胜寒博客〞!夹豪霸之笔,写绝代文章!欢迎指正!欢迎讨论!
个人资料
正文

自由之地与勇者之家

(2011-06-01 15:12:14) 下一个
瑟谷德.马歇尔与美国近代民权运动发展史(47)




   在美国近代民权运动发展史上,有两个扮演主要推手的组织,一个是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一个是
美国人民权自由联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在几乎所有的美国近代重大民权事件中,都可以看到这两个百年老店的民权组织的介入。

   目前的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民权组织,年前因为当年年龄只有三十五岁的黑马班杰民..杰亚卢厄斯(Benjamin Todd Jealous)突然于20085 17日当选为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总裁而陷进了信心危机。

   根据美国联合社新闻社(The Associated Press)2008518日发布的新闻稿说,班杰民.杰亚卢厄斯是被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全国董事局以三十四票同意,二十一票反对的微弱优势票当选的。 

   根据美国CNN电视新闻报道,经过了八个小时的激烈角力,当大家听到是班杰民.杰亚卢厄斯当选为他们的新总裁时,没有人鼓掌,也没有人喝彩。看来,班杰民.杰亚卢厄斯的未来之路,并不是一条顺畅的大道也。

   这倒与民心没有太大的关系,最主要的是班杰民.杰亚卢厄斯的年龄,由于他只有三十五岁,大家都很难对他有太多的信心。

   班杰民.杰亚卢厄斯于1973118日,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太平洋丛林市(Pacific Grove,Caloifornia)出生,他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的母亲,是有着西印度群岛与欧洲血统的一位善良老师,当她在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教书时,遇到并嫁给了班杰民.杰亚卢厄斯的白人父亲。

   班杰民.杰亚卢厄斯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里主修政治学,但在牛津大学以比较社会学取得了硕士学位。班杰民.杰亚卢厄斯的妻子莉亚.埃珀(Lia Epperson)是一位了不起的时代女性,她不但是加利福尼亚州萨塔.克莱拉大学(Santa Clara University)的法学院教授,同时也是一位美国著名的民权律师。他们有一个漂亮的女儿,叫做摩根.杰亚卢厄斯(Morgan Jealous)  

   在班杰民.杰亚卢厄斯出任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总裁之前,他是罗辛堡基金会(Rosenberg Foundation)的总裁,那是一个专以帮助新移民和低收入工人为诉求的私人小型基金会。 

   在这之前,班杰民.杰亚卢厄斯曾在国际大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负责国际人权事务。他唯一引起人们注意的,就是他在2004年时,领头出版了《威胁与耻辱:美国的种族档案,国内安全和人权(Threat and Humiliation:Racial Profiling,Domestic Security,and Human Rights in the United States),这是一本使全世界都为之吃惊的美国人权报告。

   班杰民.杰亚卢厄斯曾经一度是美国所有非洲裔美国人报纸组织全国报纸出版协会(National Newspaper Publishers Assocaition)的行政总监,他对全国报纸出版协会最大的贡献,就是在他的任内,全方位地推动了非洲裔美国人报纸的电子报纸网络化,使之更快更广地为全美国二百多个非洲裔美国人社区服务。

   班杰民.杰亚卢厄斯在九十年代中,担任美国密西西比州最老资格的非洲裔美国报纸《杰克逊主张(Jackson Advocate)》的主编,他敢言敢行,揭发了美国监狱中高层官员的贪污腐化,备受世人肯定和支持。

   我们无法预知班杰民.杰亚卢厄斯将来的发展,但从他过去的记录来看,如果仅仅用年龄来作为判断他能力的标准的话,那将会是一种错误,也是对班杰民.杰亚卢厄斯的一种不公平,别忘了当年马丁.路德.小金恩牧师在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千锤百炼出深山时,年龄还没有他大。 

   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并不是由非洲裔美国人创办的,那是由几位有远见、有理想和有爱心的美国白人发动起来的。要研究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就必须研究一位美国历史上出色而伟大的妇女玛丽.欧温特顿,因为如果没有当年玛丽.欧温特顿义无反顾的奋斗,就没有今天的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民权成就。

