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满天星的行摄游记

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玩的地方不多而噢恼不已,不会因为记载的太少而悔恨终生。
个人资料
正文

美西冬日的奇景:大峡谷、马蹄湾和塞多纳行摄

(2025-09-27 14:17:31) 下一个


多年前曾跟随旅游团到美国西部环游过几次,后来迷上摄影后,就买了一本书叫“Photographying America’s National Parks”,书中拟出各个公园的摄影攻略、以及主要的拍摄景点和机位。我豪情万丈地计划要以此书为指南,把书中提到的国家公园一个一个地拍摄一遍,然而书在案头摆放了好几年也没有动作。直到有朋友邀约,计划二月出动自驾,方向定为美国西部,便欣然一同前往大峡谷一带行行摄摄。

以前跟旅游团到过大峡谷的两个观景点,每个点停留了不到二十分钟,留下仓促短暂的第一眼印象。这次要深耕,在大峡谷Lodge里住了5天,早出晚归把南缘的景点全部跑了一遍,最深刻的感受不仅仅是大峡谷的雄奇壮观,还有不同光线下的多姿多彩,那色彩绚丽斑斓得勾魂摄魄。

1 Yaki Point Old Tree,toward West

 

 

2 Wotan’s Throne and Vishnu Temple

3 Wotan‘s Throne and Vishnu Temple in Pastel Dusk


时值冬春交替,天气变化莫测,北极涡旋南下席卷北美大地,从大峡谷擦边而过,带来了雨雪。天气一天一变,头天还是大峡谷典型的干巴大晴天,第二天下雨,第三天下雪,第四天半雪半晴,第五天恢复到常态的干巴天。头天和最后一天趁着晴好的天猛拍,生怕大雨大雪天出不了片,其实后来一看,最有味道的片片,却是在第二天一早大雨之前和第四天雪后初晴时那两个间隙里拍的。很后悔当时在雪后拍片随随便便,半心半意,现在看来,雪中雪后才是出片的大好时机。

第二天预报下雨,但5点一到就睡不着了,起身一看外面雨还没来,就去了观景台,血红的晨曦昙花一现,日出时乌云压顶,但稍后太阳在云后挣扎着露出头来,光斑在峡谷的峰脊上跳跃游走。

4 Stormy Morning

阳光和乌云的较量不一会儿就见分晓,风雨来袭,下到半夜变成了雪,早上照常5点起床,怀揣梦想冒着大雪又去了景点,大峡谷消失了,什么都看不见,天亮了,还是什么都看不见。下的不是鹅毛大雪,而是大冰碴子,海盐似的,昏天黑地地下了一整天,又是一整夜。我们几乎每个小时都在看天气预报,预报说第四天下午才会放晴,但还是一大早就去了景点。

5 Yavapai Snowy Scenery

景区大巴上的人还不少,早起的就两种人:摄影人和徒步客(hiker),平时这两种人各玩各的互不谋面:摄影人在顶部晃悠找机位,徒步客走步道到谷底再返回,早班大巴是这两种人唯一的交集点。徒步客们交流着经验,听见牛人说他能6小时探谷底往返,而我手头的公园小册子提醒众人“不要试图在一天内下谷底然后返回”。最令人吃惊的是他们这些人的着装,零下十来度的天气,有的徒步客竟穿着短裤。他们解释说峡谷下面气温很高,比顶部要高出几十度呢。

6 Mather Point Snow Break

7 On the Edge

8 Winter Wonderland

清晨,雪停了一小会儿,太阳与乌云的搏斗又开场了,这是怎样的一场大戏啊!雪一停,峡谷底部的高气温马上就开始起作用,云雾猛烈地从谷底腾升上来,急剧地翻来滚去又散开,开了锅似的鼎沸。与中国黄山和张家界我见过的云雾完全不同,大峡谷的云雾让人感觉不到一丝一毫的“仙气”,那种恢弘、那种荡然,只让人感觉到一种气吞山河的豪气!

9 Sunny and Foggy Mather Point

10 Snowy Day at the Surfing Boards Lookout

11 Mather Point Snow Break

雪停了不到两小时又下开了,一直下到午后。突然,天裂开了一条缝,窥见蓝天,下午天全放晴了。望着铺天盖地的云层心里美得很,以为晚上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晚霞。但大峡谷就是大峡谷,等不到天黑,云腾雾滚消失得干干净净,大片的云彩眨眼间就不见了踪影,顷刻就回到常态的干巴天。

12 Lipan Point Sunset after Snow Storm

隔日清晨,大峡谷恢复了常态,暖阳照着积雪,煜煜生辉。

13 Pima Point at Sunrise

离开大峡谷那天也是个干巴天,我们前往Page,计划去拍羚羊谷、马蹄湾和包威湖,回程再拍塞东纳。干巴天能拍什么呢?非羚羊谷莫属!但是不巧,我们早上耽误了一下,到达Page时已经错过了进羚羊谷的时间。过去去过羚羊谷,是阴天,里面色彩大打折扣,铁了心非要艳阳天才去。在Page呆了两天,白天都是阴天,羚羊谷便没有去成。

晚上夕照拍的是马蹄湾和格伦峡谷大坝的下游。

14 Horseshoe Bend Sunset

15 Glen Canyon Sunset

逢淡季行程比较随意,临时订旅馆都很顺利,但塞多纳(Sedona)除外。开始时对这个地方不了解,觉得像一个微缩版的Zion,但城中各种档次的旅馆又贵又紧俏,不解其中奥秘。好不容易订到一个一星级的汽车旅馆,价格还贼贵。入住时店主给了一张地图,上面除了有地标性的景点,还到处标有螺旋状的小圈,后来弄明白了,那是“Energy Vortex”的分布点。据说塞多纳地底下饱含这种“能量漩涡”,因此吸引了大批信徒前来朝拜,加上来观景度假的游客和热衷穿行山水间的徒步客,怪不得这里人气超旺。

为拍塞多纳的地标“教堂岩”(Cathedral Rock)去到了Oak Creek岸边的红石滩,有一队大概是来探寻能量漩涡的信徒们正在举行仪式,人人躺在冰冷的石头地上闭目“接地气”,一个巫女相貌的人缓步转圈,轻轻击鼓,鼓声与溪水潺潺互为呼应,场面很祥和很神圣,据说塞多纳是New Age Music的发源地,记得早年我工作忙的时候就听New Age缓释压力。

塞多纳以其壮观的红岩地貌、灵性氛围和艺术文化闻名,能在风景俊秀的地方,拍摄到夕阳光影下的红岩石柱,对我来说,实在太疗愈了。

16 Sedona Cathedral Rock, viewed from Red Rock Crossing

17 Sedona Cathedral Rock,at the Foot Hill

18 Red Rock and Rushing Stream

19 Sedona Wilderness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