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时评

风声、雨声、家事、国事
个人资料
正文

文明的较量 (六)科学、宗教与世俗

(2014-08-14 19:50:51) 下一个

(六)科学、宗教与世俗

自然逻辑不能像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那样给出十分精确的预言,那只是由于我们存在的这个宇宙其复杂程度仍然超出人的认知能力。科学研究方法揭示的规律推动了技术的进步,让人类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建立了现代社会。现代社会中,相对于其它物种,人类获得了压倒性优势,生存问题已经不是主要问题,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改变着地球的面貌。但现代社会同样助长了人类自身的傲慢,忘记了宇宙的复杂程度超出人的认知能力这一点,今天与昨天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举个简单的例子,关于宇宙起源的大爆炸假说,现在已经成为权威性学说,但是它的论证过程是怎样的呢?如果一个发光体远离观测者,观测者观测到的光谱会产生多普勒红移。这个命题可以通过实验验证,但历史上是否有人真的做过这个实验,就不得而知了。好吧,我们假设确实有人做过,而实际上,我们听到一个“科学”结论时,这样凭想当然的假设实在太多了。我们承认发光体远离时会产生多普勒红移,但观察到多普勒红移是否意味着发光体一定在远离呢?这是命题与逆命题的关系。当哈勃观测到星体光谱红移,并被给出了远离的解释时,“科学工作者”们兴奋到忘记了起码的逻辑关系。霍金依大爆炸假说推导出宇宙背景辐射,在“科学工作者”们观测到宇宙背景辐射后,大爆炸假说被赋予了无可动摇的权威性地位。但他们似乎忘记了“如果宇宙是大爆炸形成的,则能观测到宇宙背景辐射”与“如果能观测到宇宙背景辐射,则宇宙是大爆炸形成的”同样是命题与逆命题的关系。

其实,这套理论本身会遇到一个致命的逻辑悖论。大爆炸假说中的大爆炸可不是我们直观理解的炸弹的爆炸,而是空间的膨胀。什么是空间膨胀呢?准确地说什么是三维空间的膨胀呢?为了理解三维空间的膨胀,首先看二维空间的膨胀。请想象气球,气球有大小,即表面积,但你如果沿气球的表面走,你可以永远地走下去,所以它没有边界,也就是说没有尽头。向气球里吹气,气球变大,因而气球表面积变大,如果你事先在气球的表面点两个黑点,两个黑点的距离就会因此拉远。如果宇宙是气球表面的二维空间,宇宙就膨胀了。爆炸假说中,三维宇宙空间也有同样特性,有大小,没有尽头。

问题是尺子也是跟着一起膨胀的。刚才的气球模型中,你给两个小黑点之间划上一条线,再划上刻度,吹气后看刻度数量有没有增加,只要不是白痴都会知道那个结果。要知道,空间膨胀是包括原子在内的所有东西一起膨胀的,两个星星之间,排除自身运动的原因,空间膨胀前是多少米,膨胀后还是多少米,膨胀了130亿年后还是多少米!而物理学量纲,长度自不必说,时间(秒)是光穿过原子时间的多少多少倍,质量(千克)呢?4度时1/1000立方米的水中包含的物质的量,因而无不包含了长度,无法独立于膨胀了的空间之外。如此,我们运用大爆炸理论能够推导出在膨胀空间内用物理学手段无法检测到空间膨胀这个结论,这不是悖论了吗?那么如何解释观测到的光谱红移现象呢?和现在那些科学家们一样,拍脑袋就是了。

要知道,高斯光束光能并不是夹在两条平行线中。有谁做过实验,光通过漫长的宇宙空间不会自然由于能量衰减产生红移?散落在宇宙空间中的能量形成了所谓的宇宙背景辐射。当认识到两颗星星之间的距离不会由于“空间膨胀”而变远,那么这个假说是否比“大爆炸”或许更有些道理呢?