   1905年七月,由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美国人哈佛博士威廉.杜保伊斯领导的第一个美国非洲裔民权组织〝尼亚加民权运动〞问世,为了全美国非洲裔美国人的平等和正义,而向美国主流社会与美国法律强行挑战。

   昙花一现的尼亚加民权运动在美国近代民权运动史上是一个信号,是一个突破,而谈不上有什么功勋和成就,这个介乎暴力与和平手段的初期美国民权组织,由于一来组织松散,二来缺乏经费,三来也得不到美国主流社会的支持,因而其自生自灭的失败命运,是可以预料得到的。

   玛丽.奥文1908年加入了尼亚加民权运动,成为该组织成立三年以来,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美国白人妇女,她的到来,不但为死气沉沉的尼亚加民权运动带来了朝气,带来了新血,带来了热情,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希望。

   玛丽.奥文1865411日在纽约州的布鲁克(Brooklyn,New York)出生。她来自康乃狄州布鲁克林市的祖母艾米琳.法兰克林.凯查(Emeline Franklin Ketcham)是一位走在时代前端的女性,艾米琳.凯查在基督教圣公牧师赛缪.约瑟.美伊(Unitarian Minister Samuel Joseph May)的影响和协助下,成立了反对蓄奴组织,终身奉献在解放黑人奴隶的民权运动里。

   赛缪.美伊牧师是美国十九世纪的女权运动与废除奴隶制度运动的先锋和旗手,他是美国废除奴隶大将威廉.加里逊和.伍斯(Noah Worchester)的同志和好友。

   赛缪.美伊于1797912日在波士顿出生,毕业于哈佛大学,创办了多个反对奴隶制度的组织,他是一位和平主义者,反对任何形式包括自卫在内的暴力行为,主张废除种族隔离的制度应该从学校开始。

   赛缪.美伊牧师于1823年创办了《开明的基督徒(The Liberal Christian)》双周刊,作为现代基督教义的舆论基地。周边恶劣的环境使他在晚年时的思想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他越来越不相信美国的奴隶制度可以不使用暴力革命手段而能达到废除之目的。

   187171日,赛缪.美伊牧师病逝纽约州锡拉库扎市(Syracuse,New York),他在遗嘱上声名将自己毕生收集超过一万多份有关废除奴隶制度的文件和档案,全部无条件募捐予康奈尔大学图书馆(Cornell University Library)

   玛丽.奥文从事瓷器生意的父亲西奥多.特维迪.奥文(Theodore Tweedy Ovington)和母亲安.露易莎.凯查(Ann Louisa Ketcham),都是美国圣公的虔诚基督教徒,都是反对蓄奴运动的大将,也都是解放黑人奴隶的先锋。 

   玛丽.奥文从小就成长在一种带有浓厚宗教色彩而充满了正义的家族里,使她自孩童时候,就明白了人间的不公,世上的不义,这既不是耶稣基督之允许,也不是唯一真神的旨意。

 玛丽.奥文全家每个星期天,都会到纽约州布鲁克林市圣公基督教教堂作尼撒。在教堂的大门口内,有一块钉在柱子上的牌子,写着简单的几个字:〝真理必定使你自由(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这几个简单的草字,变成了玛丽.奥文终生不易的座右铭,变成了她永远奉守的信条,变成了她追求理想的动力。  

   除了家庭外,另外一位影响玛丽.奥文一生的是比圣公基督教还要激进的约翰.怀特.查德威克牧师(Minister John White Chadwick),他认为黑人奴隶制度是对人性、自然的最大羞辱,必须要用一切的手段来废除之。  

   年轻时干过修鞋匠的约翰.怀特.查德威克牧师去世后,玛丽.怀特.奥文写文章怀念他时说:
 

   〝约翰
.查德威克牧师是我的牧师、诗人、男人和朋友。〞〝他无论是在写作或演讲,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对有色人种同情看法的机会。〞

