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金集

当年留学英国,一位朋友厚爱, 夸我语出惊人,调侃应收集成册,名“碎金集”。 时光飞逝,笔记遗失,碎金不成,只为纪念朋友。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11.17.24 伦敦巴黎走马观花记 之一

(2024-11-17 17:39:28) 下一个

11.17.24 伦敦巴黎走马观花记 之一

9月30日,姐姐和我俩分别出发,在希斯罗机场汇合,开始了两城各是8天的伦敦、巴黎之旅。多年前,我曾有过一次数周的伦敦之行,所以这次算是故地重游。那时的我,对未来和前途充满迷茫,请假外出亦无心久留,未及到访剑桥,也没有去到巴黎。时至今日,诸多问号都已化成句号,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四处周游了。

每到一地,所见所闻,总是不自觉地就会和既往的经验进行比较,并加以评价。但由于日程紧张,行色匆匆,看到的一切,与其说是印象,不如说是摸象,没错,就是盲人摸象的摸象。评价比较的角度,则有时是美欧之间,有时是英法之间,有时又是中西之间,真个是见闻处处,感触多多,收获满满。

  • 移民:短短两周多的旅程中,好像并未感觉到这两个欧洲的主要城市有明显的种族歧视或种族隔阂。30年前去伦敦时就见过黑人女性与大公司的英人中管、高管结为夫妻,而直到今天,美国的此类通婚仍非常少见。
  • 多年前訪英,对于一群印度人走过时扑面而来的浓浓咖喱味印象深刻(没有贬义)。再访伦敦,城中印、巴人似乎又多了许多,还有中东人。见闻所及,他们从事的似乎多是餐饮、旅馆或出租司机等服务行业。接触下来感觉他们待人也都挺友善的。当下的伦敦市长是印度裔,刚刚下台的首相也是印度裔,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因是浮光掠影,好像并未感觉到他们有什么政治诉求,以及族群间的紧张。如果,如果有那么一天,有大量的移民涌入中国,并且成了气候,不知国人会不会有今天英人的这种包容?
  • *:就在上面这段文字刚刚写就后的两天,就在网上看到了中东人在伦敦大量生孩儿,许多蒙面妇女排队领免费食品的画面,并有评论提到将来他们在选民人口上会占优势的忧虑。此外还看到一则阿拉伯人在阿姆斯特丹搜索、殴打犹太人的报导。看来,摸象就是摸象,短短的一两周时间,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是看不到社会中一些深层次的东西的。
  • 语言:在伦敦听到通常只在电影中可以听到的道地英国口音,挺好玩儿的,在巴黎听到满街的法语也有类似的感觉。圣经说,因为当初的人们不知天高地厚要修通天梯,惹怒了上帝,于是祂搅乱了人们的语言以示惩戒。结果呢,就是从此人们的交流和沟通被设下了天一样的障碍。在日本,在英、美、加,看到听到孩子们口中流利的语言,常常心生艳羡,同时对于语言的学习又很气馁:嗟乎!昔我学时兮君尚未生,今我用时兮为君所胜!
  • 胖人:在欧洲,基本没怎么见到在美国随处可见的那种大胖子,也许说明他们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对正常,比较合理,食而不作者相对较少?其实在美国之所以胖人多,美式快餐、美式仓储连锁店也是功莫大焉!在 Costco中看着一个个堆满了食品的购物车,忍不住会想,难道人的一生仅仅就是这样的吃、吃、吃,和买、买、买的循环往复,像是活在一条生产线上?
  • 衣着:与美国相比,欧洲人的日常穿着好像更加正式。时值仲秋,街人多着深色呢衣或大氅,比较有型。从容有派的伦敦老先生,气质优雅的巴黎妇人令人留下印象。
  • 吸烟:在两个城市,均看到手执香烟在街上随意行走的男女路人。这种情景在美国和国内的许多城市中好像已不多见。
  • 陌生人的微笑:在巴黎,一次坐在车中,一位路过的小伙儿目光和我们相遇,竟自然地莞尔一笑。只那么一瞬,让我们对这个城市的好感油然而生!还有一次,上车后黑人司机反身递给我们每人一颗小糖。也就在那么一瞬,心中好感又升一级!
  • 黑人:相比之下,欧洲所见黑人的长相似乎更加非洲,与美国黑人的样貌和气质有些不同,也许因为是开初的几代?此次旅行中接触过的几位黑人都很友善,有的还颇有气质。另外,没有见到胖胖的黑人。他们认真劳作,努力生活,值得尊敬。
