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别丢掉

(2012-04-04 22:15:40) 下一个



诗歌:别丢掉

作者:林徽因
朗诵:叶子

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 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一样是月明
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的星
只有人不见
梦似的挂起
你向黑夜要回
那一句话
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着
有那回音

制帖:林贝卡 2012年4月 于美国









林徽因《别丢掉》的解读与鉴赏

作者:罗执廷 来源:名作欣赏


初读之下,感觉这似乎是一首 “ 朦胧诗 ” :诗人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呢。是对某种人生际遇的怀念。是对某种人生理想与信念的追求。是对纯洁。真诚的人际关系的期望。是对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的呼唤 …… 好像都说得通。这从 “ 别丢掉, /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 你仍得相信 ” 这几句中可以得到一些暗示。但是, “ 热情 ” 究竟指的是什么。可以让我们 “ 热情 ” ,可以称之为 “ 热情 ” 的东西太多了!至于 “ 真 ” ,含义也是极为广泛:是 “ 真善美 ” 意义上的 “ 真 ” 。是 “ 童真 ” 意义上的 “ 真 ” 。还是与 “ 假 ” 相对的 “ 真 ” 。那么,诗人是在感叹 “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 。是在感叹韶华已逝,童真不再。是在批判 “ 假大空 ” 。 “ 相信 ” 呢。需要相信的是 “ 什么 ” 。诗人同样没有明说。那么,我们就用细读法,一句一句地来破解这首诗罢!

“ 别丢掉, /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 ,这表明诗人是在怀念,或者说是在回忆过去的某种东西。这种东西可以称之为 “ 热情 ” , “ 热情 ” 可以指称的对象很广,可以指对 “ 人 ” 的热情,比如爱情。友情。同情等;也可以指对 “ 事 ” 和 “ 物 ” 的热情,比如某种兴趣。爱好与理想。追求。再往下求解: “ 现在流水似的, / 轻轻 / 在幽冷的山泉底, / 在黑夜 在松林, / 叹息似的渺茫 ” ,这几句是说过去这种 “ 热情 ” 已经像 “ 流水似 ” 的流走了,或者是说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日子像流水一样)而黯淡下去了,如今已 “ 渺茫 ” 难寻,只剩下了叹息。 “ 渺茫 ” 可以用来形容抽象物,如 “ 希望渺茫 ” ,也可以用来形容实在物,如 “ 人迹渺茫 ”“ 音讯渺茫 ” 。究竟何所指。需要进一步求解。 “ 在幽冷的山泉底, / 在黑夜 在松林 ” ,这两句看来是指那种失去的东西现在的所 “ 在 ” 。既然是一个具体的环境与处所,那么看来,这个东西乃是一种 “ 实在物 ” 而不是抽象物。这样, “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 中的 “ 真 ” 应当是 “ 真诚 ” 与 “ 真情 ” 意义上的有具体的指涉物的 “ 真 ” ,而不是 “ 童真 ”“ 真理 ” 等抽象意义上的 “ 真 ” 。 “ 一样是月明, / 一样是隔山灯火, / 满天的星, / 只使人不见 ” ,给了我们答案: “ 只使人不见 ” 。显然,失去的那种东西是 “ 人 ” !这人已经不在诗人的身边了,诗人只能 “ 梦似的挂起 ” ,常常在梦中牵挂。那么,这个诗人牵挂的人到哪里去了呢。出门远行,音讯全无,还是 …… 再返回前几行: “ 在幽冷的山泉底, / 在黑夜 在松林, ” 什么人会居住在 “ 山泉底 ” 。似乎只有死人才可能 “ 在黄泉路上 ”“ 在九泉之下 ” 。似乎只有坟墓才会 “ 在黑夜 ”“ 在松林 ” 。看来,这个人已经不在人世了。那么,这个死者与诗人又是何种关系呢。 “ 亲人 ” 。 “ 友人 ” 。 “ 情人 ” 。 “ 你问黑夜要回 / 那一句话 ” ,什么样的关系才会用 “ 要回 ”“ 那一句话 ” 。 “ 那一句话 ” 是什么样的话。诗人用一个破折号,轻轻掩过去了。这是一个隐语。似乎只有特殊关系的人之间才用得着。再看 “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 ,一般而言似乎只有情人。恋人之间的关系才用得着 “ 热情 ” 这个字眼形容。 “ 要回 ” 的 “ 那一句话 ” 是什么样的话。很像是男女恋人之间的某种 “ 誓言 ” 或 “ 承诺 ” 。 “ 你仍得相信 / 山谷中留着 / 有那回音 ” 这一句中的 “ 回音 ” 倒不如理解为 “ 回应 ” ,恋人之间的那种承诺与回应。那么,这是恋人。情人关系无疑了。到这里,我们可以恍然大悟:这首诗是在悼念一位死去的恋人(或曾有过恋爱关系),这是一首 “ 情诗 ” 兼 “ 悼亡诗 ” !