   玛丽.奥文毕业于全纽约州最有声望的派克女子学院(Packer Institute),然后到哈佛大学攻读社会学,1893年,她的父亲由于生意和健康的同时崩溃,导致她的学费落空,只得中途停学回家,照顾老父。  

   1893年,玛丽.奥文找到了她人生的第一份工作,那是在由弗雷德里..派里特(Frederick Bayley Pratt)创办的派里特学院(Pratt Institute)的办公室文职人员。两年后,弗雷德里.派里特将工作勤奋而负责的玛丽.奥文,调到了在布鲁克北边新开张的分校,负责绿点互助社(Greenpoint Settlement)部门的社会服务。  

   玛丽.奥文在这份社会服务工作上,一干就是七年,长期与社会上的黑人贫穷社区打交道的亲身经验,使她清楚地意识到种族歧视和种族不平等的危害与残忍,实在就是一种直截了当而赤裸裸的暴政! 

   玛丽.奥文决定要为这个国家的文明和进步,奉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她参加了〝社会重建会(Social Reform Club)〞,作为她奋斗的起点。

 有一次,社会重建会邀请到了布克.华盛顿前来演讲,玛丽.奥文听完了布克.华盛顿真诚而坚定的理论后,使她感动得无以复加,从此更加坚定了自己以后要走的人生道路。1904年,玛丽.奥文开始与威廉.杜保伊斯合作,同时在纽约市研究非洲裔美国人的各种社会问题。

   1911年,玛丽.奥文出版了一本研究美国黑人问题的社会专著:《半个人类:纽约黑人的现状(Half a Man: The Status of the Negros in New York),在书中,她直截了当地指出,由于白人的种族偏见,导致了黑人无法发挥他们与生俱来的潜力。

   玛丽.奥文借助于替《纽约晚报(New York Evening Post)》做特派员的机会,大力介绍非洲裔美国人的民权状况和发展,使世人开始对黑人有了正面的印象,尤其是对威廉.杜保伊斯和尼亚加民权运动,进行了广泛宣传。

 1908年,一场规模庞大的反黑人动乱在伊里诺斯州春田市爆发,许多善良而无辜的非洲裔美国人被残杀致死。一位叫做威廉.英格里斯.(William English Walling)有良知的新闻记者,在报道了这些人间悲剧后,在文章的结尾处,悲痛地向美国的良心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有良知和道德的美国人,是不是该站起来了?

   玛丽.奥文再也无法坐视不理了,她立即与威廉.取得了沟通和联络,她告诉这位美国的良心说:

   是的!是该站起来了!凡是有良知和道德的美国人,都不应该再麻木不仁了!让那些满嘴仁义道德,却是狗屁倒灶的伪君子们,活见鬼去吧! 

   玛丽.奥文提议立即要采取实际的行动,组织一个多种族混合的民权团体,将全国散漫地方的小民权组织团结起来,进行有计划、有主张、有目标、和有宗旨的抗议行动,威廉.同意之。

 玛丽.奥文威廉.华尔灵的道德号召,获得了非常积极而热烈的回应,数天之内,就有了六十名地区领袖的签字。 

   在黑人方面威廉.杜保伊斯、弗朗西斯.詹姆.格里姆(Francis James Grimke)和艾达.维里斯.比尔.班尼特(Ida Bell Wells-Barnet)三人。

   白人方面,则有玛丽.奥文、珍.亚当斯(Jane Adams)、威廉..豪厄尔斯(William Dean Howells)、约翰.杜威(John Dewey)、约翰.海恩斯.霍尔姆(John Haynes Holmes)、詹金斯.劳埃德.(Jenkin Lloyd Jones)哈丽奥.斯坦顿.布拉(Harriot Stanton Blatch)、安娜.佳林.卡庞特.斯宾(Anna Garlin Carpenter Spencer)、林肯.斯蒂芬斯(Lincoln Steffens)、约瑟.圣皮埃.陆奋(Josephine St.Pierre Rufin)、玛.伯内.塔尔伯(Mary Burnett Talbert)、玛.楚茨.特雷(Mary Church Terrell).亚当(Jane Addams)、弗洛伦.特罗.(Florence Moltrop Kelley)索福尼斯.普雷斯.布雷肯里(Sophonisba Preston Breckinridge)、玛..麦克劳.白求(Mary Jane McLeod Bethune)、查尔.爱德.(Charles Edward Russell).弗朗西..格里逊.维拉德(Helen Frances Fanny Garrison Villard)、奥斯瓦.格里逊.维拉德(Oswald Garrison Villard)等。     