另外,130亿年的宇宙史是从哪里来的?从红移量算出远离速度,并假定一直是这样的匀速率,由此倒推出来的。130亿年匀速膨胀!?这还只是可观测范围内的。如此结论我们是否应当深信不疑呢?130亿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包括光速,而“科学”习惯于将眼前看到的推广到任意广度和深度,否则就被冠以“孤立”、“静止”的形而上学加以批判,如此凭想当然的“科学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我们是否应该深信不疑呢?

笔者在这里并非要树立新的宇宙模型,而是在讲述自然逻辑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即对于“可道”,你不妨去“道”,因为有用,并且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对于“不可道”,不要去强“道”,否则只不过是胡说八道。

其实,象牙塔内的人并非如象牙塔外的人一般,对于“科学结论”有那么多的迷信,他们更明白这些结论是怎么回事。正如霍金在他的《时间简史》中所叙述的那样,“好的理论是能够给出许多可通过实验证伪的预言,如果实验证伪,我们便抛弃它或修改它,如果实验证实,我们便对它多一点信心,但是我们相信证伪这事迟早会发生。”

但当科学界通过媒体向公众公开时,他们很享受世俗对于“科学”的崇拜。世俗逻辑是,我不明白你们在说什么,但因为是主流媒体,因为是权威,所以我相信。而科学界也需要这样的支持,因为有很多人需要靠它吃饭。

靠它吃饭,这是个无处不在的主题!所以有权威,有学阀,有不同团队的相互撕咬,其残酷程度有如宗教战争。STAP细胞的撕咬还没有完结,却已经有人丢掉了性命。

观当今主流宗教的教义,不乏闪光之处,但宗教发展到今天,早已违背了创始者的初衷,变得面目全非了。关于一神教历史上的凶残与排他,可以参考唵啊吽网友关于一神教的博文,道家学说堕落成为道士捉鬼画符、炼丹长生的骗人玩意儿,儒家学说堕落成为统治者的愚民工具,佛教也变成了用保佑人升官发财来骗取香火钱的营生,而伊斯兰教在教人生产人肉炸弹。另外还有数不清的邪教,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动机不纯,充满邪恶。

世俗就像一个大染缸,不论什么在里面转一圈都会染上其颜色,那是长期的生存较量、选择、淘汰后驻留在DNA中的本性所带来的颜色。因为所有人都要吃饭,所以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维持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在满足这个必须的条件之上才谈得到世俗逻辑。世俗逻辑就是生存和享乐的逻辑,是自我实现达到自我满足的逻辑,是利益争夺的逻辑,也是自我中心的逻辑。世俗中的人在成与败、兴与衰、痛苦与快乐、生存与灭亡之间挣扎选择,往往被必须的条件裹挟,处于集体无意识状态,而且被信息所控制,看似主动的选择实际是被动的挣扎,等同于无可选择。世俗的进化是技术的进步和手段的积累,摒弃“妇人之仁”,将别人踩在脚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甚至无所不用其极,在这些方面世俗没有任何进化。

世俗就像一潭死水,日久生蛆。当人们感到社会无可救药时,就会发动激烈的变革,用新的理想去抑制世俗的危害。中国历史上经常见到的是新朝建立时,社会财富及人民生活水平与后来相比处于较低的水平,但社会整体呈现一种健康的状态,而到了后来,社会富有了却也腐坏了走向新的无可救药,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周期率”。

欲壑难填正是对世俗腐蚀性的根源一针见血的总结!

有人以为周期率可以通过制度解决,并为此付出了“惊天动地”的努力,但结果,我们都看到了。当然,任何努力,任何实践都是宝贵的经验,但我们也必须从根子上去思考,“周期率”是靠制度能解决的问题吗?任何制度在评价其效用时,难道不应该先看一看其适用的对象,到底是一群人还是一群魔鬼?

说到底,我们还是要回到人性,所以我们要谈信仰,要谈真理。而科学作为一种信仰,在世俗中转了一圈现在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子,这是我们需要睁大眼睛看的。

曾经沧海难为水,饱经沧桑的世俗早已不认真理,只认鸦片。科学在改变我们的生活的同时,却也助长了人类的傲慢,而另外的警钟却也在耳旁震响:

“别傲慢,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参考阅读:
唵啊吽网友关于一神教的博文: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358/23909.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