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堂生动的中国新年课

(2010-04-19 22:55:44) 下一个

引子

 

美国是个多种族国家。学校里一贯利用各国节日的机会让小朋友们接触不同文化。即可以开阔视野,又可以从小教育孩子尊重不同种族,宗教和文化背景。在低年级的时候,最好的老师就是来自不同国家身为第一代移民的家长。

 

去年12月底, Nathaniel 的爸爸来班里讲了犹太人的光明节。 Nathaniel 一家从以色列搬来几年。 他爸爸妈妈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后。 胖胖学了不少关于光明节的习俗和故事。回来给我们讲了,连我都跟着学了。

 

今年农历新年前的那个礼拜, 胖胖学前班的老师找到我,问我愿不愿意到课堂上给小朋友讲讲关于中国新年的习俗。胖胖班上有20个小朋友。除了来自以色列的Nathaniel外,一个日本裔的女孩子, 四个墨西哥裔的, 一个印度裔的, 一个日本和美国裔的混血,剩下的都是欧美裔的。只有胖胖是中国孩子。这个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我肩上。

 

准备

 

接任务时没想那么多。年年过春节, 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了。 但真的要把它组织成一堂课,还要费点心思。小时候过新年吃年夜饭,点灯笼在面玩儿, 初一拜年要糖。得想想怎么把它编织起来。小朋友爱听故事, 讲段关于春节的故事。 吃是不能免的。这个节本身就是和好吃的连在一起,更何况最能造成深刻印象的就是吃。

 

春节前的那个周五下班前,我正上网搜索打印关于年的故事。一个印度同事过来聊天儿,奇怪地问我为什么要印中过年的故事。我说:“长这么大, 年年过年。真要让我讲上一两个故事还真得仔细看看。 这教育是头等大事。 别以恶传恶, 丢中国人的脸。等明年你儿子上学轮到你讲印度新年的时候,估计你比我也好不到哪儿去。” 他深表同意。

 

周么买菜的时候,顺便买了印着中国传统小孩儿图案的红包,嘉顿利事糖,太阳饼,芝麻糖等。买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要买素食的。因为有的种族的小朋友有忌口。素食最安全大家都能吃。 还有千万看清成分,别买到有花生成分的。美国太多小朋友对花生过敏。每个红包里包两粒嘉顿糖。其他放在几个印着传统图案的糖果盒里。又准备好姐姐的旗袍和胖胖的唐装。

 

上课

 

开学,我带着准备好的东西来到教室。 小朋有们对我都很熟悉,因为我每周一都当一个小时的助教。今天不同,老师介绍我之后,我就坐在老师的位置上。我问今年是什么年啊?一些小朋友很肯定地说龙年。胖胖在内其他的孩子一致赞同。老师困惑的看着我,也不敢肯定是20几个孩子对,还是自己的印象对。我说出答案是虎年后,老师明显松了一口气。接下来孩子们告诉我他们已经在课堂上读过好几个关于中国新年的故事了。他们又七嘴八舌地告诉我自己各自喜欢的故事。看来老师已经讲过了。好在我准备的故事他们没听过。

 

听完故事,我开始讲习俗。给同学们看春节服装。所有的小女生无一例外地咂着嘴羡慕慧慧的大红旗袍。“真漂亮啊!”老师把旗袍和唐装用衣架挂在教室里。胖胖上来教小朋友用中文说新年快乐。然后就发红包。令我吃惊的是每个孩子都很守规矩。看到红包里的糖,没有一个擅自吃的,问过老师,老师说只可以吃一粒。另一粒带回家。没有一个孩子违反规定。

 

之后就分桌吃点心。我也请正副两位老师和另一位家长助教一起分享。边吃小朋友边问点心的成分,如何制作的

等问题。

 

一个小时很快过去了。我在小朋友和老师的感谢声中匆匆离开学校去公司上班了。

 

后记

有一个小朋有那天来晚了第二天跟胖胖说他心里很难过,因为没拿到红包。听说红包里的糖很好吃。胖胖回来学了,我特地有让胖胖给他带了一个红包去。我嘱咐胖胖一定要给小朋友,不可私吞。他答应了。

 

几个月过去了,今天早上又轮到我当助教。今天课程不紧,美国课堂气氛宽松。我和一桌上四五个小朋友边聊边做。班上月份最小,活泼可爱的Nathaniel坐在我边上。他说:“你记得吗,你给我们讲中国新年的事?你给的糖真好吃。 我最爱吃了。还有红包,我回家后把画剪下来贴在墙上很好看也很有意思。(It was a lot of fun!)”说的时候, 他看着我的棕色透明的眼睛里闪着纯真的光。我当时真想变出一包利事糖给他。

 

Samon 大个半岁。成熟不少。在一旁很严肃地说:“Nathaniel,学习不是吃糖。(Study is not all about candy.)不能总想着糖那点事儿。” 让我想起: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那句话。忍不住想笑,却使劲忍住了。

 

Nathaniel不好意思了头快要低到桌子底下了。

 

我就对他俩儿说:“有时候糖也可以是学习最甜蜜的那部分,对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