诗的主旨与大意被我们破解了。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诗人写得这么 “ 朦胧 ” 。正常而言,情诗与悼亡诗似乎不必写得那么隐晦。那么,这是因为某种忌讳。这就得从诗人的现实生活入手才能理解了。这首诗是现代著名女诗人林徽因为了悼念徐志摩而写的。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九日,徐志摩乘飞机赶赴北平参加林徽因当晚的学术报告会,飞机遇大雾,不幸失事。一九三二年夏林徽因写下这首诗,作为悼念。这首诗表现的含蓄与委婉就得从林。徐二人的关系说起。林。徐二人于一九二零年在伦敦相识。由于互相欣赏于对方的才情,以及共同的文学爱好,两人相互倾心。但此时林才十六岁,而徐已二十四岁而且已婚。而且,林的父亲已与梁启超达成默契,将林徽因许配给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梁。林。徐三家都是名门望族,这更增添了其间关系的复杂性。因此,一九二一年十月林随父回国,以回避徐的狂热追求。徐志摩不死心,于一九二二年六月与原配张幼仪离婚,并回国追踪林徽因。但此时林已渐渐接受梁思成。一九二四年六月梁思成携林徽因赴美留学。一九二六年十月徐志摩和陆小曼成婚,一九二八年林。梁成婚,回国。此后徐志摩以好朋友的身份与梁。林往来甚密,关系甚笃。显然,林。徐之间确有一段恋情。由于三方的家世背景与名望,确实不愿因 “ 三角恋爱 ” 的名声而受损,因而采用委婉。朦胧的方式也确有必要。然而,林。徐之间又确乎不仅仅只是恋情,也还有深厚的友情甚至是亲情!甚至连当事人 —— 诗人自己也未必分辨得清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与混杂性。在作于一九三一年的《仍然》这首诗中,林徽因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 你舒伸得像一湖水向着晴空里 / 白云,又像是一流冷涧,澄清 / 许我循着林岸穷究你的泉源: / 我却仍然抱着百般的疑心 / 对你的每一个映影! ” 林徽因在几十年后向儿子说: “ 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 ” ①这都表明,林对徐志摩的爱情表白也还并不确信。

对照林。徐的关系,我们可对《别丢掉》这首诗作进一步的领会。《别丢掉》作于一九三二年夏,但迟至一九三六年才发表。延迟发表,一是可能因为内容关系,当时觉得不宜发表,二是诗人有感于时光流逝,徐志摩已渐渐被人遗忘,因此有拿出来发表以提醒自己,抚慰亡灵的意思。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十九日林又作《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也还是这一意图的反映。林徽因还作过一首名《那一晚》的诗,诗的开头有这样几句: “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 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 / 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 / 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 /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 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 ” 这一晚的景象 “ 星 ”“ 夜 ” 。手挽手的 “ 人 ” 也正可作为《别丢掉》中 “ 一样是月明, / 一样是隔山灯火, / 满天的星, / 只使人不见 ” 这句话的背景。至于 “ 松林 ” 和 “ 山谷 ” 当是实有之物,指北京香山。一九三零年至一九三一年林徽因患肺病,曾长住香山养病,徐曾多次前往探望。一九三二年夏写作此诗时,林就住在香山。

一九三一年七月七日,徐志摩在送别林之后,曾写过一首题为《你去》的诗,连同一封信寄给林, “ 请教女诗人 ” ,其中有诗句: “ 你去,我也走,我们在此分手; /……/ 更何况永远照彻我的心底, / 有那颗不夜的明珠,我爱 —— 你! ” 这里的 “ 我爱 —— 你 ” 正可以视作 “ 那一句话 ” 的同类语。而林徽因则于一九三一年九月发表了《仍然》这首诗,作了如下 “ 答复 ” : “……/ 你的眼睛望着,我不断的在说话: / 我却仍然没有回答,一片的沉静 / 永远守住我的魂灵。 ” 这一 “ 问 ” 一 “ 答 ” 正可以作为 “ 你问黑夜要回 / 那一句话 ” 的注解。在《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中林徽因有这样一段话: “ 去年今日我意外地由浙南路过你的家乡,在昏沉的夜色里我独立火车门外,凝望着那幽暗的站台,默默地回忆许多不相连续的过往残片,直到生和死间居然幻成一片模糊,人生和火车似的蜿蜒一串疑问在苍茫间奔驰。 ” ②人生的这 “ 一串疑问 ” 既可能是指对两人之间关系的性质的疑问,也可能是指诗人对当年自己的选择之对错的疑问。这个 “ 疑问 ” 与《别丢掉》中的 “ 你仍得相信 ” 可以视作是 “ 互文 ” 。

