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星的博客

欢迎大家来阅读我写的文章
正文

深圳特区 30 年,还要特吗?

(2010-08-31 21:12:57) 下一个

陈破空

 

今年826日,值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当局原拟在当日举行隆重庆典,却

因香港正沉浸哀痛气氛中(痛悼死于菲律宾的港人)而延后。据传,中共总书记胡锦涛也延后了其深圳行程,避免舟曲泥石流全国哀悼之日、《人民日报》刊登胡锦涛笑嘻嘻相片的事件重演。

 

深圳不能招惹香港。那是因为,深圳,就是依靠香港而发展起来;雷同的,还有珠海,依靠澳门而发展起来。

 

建立深圳经济特区,是邓小平的主意。这与他的年龄有关。高龄执政而急功近利的邓,生前要看西洋镜,哪怕那只是一个现代化的橱窗。于是,就有了“经济特区”这种提法。

 

深圳经济特区,以免税、提供廉价土地和廉价劳动力为诱饵,背靠北京扶持,前靠香港为桥,大量引进外资,发展加工工业;也借助外资,大兴土木,修建现代化建筑与基础设施。于是,短短数年间,一座外型亮丽的崭新城市,就在南中国海边耸立起来。

 

在相继建立的5个经济特区中,以深圳最具规模、成就最大,如前所述,那是因为,它依靠和借助的,是一颗耀眼的东方明珠、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香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不仅是深圳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香港的成功,是资本主义的成功,从这一层面言,深圳也是;但香港的成功,同时也是自由文化的成功,从这一层面言,深圳则不是;换言之,深圳的成功,充其量,还只是香港的一半。

 

香港从英国手上回归中国,以“五十年不变”为条件。世人可以关注,从1997年算起,五十年之后,即至2047年,究竟是香港变成中国?还是中国变成香港?

 

经济特区,这恐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模式。这一模式本身,喻示,贫富分化与地区差别在中国的合法性。“让少数人先富起来”,让少数地区先富起来。这是政治老人邓小平的思维逻辑。数十年间,中国贫富分化加剧,地区差距悬殊,皆源于这一思维逻辑。

 

特区,特在经济,而没有特在政治;有经济改革,而无政治改革。于是,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历经三十年纯物质刺激,特区官场腐败,社会道德沦丧,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深圳市长许宗衡的糜烂故事,只是其中一个插曲。

 

官方说法:深圳特区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如果这一说法成立,另一说法便也成立:发展与腐败并存的深圳模式,就是发展与腐败并存的“中国模式”的缩影。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经济特区之特,不再明显。深圳特区,也经历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失落阶段。特区向何处去?一度引人议论纷纷。

 

但中南海不会轻易放弃深圳特区,因为那是邓小平路线的产物;而中南海当权者所遵循的,仍然是邓小平路线。坚持唱好深圳特区,至少有维护邓小平权威的需要。于是,深圳,仿佛一个被宠坏的孩子,等待着新的恩惠。

 

有人提出,变“经济特区”为“政治特区”;温家宝视察深圳时,也留下一段大话:“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深圳能否变为一个“政治特区”?且不说,中南海对此,并无真心实意,就说当今中国,不论经济还是政治发展,是否还需要特区?是否非得搞“特区模式”?如果交由大众讨论,也未必得到认可。天下平等,公平竞争,“特区”一词,又何从谈起?

 

本来,不论经济发展还是政治进步,都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中国经济发展,只需要共产党在经济上“松绑”就可以了,事实证明如此;同样,中国政治进步,也只需要共产党在政治上“松绑”就可以了。

 

习惯于操控一切的中共统治者,却非要出来“规定”或“坚持”一番。今天“规定”这个,明天“坚持”那个。有成绩,则归功于中央“英明决策”;有问题,则归罪于地方“胡搞乱来”,甚至问责于民。本末倒置。

 

8/31/10 原载自由亚洲电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