    玛丽.奥文威廉.为这个目标远大的新民权组织起了一个新的名字:〝全国黑人协会(National Negro Conference),并于1909年在纽约市召开第一届成立大会,全国各地反对种族歧视的民间领袖,群集纽约,为这个美国未来的希望加油和鼓劲。 

   一个美国有历史以来最有组织、最有建树、最有眼光和最能为非洲裔美国人争取权利的民权组织诞生了。近一百年来,几乎在美国境内的所有种族和民权案件,都会看到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介入的影子。

1910年的第二届全国大会上,通过了将〝全国黑人协会〞改名为〝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已经有一百年多的历史。

   玛丽.奥文是个非常有原则的人,这从她与威廉.杜保伊斯交往上就能看出来。当她在1904年与威廉.杜保伊斯开始相交时,她认为这位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哈佛黑人哲学博士将会是非洲裔美国人未来的希望,她用尽了所有的力量,来支持这位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偶像。  

   可是等到玛丽.奥文发现威廉.杜保伊斯居然在1914年的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组织刊物《危机》上撰文,公开鼓吹要用武装暴力手段来进行斗争时,她忍无可忍,于是写了一封分道扬镳的信给威廉.杜保伊斯说:

   〝我们的观众中,并非全是黑人,还有白人,我们更要鼓吹黑人和白人一起来奋斗。〞〝我们是否要像社会主义那样的搞阶级斗争?还是继续我们一贯的种族良心斗争?我们是否要教育黑人说,不论青红皂白,所有的白人全都是我们的敌人?这是一个需要个人来回答的问题,但毫无疑问的是,我们组织里的人,他们的答案将肯定是负面的。〞

   玛丽.奥文在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里,从开始到1947年,她以八十二岁高龄退休时为止,一直都处在领导的岗位上,她为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的运作经费,到处张罗,到处募捐,到处宣传民族和种族的平等。 

 玛丽.奥文一直都是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决策中心行政局(Executive Board)的成员,在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的新领导人产生前,她义不容辞的站在领导岗位上,为大局掌舵。

 1910年至1911年,玛丽.奥文出任代理总裁,1917年至1919年,她出任代理行政局主席,1932年至1947年,她出任长达十五年的财政长。   

   玛丽.奥文对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最大的贡献,是她的为组织开疆辟土的行为,在她1947年退休前,几乎所有在美国境内的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各地分部,皆是在她手上完成的。

   玛丽.奥文的文才非凡,大半生都在业余写作,她出版了数十本书,更长期性地为多份报纸杂志包括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自己的机关刊物《危机》撰写文章。

   《危机》的名字,不是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的意思,那是玛丽.奥文自己起的,除了有着一种警惕的意义外,是玛丽.奥文为了纪念她最仰慕的诗人詹姆斯.罗素.洛厄(James Russell Lowell)那首《立即的危机(The Present Crisis)》而命名的。  

   1951715日,玛丽.奥文病逝马萨诸塞州她妹妹海伦.奥文(Helen Ovington)家中,享年八十六岁。

   所有玛丽.奥文的文件、资料和书信,都完整地保存在密歇根州底特律市韦大学劳工与都市档案部(Archives of Labor and Urban Affairs,Wayne State University)内。   

   新闻记者亨.威尔勒(Henry Wheeler)在《圣路易士美国人(St.Louis American)》鼓吹说:〝美国应该有一个玛丽.奥文假日来纪念她,因为没有一个活着的灵魂,能将美国变得更像一个自由之地与勇者之家。〞  