下面再分析一下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的技巧与特色。

对照与强化是这首诗的一个重要表现技巧。 “ 过往 ” 的 “ 热情 ” 与 “ 现在 ” 的 “ 叹息 ” ,热情似火,时间如流水无情, “ 水 ”“ 火 ” 不相容,这种强烈的对照表达了诗人对 “ 遗忘 ” 的恐惧,因此她要呼吁 “ 别丢掉 ” ,这是对自己的提醒与告诫。 “ 一样是月明, / 一样是隔山灯火, / 满天的星, / 只使人不见, ”“ 一样是 …… ,一样是 …… ,只 ……” 这种物是人非的变化同样是一种对照,给人以沉痛之感。现实中的死亡所导致的 “ 渺茫 ” ( “ 不在 ” ,存在的缺席)与梦中的 “ 挂起 ” 这一对照也可见怀念之深切。 “ 幽冷的山泉底 ” 。 “ 黑夜 ” 与 “ 月明 ” 。 “ 灯火 ” 。 “ 满天的星 ” 两种生存环境的对照尤其给人以悲哀,人间的真情。光。热与坟墓的凄冷的对照更显出逝者的孤独与生者的悔恨(徐的死亡与林的报告会不无关联)。除了通过这种对照与反差来达到强化抒情的效果,诗人还借助于标点符号:两个感叹号的运用,强化了对 “ 真 ” 的保存的誓言与对 “ 回音 ” 的相信的信念。

问答与对话的体式也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这首诗可以看作是诗人的自我对话与诘问,也可以视作是诗人与亡灵的对话交流。 “ 别丢掉 ” 的主语,可以理解为是诗人自己,也可以理解为是九泉下的亡灵。 “ 你仍得保存着那真 ”“ 你问黑夜要回那一句话 ”“ 你仍得相信 ” 三句中的 “ 你 ” 可以是指诗人自己,也可以是指亡灵。作为诗人自我灵魂的叩问这很好理解:她在提醒自己,不要忘掉那个人,不要忘掉那段真情,即使那个人已经不在了。作为人与鬼之间的对话,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中国悼亡诗文的传统本来就常常用这种对话的方式来向亡灵倾述。诗人相信这种 “ 真 ” 是不会受时空阻隔的,是永恒的,哪怕是阴阳两界,人鬼殊途,也不能抹去这种 “ 真 ” 。在徐志摩的追悼会上,林徽因作了《悼志摩》(后发表于《北平晨报》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七日),其中有这样的话: “ 志摩我的朋友,死本来也不过是一个新的旅程。我们没有到过的,不免过分地怀疑,死不定就比这生苦, ‘ 我们不能轻易断定那一边没有阳光与人情的温慰 ’ ,但是我前边说过最难堪的是这永远的静寂。我们生在这没有宗教的时代,对这死实在太没有把握了。这以后许多思念你的日子,怕要全是昏暗的苦楚,不会有一点点光明,除非我也有你那美丽的诗意的信仰! ” ③《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中也有: “ 直到生和死间居然幻成一片模糊 ” ,这都表明诗人从情感上是宁愿相信人死而灵魂不灭的,愿意模糊与亡灵之间的界限,愿意也具有这种 “ 诗意的信仰 ” 。

从个人之哀到公共信念的升华,是这一首诗的又一长处。 “ 真 ” 这个具有抽象的哲学上的意义效果的字眼可以视作是这首诗的 “ 诗眼 ” ,也最能体现这种超越个体私情之痛,传达人类共有之美好信念的精神取向。诗人告诫自己,虽然时光飞逝流水无情,虽然人鬼殊途,也不要忘记曾经的那段 “ 热情 ” 与 “ 真 ” ,她坚信,真爱永存!真情永在!那种 “ 真 ” 的 “ 回音 ” 必将回荡在山谷,留存在人间。因为那是美好的 “ 真 ” ,不仅仅只属于当事的两个人,也是普遍人性的,是超人间的。这种情感的升华很巧妙地通过一个破折号来完成。 “ 破折号 ” 在诗中起到了两个作用:一是省略,掩藏了那句很关键的话,达到了含蓄委婉的艺术效果;二是转折,把对两个人之间的关系的回味与思索打住,升华为一种超个人的,人类共通的永恒信念:真情永在,真爱不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9)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