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句耳熟能背的警示名言就取自于战国时期荀子劝学篇中的一句。
荀子是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对于他的学说和经历,我从初中的历史的教科书上略知一二,但在长大之后,随着那些大部分史实从我的记忆中消失了,对于荀子,脑子里也就只留下了上面那个警句。今年回国过年的时候,在新华书店买了几本中华文化书系,其中就包括我手中现在这本《荀子》。时光流逝,从我最初知道荀子到现在能够系统地阅读他的原文著述,已经三十几年过去了。
读到荀子在两千前写的文字,深深为他的思想和文风所打动。那飞扬的文采,缜密的思维,磅礴的气势,令人震撼。那种震撼仿佛就像面对Mt. St. Henlen火山喷发的800 °熔岩扫荡周围十五万英亩大地之后所留下的遗址一样。
荀子思想对我触动最深的是,他认为人的行为应该有礼义的约束,究其原因,他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荀子反对顺遂人的性情之乐,认为“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仁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只有制定和遵守礼义,才能“使欲比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
可见,荀子认为人的天性是有局限的。要克服这种局限,只有不断地学习,所以,他的著述的第一篇就是《劝学篇》,开宗明义,“学不可以己”。‘己’,就是停止的意思。他反反复复地告诫人们不断学习积少成多的重要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修身和培养美德,而这其中的关键在于遵循礼义,即伦理道德规范和日常行为准则,否则“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其实,自己是个随性之人,而且常常满足于那种天上流云般不受约束任人顺性的个性。
似乎与荀子思想的基础相同,佛教思想的核心也从人的‘欲望’出发,认为人生有‘八苦’,只有克制住人的欲望,才能达到涅槃的境地,所以佛教提倡那种苦行僧的生活方式来修行自身,其本质与荀子的修身思想完全不同。
《荀子》这本书还刚刚开始读,以上只是最初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