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在10月22日公布,2009年中国的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8.9%
中国最新公布的2009年度GDP是4兆9090亿美元,日本尚未发表2009年度经济数据。日本先前估算日本2009年度是5兆950亿美元。
2008年时,日本GDP为4兆9237亿美元,中国是4兆4016亿美元。
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名目GDP已经在近两年,接近或者超过日本这个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但人均GDP的角度看,按照2008年中国人口,2008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802万,日本2008年3月23日 日本人人口1億2608万5000人,按照人口的比例,中国约为日本的10倍,所以中国的人均GDP是日本的1/10左右,还没有进入到世界前100位,因此国民经济人均总体实力与生活水准还有相当的差距。
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资源缺乏,贫困人口依旧在中国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些依旧是中国国情,按照联合国的每日收入不到1美元的算作贫困标准的话,中国大概存一亿5000万贫困人口。因此中国虽然GDP增加,经济力量不断增强,但依旧是发展中国家。这一点还是不要忘记。
至于中国未来能否持续发展,要从经济上看三个方面,即中国的经济一贯以来是靠三个支柱支撑的,一个国内消费,一个贸易出口,第三个是政府投资。
1。国内消费
牵引中国国内消费的现在最大的两个产业,一个是房地产,一个是汽车工业。
但房地产,主要靠地方政府炒卖土地,拉动内需,从而带动建筑行业,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家具,家用电器,厨房设备等相关的产业,但潜在的房地产泡沫的危机,加上房地产本身并不具备高科技,高附加价值,一但房地产产生泡沫,那么其连锁的经济关联,可想而知。
关于汽车工业,工业与信息产业部发表的数据来看,2009年的汽车销售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同时也带动着相关的钢铁,电器等行业,甚至交通运输与道路等,但汽车工业的主要技术,都靠国外引进,流水线几乎都是国外要淘汰的设备。这样其中的附加价值的增加幅度,相对就少。
2。贸易出口
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影响,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各个季度的贸易出口行业也面临着衰退,调整向内需发展同时,与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提高,仅靠廉价的劳动力的底薪国际差价,无法改变资源出口型与劳动密集型的弊端,经济也要走入瓶颈。
特别是人民币面临增值的挑战,那么这项任务就将显得更加艰巨。
3。政府投资
主要是铁路,道路,机场,公共设施等基础建设事业,这些需要靠税收来维持相对高的资金储备与消耗。
综上所述,中国面临的未来GDP持续增长的任务还很艰巨,
1。相对日本的技术立国,高附加价值的核心技术的拥有,与开发能力,韩国的汽车,半导体,电视机,造船等技术引进然后消化国产化的模式,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经济结构,因为一直用非常粗放的、高能源的、高投入的、缺乏创造性的、没有品牌这条道路。总是去购买外国的技术,外国品牌,用市场换技术。
中国的国力比南韩要高,可是中国的技术官僚、经济决策者却没有像韩国那样走通,为什么?因为要走这条路,恐怕有一条就会把官员们的利益和国家决策要分裂开。从而,阻挡了购买外国人技术过程中,少数贪官在这交易过程中佣金。
2。中国企业太注重眼前利益,与其开发产品与创建品牌,不如山寨版来钱快,如汽车,手机。被短期效益蒙蔽双眼。
3。环境污染与资源消耗问题。
4。据统计地方财政收入1/3来自炒卖土地,GDP过度依赖炒卖土地,烘托官僚业绩,甚至官商勾结,开发房地产,哄抬房价,导致内需高腾的假象。
5。物价上升,物价指数WPI,通货膨胀与人民币升值的威胁。
6.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内需,减少出口外贸的比重。
这些原因,将意味着未来中国GDP增长,特别是人均GDP道路的增长还是任重道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