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1)
2019 (1)
2020 (1)
2021 (1)
当我们考察人的时候,发现人之所以是现在这个样子,是进化过程中基因选择的结果,人思考问题的方法中也存留有基因选择的印记。追求快乐原则,实际也是这种基因选择的结果。
追求快乐是有利于生命延续和基因传递的行为。因此,人有求生的欲望、食欲、性欲、爱护自己后代的本能等。为了个体生存而与自然进行的斗争中,为了基因延续和同类的互斗中,智力低下的弱者被逐渐淘汰,人类的智力水平在提高,后天学习的能力也在提高。人的思想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来自基因的选择,一个是来自后天的学习。来自基因选择的部分更趋向于本能、野蛮和利己,来自后天学习的部分更趋向于文明(有利于在群体中相处)、知性和理性。这种理性是在认识到本能欲望基础之上的理性,是人行为的主导。
为了解决生存中遇到的问题而获得的提高了的智力,在生存问题被解决了以后,也不会停止思考,而是又有了新的追求。一方面思考改善生活的方法、对应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思考一些有关将来的事,另一方面过剩的脑力就会思考和生存不直接相关的东西,如探索自然规律,建立规则和法律,生产文化产品,创造艺术,思考哲学,创立宗教等等,这叫做思维惯性。
前瞻能力不只人类独有,是动物的一种能力,对动物的生存有重大意义。一般动物只能依赖一些感性经验,只能预测将要发生的事。而人建立在知识和理性基础之上的前瞻能力比其它动物要强大得多,可以预测大范围、长时间和复杂的事物的发展,并对其影响来产生自己期望的改变。求知探索是这种前瞻能力的需要,人具有的好奇心是求知探索的原动力,这也是基因选择的结果。
由于思维惯性,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人类不仅认识到自我的存在,还在思考人生的目的和意义,这些思考反映在哲学、艺术、宗教以及文化产品中。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思想的来源,我们说一个来自基因,一个来自自我。
而人存在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人类是强大而有智慧的生物,而是在于产生了自我意识,即“我”是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