  • 样貌:以前觉得各处的白人长的无甚不同,可这次在英法,竟然可以隐隐地看出美、英、法的人们在长相上的细微区别。一方水土一方人,数代甚至数十代不同的生活环境,慢慢地在人们的样貌上有了反映。至于不同在哪里,却又是只可意会却难言说,就像那时在日本,呆的时间稍长之后通过步态和神气就可一眼辨出对面来人是否为我同胞一样。
  • 餐饮:经验中,除非特别著名热门,世界各地的餐馆一般都是随进随吃。可在伦、巴两城,不少的餐馆均需预约,亲眼见到他们将未预约的客人请出门外。而且不少餐馆开门后好像只接一轮的生意,没有翻台之说。大概老板和大厨都不屑于那种起早贪晚的繁碌,更愿意从容安逸的生活?
  • 法餐:法餐久负盛名,可在我们所居的B城,法式餐馆均位于城中,住所附近则以美式大陆餐和快餐、意餐、墨餐、中餐和日餐为主。这次在巴黎,我们好好地体验了几次法式大餐,蜗牛、鹅肝、油封鸭确是不错,而且意外的是油封鸭的做法特像中式红烧,甜甜咸咸的。可整体来说,盛名之下,原以为它做得应该更好一些。
  • 下午茶:英式下午茶,源自于17世纪的维多利亚时代,是有闲阶级打发时光的一种带有仪式感的活动,主要分为Low tea和High tea两种。姐姐在伦敦的一家知名餐厅预订了一次,价格竟几乎与正餐相同,人均50 – 100 磅。我们每人可以自点一壶喜欢的茶,或咖啡,中间还可以续水或另换一种茶。浏览茶单,上面居然还有中国的正山小种!重点其实还是在每人面前的那个三层架子,上面摆着十余种搭配好的各式点心和三明治,分量几乎可以吃饱甚至是吃撑。下午茶在中、晚餐之间,我们边品边纳闷,午饭之后还没多久,这么多的点心如何吃得下?下午吃了这么多的点心,晚餐时胃里还有多少空?
  • 在剑桥,不期间竟看到好几家中餐馆,有一家还专卖麻辣烫和烤串,我想那个餐馆的老板一定是笃信“越是中国的,就越是世界的“。
  • 在美国B城,连锁快餐Five Guys是街角中诸多中、低档餐馆中的一个,通常只坐着不多的客人,可在伦、巴两城,它的身影却在诸多繁华大街中均可见到,很高大上的样子。难道像假日酒店到了中国就身价倍增那样,作为一种外来物种优势,淮南为橘淮北枳,换个地方竟成了精?
  • 啖生肉:我们俩都喜欢Mr. Bean(憨豆先生),还记得有一集中他在餐馆错点了生肉汉堡时洋相百出的窘态。而这次在法国,我们竟亲眼见到了邻桌客人点了同样的菜品—Steak Tartare(鞑靼牛排),真个就是一大团红白相间的碎生肉,侍者当着客人加上作料,“夸、夸、夸“ 地拌了几下就摆上餐桌!难以想象,到了21世纪的今天,以美食著称的法国,有些饮食竟还保有一些早年间茹毛饮血的习惯!不过也有些奇怪,改革开放后的国人对于生鱼等日式料理有了一定的接受,中国南方沿海一带本也就有食生鱼、蟹的习惯,可为什么对于生肉却有本能的抵触?其实,小时在家也有过生食海鲜—醉泥螺,妈妈称之为“吐铁”,其中第二字为第一声,发轻音。一直以为这是一种北方叫法,查了百度方知竟是醉泥螺的别称和古称!
  • 饮酒:登上巴黎城北的蒙马特高地可以鸟瞰全城。高地上有著名的圣心大教堂,教堂四周被集市包围。我们去的那天恰逢周日,而且是难得的晴天。有趣的是,集上各摊位卖的不是旅游商品,而全是酒或与酒相关的各种小吃!集上熙熙攘攘,游客人手一杯,可真是别样一种风景!如此豪放好酒,大白天中满集男女一起喝酒,可真的不曾见过!中国人也好饮,但也许是酒后失德不那么严重,所以没有西方那种比较严格的酒品专卖,安息日(周日)停售之类的管制。当然,这种管制在巴黎除外,尤其是巴黎的蒙马特高地特别除外!
  • 小费文化:外出吃饭等接受了人对人的服务之后要给小费,在今天的美国是约定俗成,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额度还越来越高。记得20多年前的美国,餐后给个15%就OK了,可现在不给到22%都不好意思离开。反观欧洲,小费文化似乎不那么盛行,除在一个日式快餐的账单上被悄悄加了20%的不明白费之外,一般的好像都不收小费。在巴黎,一次签账时给了12%的小费,服务生竟显得很是喜出望外!看来如果不加控制,人的欲望是会逐渐增加的,直到达至收付双方均可接受或忍受的某种平衡。而这种增加,往往具有单调增加的刚性。顺带说一句,两城餐馆中的水竟然与饮料一样,是收费的!而且他们不像大老美那么贪凉,喝水不加冰块。
  • 交通:伦敦乘公交和地铁可以直接刷信用卡,实在是方便的不行。而在刚刚举办过奥运的巴黎,似乎就没有如此便利,所以我们在巴黎的出行只好全凭网约车。

