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我看邓文迪 (四)

(2010-05-29 22:08:50) 下一个

先看网上的一些资料:

邓姐2007 4月开始担任MySpace聚友的董事,并在当年6月被正式任命为MySpace聚友公司的首席策略官(CSO)

2008年下半年,MySpace中国遭遇人事震荡。聚友网前CEO罗川离职加盟中国移动运营139.cm,运营总监猛小蛇也辞职加盟华为负责SNS业务。市场总监于丽娟、产品总监程俊均也相继离职。

2007年至今,开心网、校内网、51.com等迅速崛起,加上各大门户也后发制人加入SNS阵营中,聚友网日渐式微,屡次传出将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有观点认为,集团和公司内部一直不能统一意见,是造成网站定位尴尬、不能吸引大规模用户的主要原因。

罗川离职之后聚友网CEO的职位一直空缺,据消息人士透露,聚友网之后将不再设立CEO一职,此前成立的临时过渡委员会负责日常的管理。

目前这个临时过渡委员会由四个人组成,其中包括新闻集团全球副总裁高群耀、聚友网CTOCFO和一名外籍高管。

去年奥运期间默多克来华视察聚友网,熟悉聚友的人士称,当时默多克表示再给聚友一年的时间,做不起来就拉倒

聚友网成国外大牌公司进入中国后水土不服的又一个范例。

邓姐想在中国挟MySpace一炮而红的愿望看来已成泡影。个人传奇的延续也打了个折扣。源于她Yale MBA的招牌,公众对她的期待要比以色事人而嫁入豪门的美人来得多。但目前为止,她好像没有体现出大家所期待的才华。

罗川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清华毕业,在中国微软有11年的高管经验。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极为聪明而又熟悉中国市场的人。他的软肋是没有实实在在的在国外的公司做过高管。尽管他学会了在同外籍高管打交道中了解老外的思维,但这与吃透老外的mentality,切身体会老外办公室的文化还是有一定差距。

邓姐似乎能弥补罗川的不足。 邓姐不是经常挂在嘴边,她和世界上最棒的企管老师在一起么?每天接触的人和事,都是国外MBA活生生的case。俩人合作理想的话,能有互补以致双剑合璧的效果。

但罗川和邓姐合作了一年多就离巢了。短的超乎想像。罗川的离巢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1。公司没前景;2。个人无法施展抱负。基于罗川在MySpace的短暂停留,我不认为他能断言公司前景。最有可能的是他被邓姐制肘而离职。

邓姐在老默那儿,无疑是中国市场的专家。但她十年都是纸上谈兵,没有真正got her hands dirty。罗川在中国市场上,经过多年的摸爬打滚,比邓姐更专家。可以想像的是,邓姐为了展示自己,一定不遗余力的向这些中国高管们灌输自己在国外学到的high concepts 和国外市场的所见所闻。她不是常说么,她是从金字塔的顶端往下看。

这些中国高管们,开始可能还因邓姐的个人传奇抱有敬畏之心。相处久了,就觉得邓姐那套不会服中国的水土。邓姐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放手让这些中国高管们干,情形不好了再干予,大家也没啥好说的;一种是坚持己见,大家都得听她的。

我感觉邓姐是很自负的,一方面来源于她的个人奋斗经历,一方面是煤体的吹捧。她不会觉得中国的高管们和她在一层次上。世界上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毕竟是不多的,是么?她会期待并要求大家照她的做。由于她身份特殊,很有可能大家不照她的做不行,否则无法解释这么多高管在短时间离巢。

用句通俗的话,这些高管们在短时间经过邓姐个人传奇的魅惑后,已看清了她的斤两,以及在有邓姐的情况下,自己在MySpace中国区职业前景的发展。一个高管离职,不说明什么。一个核心团队的离职,能说明:1。邓姐对业务不够精通,同事不买账 2。邓姐缺乏团队整合能力,leadership 欠缺。

 这样说似乎对邓姐有些不公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所谓伊人 回复 悄悄话 邓文迪当年是广州中药学院毕业的?
不入流的大学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