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时评

风声、雨声、家事、国事
个人资料
正文

化石能源与环保

(2012-12-10 18:06:25) 下一个

化石能源是指煤、石油、天然气以及页岩气等地球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短期内不可再生的能源。地球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由于地球生物的光合作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氧气被释放,能量被以有机物的形式储存,形成了化石能源。这个过程十分缓慢。地球总体上在一段时间内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作用大于反向作用时,我们定义为地球化学能的正增长,反之为负增长。正增长的时期有机能源转化为化石燃料,大气环境变得更加适合人类居住。负增长时期化石燃料被燃烧,大气环境被破坏。

首先,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对于气候有没有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有没有影响这一点,学者们分成两派争论不休。对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全球极端天气增多这些基本事实没有争议,只是在有没有因果关系上出现分歧。其实,道理可以这样讲,如果是其它原因宇宙要灭绝人类,不论人类努力还是不努力结果都一样的话,那么是不是说因此人类就不需要努力了?如果不是宇宙而是人类自身的活动要灭绝人类,不努力怎么行?所以,与其纠缠在人类的行为是否对环境有影响,不如切实地约束自身,保护环境,争取最好的可能性。

人们经常容易产生一个错觉,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保护环境只要不再继续破坏森林,都种上树,就可以了。我们不妨想象一下,一棵枝叶茂盛的参天大树,它的寿命如果有300年,这300年中累计向大气中释放了多少氧气,吸收了多少二氧化碳呢?也许有人会觉得海了去了,无法计量,那么我告诉你,你把这棵大树连根带茎带叶统统烧掉,会消耗多少氧气,会放出多少二氧化碳,那么它这辈子的贡献也就这么多了。再平分到每一年的每一天,还能有多少?什么意思呢?一个工作的人,他的工资或许很多,但是他自己还要吃喝拉撒睡,他还要养一家子,看他死的时候兜里还剩了多少钱就是他这辈子的积蓄。

使用科学研究方法的学者们如果只懂得在实验室中测量一片叶子光合作用的效率,进而推广到整个森林从而得出结论,那么这个结论恐怕离真实很遥远。同理,如果只在实验室里测算浮游生物吸收二氧化碳的效率,进而推广到大海对环保的贡献是不行的。地球生物是生活在生态圈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

一棵大树要深埋地下,变成煤,还要看运气,如果遇到森林火灾,300年的积蓄就什么都不剩了。而要烧掉300年的积蓄,一把火几分钟就行了。说这些是为了让读者建立一个概念,保护和恢复环境是一个缓慢、艰难、漫长的过程,而破坏环境则是一件简单的事。人类这个败家子,自从进入工业文明之后,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毁坏着地球花费了几十亿年的时间构筑的生存环境。这些化石燃料,一方面可以理解为自然形成的,人只不过是碰巧发现并使用,但从另一方面,也就是从人择原理角度来理解,是地球母亲花了数十亿年时间为人类这个婴儿精心准备的生存食粮,而人类就这样毫不珍惜地挥霍着。不仅化石燃料面临枯竭,而且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对气候甚至是呼吸产生的影响将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

从这种挥霍中,人类到底得到了什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