伦敦和巴黎的建筑不少都是沿河而建,但伦敦的街道大致还是南北走向,市内的交通也还差强人意,有些堵但不厉害。巴黎街道的设计就比较浪漫随意了,常常分不出东西南北,中心地带还呈放射状,例如凯旋门广场竟有12条大道交汇,难道那里是城市最初的起点?可能正因如此,巴黎的交通相对拥堵。想想也不奇怪,12条路的车都一起往一个地方开,焉能不堵?有时十几欧元的车程在路上竟要花费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相比之下那点儿车费倒算不得什么了。

  • 左行:不同地方的许多习俗往往无法解释,例如美国的度量衡至今坚持英制,长度单位 迈公里,英尺米,重量单位 磅公斤和 盎司克,容量单位 加仑升,外加上华氏的温度((华氏)摄氏)。而隔壁的加拿大,还有英联邦和其他多数国家,却早已改为了公制。可奇怪的是,实行了公制单位的英国,却又坚持着车辆左行!其实从骑马的角度看左行是合理的,因为多数人的习惯都是从马的左侧翻身而上,而人行道放在上马的一侧则相对安全。可偏偏多数国家现在却采右行,弄得初到伦敦的我们频频感到不适,总觉得对面的车要直撞过来,就连过个马路也搞不清该先看哪一侧为好!
  • 城市风情:十几天的“摸象”,感觉两城的生活似乎没有美国那么的有“张力”,人没有那么躁。也许因为是:老大帝国阅尽千帆,众生百姓修得从容?

不过,伦敦的生活节奏还是挺快的,行人步伐明显快于我们几个人的退休四方步,可疾行的路人也就是匆匆绕过我们,并未表现不耐。相比之下巴黎的节奏似乎就慢了许多,而且“摸象”深刻的是,沿街的咖啡馆或餐馆均有临街凉棚和桌椅,坐满了消遣休闲、卖呆观街景的客人。看着满街的人们,有时感觉好像整巴黎的人都在街边喝咖啡!

  • 萌娃:新到一地,挤公交,坐地铁,逛旧街,听当地人讲话,尤其是听萌娃们讲话,是旅游中的一大乐趣。也许是年龄大了的原因,在外面时眼睛不觉间总是在追着萌娃们跑。我们在巴黎的住处有幸紧邻一家小学,与里面孩子是:叽喳之声相闻,唯欠机会往来。一次路过时恰逢放学,看到门口竟挤着接孩子的家长!不是此景只应中国有吗?谁知巴黎亦得见!

放学后的孩子们常在封闭的街道上玩耍骑车,有个男孩儿大概也就两三岁的样子,学会走路应该还没有多久,可已经是健轮如飞了,萌萌的样子真是可爱!