   玛丽.奥文死后的追悼仪式,在纽约市的圣公会社区教堂(Unitarian Community Church)隆重举行,由德高望重的唐纳.哈灵顿牧师(Reverend Donald Harrington)亲自主持,她的骨灰,归葬在教堂后院墓地。  

   珍.亚当斯是美国近代民权历史上的女性大将,研究美国近代民权运动史的人,不可能不研究美国近代的女权运动,研究美国近代的女权运动,就无法不研究热情如火而胸怀壮志的珍.亚当斯。

   也许有人不太了解谁是珍.亚当斯,但是如果提起她就是在1931年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美国女性的话,则一定会有人知道她是谁了。

   .亚当斯原名是罗拉..亚当斯(Laura Jane Adams),于186096日在伊里诺斯州西达维尔市(Cedarville,Illinois)出生。她富有的父亲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是一位当地政客,曾出任伊里诺斯州议会参议院参议员长达十六年之久,是亚伯拉罕.林肯总统的至交好友,在美国南北战争时,出任北军的中级军官。

   .亚当斯的母亲莎..亚当斯(Sarah Weber Addams)则是一位温和而识大体的典型美国女性,但她在珍.亚当斯两岁病逝时,珍已经有了六个兄弟姊妹。后来她父亲又再婚,新的继母,带来了两个孩子,所以她全家共有九位兄弟姊妹,她排行老八。

   1881年,珍.亚当斯毕业于罗克福特女子学院(Rockford Female Seminary)。毕业后即继续攻读药物系,但由于身体不佳,被逼退学在家养病。病好后,她到欧洲游历了二十一个月,眼界大开,阅历飞增,回家后在家潜心养晦两年,思考着国家、社会和人生的各种难题。

   1887年,时年二十七岁的珍.亚当斯与她的好友伊林.史达尔(Ellen Starr)共同再游欧洲时,两人访问了在英国伦敦东边贫民区的一间叫做〝托因社会中心(Toynbee Hall Settlement House)〞的民间慈善机构,对她产生了极大的震撼,也让她看到了自己未来的道路,开始改变她的思想和人生目标。

   .亚当斯从欧洲返回美国后,立即模仿着英国伦敦托因社会中心,着手在芝加哥市的贫民,用她自己个人仅有的那点经费,开设了一间很小很小的社会中心,开始为社区提供服务,也开始了她伟大的人生路程。  

   1889年,珍.亚当斯与伊林.史达尔准备要在服务社会的领域里大干一番,她们在芝加哥赫尔斯特德街(Halsted Street)和普勒克街(Polk Street)交界处,租下了一间由查理斯.胡尔(Charles Hull)自建的大房子,作为她们一展身手的舞台。

 珍.亚当斯与伊林.史达尔两人不但搬了进去住,还为这个已具雏形的胡尔社会中心定下了这样的目标:〝提供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样板、推动与维护教育慈善业务、调查和改进芝加哥工业社区的条件。〞    

   她们的开销,全部来自珍.亚当斯与伊林.史达尔两人的到处演讲,及各界社会人士的募捐。她们的真诚与努力,使这家小小的胡尔社会中心,有着用之不尽的经费。她们照顾孩子,医疗病患,提供法律服务,聆听麻烦家庭的苦恼。在运作到第二年时,这家远近驰名的胡尔社会中心,已经可以每星期服务超过二千人次。 

 充足的经费,使珍.亚当斯的视野,开始朝着多元化进军来服务社会,她们在胡尔社会中心里早上开设幼稚院,中午出租为社区会议场所,晚上为夜间学校。

   第一次的胡尔社会中心扩大经营范围是艺术展览会,再接着是加了一个大众食堂,然后就是咖啡屋、室内体操会、儿童宿舍、游水池、和钉书间、艺术学校、音乐学校、话剧学校、图书馆、职业介绍所和劳工博物馆。

   随着自己的声望日隆,珍.亚当斯利用自己的号召和影响力,开始介入美国的民权运动。1905年,珍.亚当斯被选为芝加哥市的教育局(Chicago Board Of Education)董事,再被推选为芝加哥市的学校管理委员会主席(Chairman of School Management Committee)