不知印象是否准确,美国的孩子似乎更加泼辣和皮实一些。

  • 超市:伦、巴两城的物价与美国尚算接近,有的贵些,有些便宜。美国的超市,牛奶的摆放总在显著的位置且占有较大的空间,而且很多是1加仑(4升)的大包装。可不知为什么,巴黎超市中的牛奶却放在不起眼的地方,而包装仅为1升或更小。
  • 城市建筑:徜徉于伦敦、巴黎的街头,常惊叹于那些随处可见,风格多样,雕饰精美的建筑,惊叹于曾经全球的财富在那些老大帝国中的积淀。
  • 城市雕塑:令人感叹艳羡的,还有广场街角随处可见的名人雕塑。要是我们的城市也多一些这样的雕塑该有多好!城市雕塑,代表着一个城市的个性和品位。反观今日中国,雕塑作品值得称道者不多,如广州五羊那样的城标式雕塑则更是少之又少!

 

除了这些点滴杂感,真正被频频而且强烈震撼的,其实还是这两个国家的璀璨文化,及其对于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大约十年前到日本旅游时,参观过上野博物馆中包括罗丹的地狱之门,加莱义民等西方艺术收藏,颇以为幸,曾写一美篇为记。几年后在华盛顿的国家画廊,看到了更多,更系统的西方艺术杰作,兴奋之余,又以一美篇为记。而这次的伦敦巴黎之行,收获又远胜那两次!如果前面的两次是开胃菜的话,这次的欧洲之行,与诸大师巨擘们的灵魂相遇则可说是真正的饕餮正餐,艺术盛宴!徜徉于一幅幅的知名画作,一个个的著名雕塑,一座座的特色建筑之间,心中常发出美不胜收,美不胜收之叹!当然,也并不是看到的所有东西都那么美好。例如在西敏寺教堂,当知道有那么多的君主和名人被葬于一堂,在逼仄空间中各种雕塑和灵柩映入眼帘,美不胜收就变成了收不胜收了。那么多的灵魂聚在一起,一定很挤吧?

回来后有时会想,这日、美、欧三次的顺序要是颠倒过来的话,心中的感觉不知会是怎样?要是先看了英法各博物馆的精品,也许就没有那两次的“一惊一乍”了吧?

英国本土的面积不到10万平方公里,仅是日本面积的三分之二,可常有人说小日本,却没怎么听人说小英国的。远在13世纪,当时的英王约翰就被迫妥协,签下了《自由大宪章》,成为现代政治文明的肇始,在英国又发生了工业革命,至今仍为世界教育、科学重镇的牛津、剑桥也位于英国,牛顿、莎士比亚、洛克、狄更斯、达尔文、霍金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以及文化艺术领域的巨擘至今还影响着世界!还有地理大发现、光荣革命、议会民主,还有不可不说的,英国人以不多的人口建立的横跨数大洲的日不落帝国。与曾经的那些蛮力帝国不同,英帝国解体之后至今还存留着数十国家组成的英联邦,赓续着其当年的余韵,成员国名义上还对英王效忠,代表着的应该是当年的殖民地对其宗主国的某种认同。

日不落,之前一直以为是个时间的概念,代表永不衰落的意思,后来方知,其更多的可能还是一种空间概念。一天24小时,囿于一隅自然有日出日落,可放眼全球,在其治下一天之中总有太阳高挂的地方!

以小小的国家,以不多的人口,他们是怎么做到的?难道国运来了,真的是谁也挡不住?

姐姐在这次的巴黎行之后,又和姐夫汇合重游了文艺复兴的发祥之地—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据她说在那个不算大的城市,博物馆竟达200所之多,几乎200米左右就是一家!

文艺复兴开始勃兴的时代,对应的大致是中国的元、明两朝。他们的建筑和艺术珍品留存至今,而我们自己得以保存,得以留传的还有多少?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往往伴随着剧烈的社会动荡和血雨腥风,还有各种各样的掳掠烧杀,以至于以砖木结构为主的各种建筑及其内存损毁者多多。好在中国历代的君王、贵族和富人有将珍宝随葬地下的传统,于是在后人各种出土挖掘中还可不时地有惊喜出现。今天公之展之于众的各种珍宝许多都有过“窖藏”于地下的经历,对于一个民族,对于一种文化,这是幸,还是不幸呢?

(未完待续)

(注:ZT,本文转引自先生博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