   1908年,珍.亚当斯更上一层楼,创建了芝加哥公民与慈善学校(Chicago School of Civics and Philanthropy),全方位地推动教育和慈善事业。

   1909年,由于珍.亚当斯的无私社会服务,使她实至名归地当选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全国慈善与安良大会总裁(President of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arities and Corrections)

   同一年,珍.亚当斯夹着如日中天的声望,全力进行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的创办工作,籍以提升非洲裔美国人的教育水准和社会地位。

   在芝加哥地区,珍.亚当斯带头在冬至时令调查有关香烟、牛奶、卫生品等民生条件,芝加哥市政府发给她一年一千元的薪水,做为她监管芝加哥十七个地区垃圾处理的监督官。

   .亚当斯意识到光靠胡尔社会中心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绝对无法解决无边无际的穷苦大众的生活问题,要改良这种状况,必须要从制造贫穷的制度上下手,于是她开始鼓吹制定保护妇女、童工和学校制度的立法工作,更在全国范围内推动美国妇女的投票权利法案。

   这些前卫的思想和作风,激怒了大部分的胡尔社会中心金主,要求她不要再〝误入歧途〞,要她赶快〝回头是岸〞,可是珍.亚当斯是一位〝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女中豪杰,丝毫不在乎经济上的抵制,她开始到处演讲,募集资金,不让胡尔社会中心就此倒下。

   幸运之神是不会让善良之人穷途末路的。就在珍
.亚当斯的经济要到了山穷水尽之时,她出品的自传《在胡尔社会中心的二十年(Twenty Years At Hull House)》在全美国狂销,几乎是洛阳纸贵,人手一册,这不但使珍.亚当斯成了国际人物,还替她带来了足够胡尔社会中心长期运作的资金。

   1911年,珍.亚当斯当选为第一位全国美国女性选举权利协会(National American Woman Suffrage Association)的副总裁。1915年,珍.亚当斯预知世界大战之即将到来,她全力以赴地设法阻止大战的爆发。

   她创办了〝女性和平党(The Womans Peace Party)〞和〝国际女性代表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Woman)〞,动员全球会员一起努力,期望能阻挡战争。可是由于势孤力薄,遂以失败告终。1917年,美国正式介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9年,耶鲁大学将他们创校以来第一个女性荣誉博士学位,颁发给一直主张女性主义和权利的珍.亚当斯。她对美国的法律不允许女性拥有投票权一事,一直耿耿于怀。她认为美国女性的声音和意见,应该在美国联邦与州市的议会厅里出现,而美国女性,不应该再继续保持沉默。

   .亚当斯反对战争,更反对美国介入第一次世界大战,19151月她出任美国女性和平党党主席,第二年当选为〝国际女性和平与自由联盟主席(Chairman of the Womans International League for Peace and Freedom)〞,她在这个职位上长达十年之久,辞职后,尚为终身荣誉主席。

   由于珍.亚当斯的坚定反战立场,引起了美国新闻媒体的对她的恶性攻击,使她被美国革命之女(Daughter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开除会员资格,但这些丝毫没有阻拦了她关怀世人的善心,她越过了美国政府,将大量的药物和食物,送到不论是敌是友的战区国家,及时地救济战乱中的儿童和妇女。

   1915年开始,一生没有被困难击倒的珍.亚当斯,却在晚年被病魔纠缠不休,使她长年在医院与住家之间频频往返。

   19311210日,珍.亚当斯在挪奥斯(Oslo,Norway)得到了第一座美国女性的诺贝尔和平奖,一夜之间,世人无一不知其盛名。由于身体病重,珍.亚当斯无法亲临挪奥斯陆颁奖仪式发表得奖演讲。

   1935521日,久被癌症缠身的珍.亚当斯,在开刀后三天,撒手尘寰,途归乐土。她的告别仪式,就设在她一手创办的胡尔社会中心的庭院里,数以千计的哀悼者洒泪不断,哭声片连,哀动大地,其受世人尊重,由此可见一斑。(待续)

  





201161  高胜寒  在 美国华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